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林欣浩

(原创)浅析经典之二:金钱是否是万恶之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6 08: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凑齐这样的8个人也是缘分....

蒋在比赛后被人诟病太多.....其实蒋是一个教科书型的1辩了...
观察2000年黄山杯的表现.蒋的攻辩小结做的非常好非常好,临场性,即使是背的,也很不错了.至少猜测对方的东西,很准确.
发表于 2009-6-27 11: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原因,蒋舸的自由辩论4次提问被央视剪辑了3次
发表于 2009-9-29 00: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师兄师姐的点评  受益良多   谢谢谢谢!!!
发表于 2009-9-29 02: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比较喜欢周玄毅前辈的...
神叡 发表于 2009-6-12 12:32

我也有同感
而且感觉周老师在那场比赛受到的不公正的诟病太多了
发表于 2009-9-29 0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钱是万恶之源。
虽然没仔细看你的比赛记录,但我似乎感觉到,比赛输赢不代表水平。
发表于 2009-10-29 20: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各位大师“源”的特征应该如何定义?    初来乍到,请多指教。
发表于 2009-10-29 20: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各位大师“源”的特征应该如何定义?    初来乍到,请多指教。
发表于 2009-11-26 23: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狮城舌战之后的几点感触 余磊

9月2日上午,在新传媒布置得流光溢彩的演播大厅经过34分钟唇枪舌剑之后,评判团作出了一个 "非常困难"(点评专家王健先生语,或许带有几分客气)的决定,也是至今令我颇有几分困惑的决定,武大辩论队以:3负于马来亚大学。按照常理,作为一名队员,对于评委的决断应予以百分之百的尊重与服从,更何况是败军之将,若对于评判结果说三道四,恐怕亦只能被人讥为 "输不起"。但是,自接触辩论以来,这项活动对于理性的追求,对完美的追求,对智慧的追求便深深地吸引着我,加之参加了一些正规或不正规的比赛,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总是希望在合适的地方能够以恰当的方式表述出来,更何况在本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之后,我原本根深蒂固关于辩论一鳞半爪的观念与方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所以,尽管照例本届大赛结束后,我的使命也随之终结,但是关于辩论本身的一些基本问题对我来说始终犹如余音绕梁,挥之不去,现在把它诉之于笔墨,或许是作为一名辩手的"惯性"使然,但对我来讲,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阶段性的交代吧。

一、关于辩题
任何一次辩论比赛,对于组织者而言应该说辩题的选择是整个组织、筹备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为辩论赛不像其他一些
竞技性项目,能够采用量化的方法精确地以评判,其中牵涉因素甚为广泛复杂。对于双方辩手而言,首先必须保证有一个公平的起点,而起点的公平就体现在辩题之上。因此不夸张地讲,某种程度上辩题的水平也就决定了辩论赛的水平。笔者个人认为,一个好的辩题至少应该符合以下儿个条件:第--,具有一定的受众性。也就说,辩题本身所涉及的内容应该是能够受到广大观念关注,能够引起共鸣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辩论赛不至成为经院式的哲学探讨,从而避免阳春白雪而曲高和寡的揽枪处境。
第二,对立性。辩题的正反双方必须都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且是尖锐对立的,否则正反双方无法形成交锋,辩论赛的意义也便悄然逝去。
第三,相对平等性。正如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绝对的平等难以达到一样,要求辩论双方在辩题立场上绝对平等也只能是一个理想。但是实践证明辩题的选择做到相对比较平等是完全可以的。对一个辩题仔细加以研究,可以把它分为理论、事实和逻辑三个层面,最终某一立场的展开是这三个层面的综合体现。因此尽管要求某一题目的正反双方在这三个方面一一对等,拥有相同广阔的展开空间难度过大,但是要做到某一方面的稍占劣势可以为其他方面的优势所弥补从而达到双方的相对平等是完全可以的。通过对老辩题的分析
可以清晰地表明这种情况,比如说,全人类的和平是可以,不可以实现的。就此辩题而言,正方 "全人类的和平是可以实现的 在逻辑上虽然占有一定的优势,因为 "可以"一词不仅指能力达致的现实性,同样也包含了对未来状况一种预测,在此基,点上正方完全可以拉开视界,大胆地阐述未来全人类和平实现的必然性。但是反方的这种逻辑上的劣势能够通过理论上和事实上的优势来弥补。首先反方可以把 "全人类的和平"理解成一种绝对性的和平,即没有任何冲突,没有任何现实矛盾的状态,这就增加了正方在理论上的难度。其次,人类从古至今的历史均是干戈频仍,硝烟滚滚,在事实上反方完全可以大肆喧染,占据主动。因此像这样的辩题正反双方尽管不是在理论、事实、逻辑上均一一对等,仍不失为相对公平的好辩题。再来看看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决赛辩题:人性本善/人性本恶,毫不夸张地讲,这是华语辩论赛产生发展以来最为经典的辩题,它的经典不仅体现在内容的深刻性、广泛的受众性,更体现在它的平等性。在理论上,千载而下无数先贤的论述为正反双方提供了宽阔的立论架构的空间,在事实上,人类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令人感动不已的善行与令人切齿痛恨的恶行为双方提供了充足的论据。在逻辑上,双方又面临着相同的难题:即,如果人性本善,最初的恶从何而来?反之如果人性本恶,那么最初的善又从何而来了这样一个经典的辩题作为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大决赛题目,实正是恰如其分。
反观本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题目,钱是万恶之源/钱
不是万恶之源,实在令我生出许多感慨。当武大辩论队在7月
13日到自新加坡传来的辩题时,从教练到队员均是十分惊异
这样一个题目居然是本届大赛的决赛题。随之不到2个月的时
间里,我们把1/3强的时间花在了钱是万恶之源这个立场之
上,原因只有一个:这个立场太过艰难,对照国内外的一系列
比赛,可以说这个题目是本人见过的倾向性最为鲜明的辩题。
按照通常的理解,正方需要证明的是 "钱是一切罪恶的根
源。"如果正方强行剖题,老老实实不作技巧上的处理,那么
从理论到逻辑必然面临着三大困境。
首先,人类社会一经产生,善恶观念便一并产生,就有恶行的存在。而钱这种交换媒介一般等价物,显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方根本不需花大力气,即可论述恶产生在先,钱产生在后。正方如何逆水行舟、本末倒置地证明钱是万恶之源?
其次,现实生活中固然有许多恶行由钱引起,但是同样有
许多令人发指的恶行与钱根本无涉,比如马来亚大学一再提到的性侵犯。因此,在事实上即使正方穷极古今、网罗中外来举例说明,反方同样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举出更多的例子。更何况正方是一一个全称肯定命题,反方只需找到一个反例,正方在逻辑上便无法立足。恰如正方说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反方只要找
到一只黑天鹅扔在正方面前,恐怕正方只有目瞪口呆的份。
再次,人纵然会为钱作恶,但同样有许多人追求钱并不为
恶,甚至用钱来行善积德。从这个角度讲钱不过是一种工具。更何况宏观地看,钱这种工具的产生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因此,从情感上,恐怕正方只能给人以巧言令色,强词夺理的感觉。当然,正方惟一可以突破之处在于可以谈到金钱对人的异化,强调金钱渗透到人们的意识之中,但是一则不能解决关键问题,二则短短的17分钟,要从此角度突破谈何容易。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题目从理论到事实到逻辑
再到情感,统统对正方极端不利,正方若按常规剖题立论,庶几天闪躲腾挪的空间和余地。然而富有戏剧意义的是,这个题目居然成为本届华语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总决赛辩题。

二、关于决赛的过程与结果
作为一支参赛队伍,对于辩题本身不具有申诉的权利,即
便申诉,多半也是徒糜气力。但是自抽签到正方以后,在我们的队内终有着这样一个想法:这个题目对于正方极端不利应该说是显而易见的。经验丰富的评委不可能也没有理由忽视这一点。而半决赛后主席在宣布决赛辩题时全场观众的一片哗然,愈发坚定了我们的这样一个判断:只要双方打成五五开,评判"团决无判正方负的道理。现在想来,这只不过是在逆境之中的·无端臆测和一厢情愿而已。
在这样一个错误判断的前提之下,我们寻章摘句,网罗典,籍来证明"万"并无 "一切"与"全部"的意思。而从 《汉语!大字典》到《辞海》,我们的确也从未发现 "万"一字包含了"上述解释。实际上中文把 "万"作形容词使用时往往是夸张修辞手法的具体体现,就好像在大陆打击毒品犯罪之时,也会看到类似 "毒品是万恶之源"的口号。如果要某一方顶真在比赛中证明一切罪恶均由毒品而起,那根本就不用比赛,抽签之后他们就应该高举双手,缴械投降。
9月2日上午的决赛过程并未出乎我们赛前的预想,我方
的战略战术在决赛申得到了尚算充分的贯彻。而决赛过程中的种种情形居然令我队从教练到队员步调一致地产生了这样一个错觉:这场比赛拿下了。但这种乐观的情绪很快被评委的点评所打破,在这次可以被称为本届大赛最为马虎潦草时间不到2分钟的点评中,来自西门飞沙大学的王健教授在对我方语文驾驭能力大加赞赏之后便亮出底牌:《当然,比赛的胜负还要看逻辑和内容的说服力。"闻听此言,我与我的队友心里凉了半截。显而易见,我方这种通过论述 "万"不是 "一切",从而把全称肯定命题变为特称肯定命题的做法末得到大多数评委赞同。尽管对照评分细则,辩论技巧一项占总分的三分之一强,而风度幽默感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然而部分评委认定决定决赛胜负的因素应该是那种先天对于我方不利的逻辑,至此,我们无话可说,如果评委认定我方所需证明的立场是大到杀人放火小到随地吐痰的恶行均根源于钱的话,抽签立场一定,我方就应该放弃比赛,马来亚大学队完全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荣膺冠军。

三、关于辩论之外
结果就是结果,尽管有时它显得无情而令人冰冷,但必须要面对要接受。古人早就发出过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的感叹,我想这次比赛的结果或许就在着十之八九之中吧!但是在这个结果之外,我却发现了许多弥足珍贵,让我难以释怀的东西。
我要感谢我的母校------武汉大学。在这所百年名校宽松自由 兼容并包的氛围之中,我呼吸着自由的学术空气,感染着深厚的人文传统,接受着国内第一流的大学教育,形成了自身思考问题的方式。在专业学习之外,武大为她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来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了足够的机会来开拓自己的视野。从1999年至今,我代表武汉大学参加了国内外的辩论赛12场,每当在辩场上比赛时,无论输赢,我都为自己是一名武大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或许武大有她的不足,有她的弱点,但是我时时刻刻都感受到她跳动的脉搏与前进的脚步。我对她有着一种儿女对母亲的感觉,真心希望有一天能够反哺相报。
我要谢谢我的三位教练,赵林老师、冯学锋老师和张掌然老师。对于这个学生活动,他们原本可以轻轻松松,稍加指导即可,或许根本不用打乱自己严谨有序的生活。但是从2000年的全国大专辩论赛到本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我们的老师在武汉三十八九度的高温中来回奔波,为辩论队设计立论,敲定辩词,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往往都要精雕细琢,数易其稿。时至今日,我的眼前常常浮现出赵老师边服感冒药边看模拟赛,冯老师满头大汗地纠正我的发音,张老师某思苦想解决逻辑问题的情景。更难能可贵的是,尽管几位老师在专业领域均是颇有造诣,但在讨论辩题之时向来不以师长之尊强行灌输,而是用一种平等温和的态度与队员交流探讨,对于队员的想法哪怕就是显见谬误也从不硬生生地否定,而是旁敲侧击,循循善诱。尤其对我这样宾顽不化,且爱钻牛角尖的队员更是从观点到态度多有包容,甚至争论起来一些在旁人看来颇冒犯师道尊严的言语,他们也从不以为件,从几位师长的身上,我感受到的绝不仅仅是精深的知识,更多的是他们博大的胸怀,人格的力量,这些都将在我以后的生活中让我受益无穷。
我要感谢我的队友,我与蒋涧、袁丁、周玄毅自"凌云
杯"以来并肩作战十余场,相互之间颇为了解,甚至有几分心
意相通,场上场下合作均是流畅默契,从未有半点不快。更值得一提的是,从,99年 "凌云杯"到全国大专再到国际大赛,我们队始终有一批末上场的队员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为武大辩论队尽着自已的全力。作为一名辩手,我深深地理解无法上场一展风采的滋味,但是我的队友从未有半句怨言。在一起摸爬滚打了一两年,我也清楚地意识到,我之所以能上场绝非我的水平比我的队友要高出一筹,而是因为经验、配合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在训练过程中,鲍洪波的条分缕析,余晓莉的机智敏锐,张濒的大气磅礴,曾晓蕾的温文尔雅均是让我自叹弗如,"最佳辩手"的称号应该属于他们,这绝不是矫情之语。
还要感谢新加坡热情的观众,每场比赛结束之后,我们都收到了不少观众送来的卡片,上面写满了鼓励的话语。更让我感动的是,在我们9月3日上午6点多离开酒店的时候,竟有十余名海外留学生在酒店大堂为我们送行,当7点多钟到达机场时,竟又有一批观众在候机大厅等着我们。让我们惭愧与不安的是,因为来去匆匆,我们对于观众热情与友善,真是回报得太少太少。
在我黄金般数载大学生活中,能够参加辩论赛实在是我的
幸运,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丰富了我的人生,尽管它也为我留下了一丝遗憾,但是,是非成败转头空,岁月流转之中,我会将结果淡然忘去,不能忘却的是结果背后凝聚的真实情意。
发表于 2010-2-5 19: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啊,很喜欢这场比赛~lz写的也很有见解
发表于 2010-2-6 20: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想来,武大当年之败,恐怕不败在余磊,败在袁丁。
发表于 2010-2-12 19: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败因可以总结出千千万,但最主要败在辩题之上,恐怕是这场比赛最贴切的概括。
发表于 2010-4-10 17: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lz的贴、感触颇多啊。以我之见、比较赞同反方的四辩的方式。
很强的逻辑性而非文字游戏。


小辈一名。
发表于 2010-8-23 23: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dean


    啊!!! 是鼎鼎大名的袁丁前辈啊!!小辈在2002全辩半决赛视频中,发现前辈有现场提问呢!!
发表于 2010-8-24 10: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3# 信陵子


    那场比赛里啊?网上视频有袁丁前辈在吗?
发表于 2010-8-24 23: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4# 286347003


    哈哈,前辈您好。我是无意在优酷上面看到的,2002年全辩,是中国人大和北京外语大学的,好像是通才和专才的讨论。袁丁前辈后来以观众身份提问,颇让我惊喜,哈哈。
发表于 2010-8-25 19: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5# 信陵子


    那个比赛我看过啊,不过网上的视频把观众提问那段删了................你是从哪个视频上看到啊?给个链接吧谢谢
发表于 2010-8-26 17: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么多前辈的帖子,真是受益匪浅,对01年金钱辩的理解更深刻了!
发表于 2010-10-18 19: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实在太精彩了!!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0-10-28 06: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塞,分析的真认真~~
发表于 2010-11-2 11: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林欣浩 的帖子

看了楼主的帖子获益匪浅啊,只是想请教一个东西,我看你引用的辩词包含有被视频删减的片段,请问一下是从哪里看到的 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4 00:04 , Processed in 0.0775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