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帖由 林欣浩 于 2009-2-17 15:45 发表 自由辩论: 这场比赛有很多说法,武汉大学赵明教授在他的时候总结中,认为最终失利的原因是输在了最后的四辩陈词上,可能我对此不敢苟同,我个人认为:武汉大学恰恰是输在在自由辩论上。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林欣浩 于 2009-2-17 15:44 发表 我认为:余磊的陈词恰恰是正方武大失败的开始,他的贸然出击不仅搅乱了己方阵线,偏离了整体框架,并且落入了对手所画好的陷阱,但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在于他的行为也给其他的队友带了一个很差的头。
原帖由 林欣浩 于 2009-2-17 15:43 发表 不过,按在下愚见:海峡那边的辩友并非是擅长攻击,而是在于他们更习惯于用这种含糊其辞瞒天过海的陈词战术,虚虚实实,让对手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如果贸然进攻,很容易落入圈套,为其所制。
原帖由 林欣浩 于 2009-2-17 15:48 发表 我对二人的水平感觉是:二人水平在伯仲之间,有人认为好像胡渐彪的陈词现场性和反驳性更强,其实在我看来,他们二人的陈词,都是严格按照本方的攻防体系来进行的,只不过胡渐彪更幸运一些,因为反方的空间更大一些,自然胡渐彪发挥的空间就更大;与胡渐彪相比,周玄毅更像是带着镣铐在跳舞,并非是水平使然。
原帖由 yincantcook 于 2009-2-17 23:29 发表 这是典型的理工科辩稿。 最近十年,大陆比较少这类辩手,所以不容易看到
原帖由 惟恋梧桐 于 2009-2-17 23:20 发表 在这一点上我和你持相同看法,余磊作为武大当时最出彩的辩手,他的表现直接影响了评委的整体印象。当时他三辩时揪例子,前三个时我听到了爆炸般的掌声与喝彩,第四个开始就稀稀落落,第五个开始会长久没有掌声了。 ...
原帖由 惟恋梧桐 于 2009-2-17 23:24 发表 不是很认同,我觉得这不是什么瞒天过海含糊不清,而且99年樊登的陈词也是用的这种模式。本来就没人规定一辩必须像大陆这么打,只要能赢能让观众信服就可以了
原帖由 惟恋梧桐 于 2009-2-17 23:28 发表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场比赛前大家更认同周玄毅的结辩模式,这场比赛后胡渐彪的模式就成为主流了....当然你说周玄毅是按照本方体系来攻防的我不怎么认可,他整篇四辩稿只有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出彩的,中间2分钟比较空 ...
原帖由 惟恋梧桐 于 2009-2-17 23:32 发表 楼主的基本意思我看懂了:武大是输在不应该正面交锋而应该迂回。但是恐怕那就不是雄辩天下的煌煌武大了,不过余磊也说过,那场比赛前他们几乎没输过,这的确就不是什么好事,至少他们心里会认为场上没有什么问题是解 ...
原帖由 林欣浩 于 2009-2-18 10:16 发表 呵呵 弱弱的问一下: 什么叫典型的理工科辩稿呀? 这个概念偶不太懂。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3 20:23 , Processed in 0.04932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