Wellington : “But if nobody can even answer even one questions, something is going very very wrong. ” 这句话说得不错,那能否有劳您回答一下我那个问题:把你的那一系列问题中“世新”和“马大”这两个词换一个位置,然后回答一下?如果您也不能answer even one questions,那我也只好说“something is going very very wrong.”:p 顺便问一句:“answer even one questions”里那个复数s应不应该加?我英语不好的说……“黄执中的结辩又有何过人之处,你应该最有资格回答。 无法指出具体的“过人之处”,还一直说好,那是崇拜或信仰。”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很欣赏和一位网友聊天时他说的话: 艺术的东西总是存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现象。辩论属于语言艺术,也不例外。比如一些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作品,好在哪里你分明能感觉得到,可是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你恐怕只能十分里面道出一二分,一分也道不出也不是不可能。这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现象不唯独存在于自己欣赏的东西里,它也可能存在于自己所反感的东西里。也就是:尽管感觉不是味道,可就说不出究竟哪儿不好,为什么不好。 “东方不败用了什么科技?” 这个科技可用得大了。变性手术算不算科技?:p 如果更进一步,变性只是手段。东方不败的做法实际上有通过外科手术改变内分泌,而后通过理疗以实现对力量、反应等人类自身潜能更大的释放。这可包括了生物科学、病理学、医学、体育科学等等,不但是科技,是高科技,还是一个科技系统工程啊~~ ^.~ “Then what is the difference of debate and a talk show? ” 我的看法是这样。如果只有语言技巧让人爆笑,却没有思维的火花和道理的内涵,那就是脱口秀。如果能提出一些观众不太容易想到的道理,同时用语言技巧让观众更好地领会了道理,那就是辩论赛。 所以如果双方都提出了道理,那么在“说了什么”都已经做到时,更要看重“怎么说”。我相信马大没有攻破世新的逻辑与理论架构——如果那样马大应该是完胜。既然没有攻破,那评委更看重“说的方式”就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沉着”、“亲和”等因素就是the main things. 接着dean的分类,我觉得即使是在辩驳中,沉着亲和等因素也比“犀利”更重要。当然我这里指的是“怎么说”层面上的“犀利”。个人比较欣赏思想的犀利而不是语言的犀利。 最后说到马大,个人浅见是思想和语言都非常(如果不用“极端”)犀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