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林欣浩

(原创)浅析经典之二:金钱是否是万恶之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7 16: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欣浩 于 2009-2-17 15:45 发表
自由辩论:

这场比赛有很多说法,武汉大学赵明教授在他的时候总结中,认为最终失利的原因是输在了最后的四辩陈词上,可能我对此不敢苟同,我个人认为:武汉大学恰恰是输在在自由辩论上。


是赵林教授…………

华语辩论网发帖子要尊重引用者,所以对于引用他人言论的时候,他人的姓名和职务要准确。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7: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55555555
露怯了
呵呵
马上改
发表于 2009-2-17 23: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欣浩 于 2009-2-17 15:44 发表
我认为:余磊的陈词恰恰是正方武大失败的开始,他的贸然出击不仅搅乱了己方阵线,偏离了整体框架,并且落入了对手所画好的陷阱,但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在于他的行为也给其他的队友带了一个很差的头。

在这一点上我和你持相同看法,余磊作为武大当时最出彩的辩手,他的表现直接影响了评委的整体印象。当时他三辩时揪例子,前三个时我听到了爆炸般的掌声与喝彩,第四个开始就稀稀落落,第五个开始会长久没有掌声了。他自由辩一方面说万不是全,另一方面马大怎么打他都扭过来,评委认为武大“语文虽好,但逻辑欠缺”,余磊是要负责任的
发表于 2009-2-17 23: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欣浩 于 2009-2-17 15:43 发表
不过,按在下愚见:海峡那边的辩友并非是擅长攻击,而是在于他们更习惯于用这种含糊其辞瞒天过海的陈词战术,虚虚实实,让对手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如果贸然进攻,很容易落入圈套,为其所制。

不是很认同,我觉得这不是什么瞒天过海含糊不清,而且99年樊登的陈词也是用的这种模式。本来就没人规定一辩必须像大陆这么打,只要能赢能让观众信服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09-2-17 23: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欣浩 于 2009-2-17 15:48 发表
我对二人的水平感觉是:二人水平在伯仲之间,有人认为好像胡渐彪的陈词现场性和反驳性更强,其实在我看来,他们二人的陈词,都是严格按照本方的攻防体系来进行的,只不过胡渐彪更幸运一些,因为反方的空间更大一些,自然胡渐彪发挥的空间就更大;与胡渐彪相比,周玄毅更像是带着镣铐在跳舞,并非是水平使然。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场比赛前大家更认同周玄毅的结辩模式,这场比赛后胡渐彪的模式就成为主流了....当然你说周玄毅是按照本方体系来攻防的我不怎么认可,他整篇四辩稿只有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出彩的,中间2分钟比较空
发表于 2009-2-17 23: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典型的理工科辩稿。
最近十年,大陆比较少这类辩手,所以不容易看到
发表于 2009-2-17 23: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基本意思我看懂了:武大是输在不应该正面交锋而应该迂回。但是恐怕那就不是雄辩天下的煌煌武大了,不过余磊也说过,那场比赛前他们几乎没输过,这的确就不是什么好事,至少他们心里会认为场上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我觉得自由辩武大始终没有解决一个“源”的问题。其实马大的定义我个人感觉不是很对,万是全以及把经济发展什么都拉出来我觉得是有点太霸道了,但是武大非要和他们斗气,试图全面压制,最后反而....
发表于 2009-2-17 23: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incantcook 于 2009-2-17 23:29 发表
这是典型的理工科辩稿。
最近十年,大陆比较少这类辩手,所以不容易看到


一个电气工程系学生弱弱的飘过
发表于 2009-2-17 23: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的帖子

26楼说的是大陆比较少,但还不是没有,硕果仅存的就是楼上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10: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惟恋梧桐 于 2009-2-17 23:20 发表

在这一点上我和你持相同看法,余磊作为武大当时最出彩的辩手,他的表现直接影响了评委的整体印象。当时他三辩时揪例子,前三个时我听到了爆炸般的掌声与喝彩,第四个开始就稀稀落落,第五个开始会长久没有掌声了。 ...


呵呵 赞成

我个人觉得:他的这种回应,有点太勉强了,这不仅让他打着吃力,而且也搅乱了本方的阵线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10: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惟恋梧桐 于 2009-2-17 23:24 发表

不是很认同,我觉得这不是什么瞒天过海含糊不清,而且99年樊登的陈词也是用的这种模式。本来就没人规定一辩必须像大陆这么打,只要能赢能让观众信服就可以了


呵呵 我倒不是要对这种模式贬低
这一点和你的观点特别一致:无论是什么模式,能赢才是关键
做这种总结 主要是因为 看到了这几年的海峡两岸杯比赛 尤其是厦大和政大的那场比赛
政大的这种陈词让厦大很是别扭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10: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惟恋梧桐 于 2009-2-17 23:28 发表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场比赛前大家更认同周玄毅的结辩模式,这场比赛后胡渐彪的模式就成为主流了....当然你说周玄毅是按照本方体系来攻防的我不怎么认可,他整篇四辩稿只有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出彩的,中间2分钟比较空 ...


相对而言,似乎胡渐彪的陈词攻击性更强:

他将对手的理论体系层层概括出来,然后分别予以反驳,这一点现场性很强,并且也看得出来他的大局观和概括能力,当然了,这也得益于他们那边辩题的资源和空间比武大更丰富和广阔。

周玄毅相对而言的表现更有点中规中矩,但是辩题的劣势对他的限制确实有点大,能让他拿来反驳对手的资源也不如胡渐彪多,可能这也是表现稍逊的原因吧,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10: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incantcook 于 2009-2-17 23:29 发表
这是典型的理工科辩稿。
最近十年,大陆比较少这类辩手,所以不容易看到


呵呵 弱弱的问一下:

什么叫典型的理工科辩稿呀?

这个概念偶不太懂。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10: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惟恋梧桐 于 2009-2-17 23:32 发表
楼主的基本意思我看懂了:武大是输在不应该正面交锋而应该迂回。但是恐怕那就不是雄辩天下的煌煌武大了,不过余磊也说过,那场比赛前他们几乎没输过,这的确就不是什么好事,至少他们心里会认为场上没有什么问题是解 ...


呵呵,你说的有道理
有时人们可能恰恰栽在自己的优点上
识时务者为俊杰
老话流传了这么多年 看来还是有些道理的


感谢版主的关注,
更感动于你看我帖子的认真和回帖子的真诚
这让我感觉我的忙碌物有所值
太感谢了
发表于 2009-2-18 10: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欣浩 于 2009-2-18 10:16 发表


呵呵 弱弱的问一下:

什么叫典型的理工科辩稿呀?

这个概念偶不太懂。

和文科辩稿相对比的一个概念
大陆那时候的辩风很重文采,写文章一定要用排比,还会引用大量诗词句。而理工科辩稿则是重视逻辑体系和推论过程,对于语言本身反倒不是很重视。这个应该是对辩论的不同理解,01年之前辩论赛是作为华语推广的一个形式出现的,所以93年才会那么重视语言能力,而近几年才回归到辩论本身
发表于 2009-2-18 13: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硕果仅存就说的太夸张来,你去看看05年成电的4个人,老实说我至今不知道李捷达那个专业怎么缩写
发表于 2009-2-18 13: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的理工科稿大概有下面几个特点
1.重举例,较少从价值层面证明题目
2.重功利,胜负第一,真理不重要
3.重对抗,打倒对手远比证明自己重要
发表于 2009-2-18 18: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理工科的辩论……算了,人家就是读理工的,哪有功夫去补文史知识呢……
发表于 2009-2-18 19: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欣浩 于 2009-2-17 15:43 发表
不过,按在下愚见:海峡那边的辩友并非是擅长攻击,而是在于他们更习惯于用这种含糊其辞瞒天过海的陈词战术,虚虚实实,让对手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如果贸然进攻,很容易落入圈套,为其所制。


并非如此
发表于 2009-2-21 07: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大的胜负远不是一个“评委观点”的问题了,因为抛开评委的选择不谈,很多人也从心里认可“武大没有马大打得好”这个结论,而这与“all evils”是没有关系的。余磊陈词时曲解对方例子的恶搞的确是小小的败笔,比较之前“成败论”中与袁丁的二三辩陈词配合相去甚远。

至于立论,我的猜想恰恰相反,武大不是“勇敢”,而是“胆小”,所以采用了求稳的打法。因为这个辩题诚然是可以通过挑战一般人常识来解决“万”的问题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很多人客观上也比较喜欢听到“恶的是人性”这种原罪论的腔调——虽然事实上“我本性是恶的”和“是钱诱惑我为恶的”都是借口而已。

观战茶馆 版 还有两个帖子是谈这一场的,可以参考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3 20:23 , Processed in 0.04932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