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treeing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6 09: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其实大家说来说去,无非都希望辩论可以按照自己认为好的模式发展下去。。。。。

我个人比较反感把辩论当成比赛来玩。

比赛就会有输赢,要想胜利必定会有小人出现,应该是见怪不怪了!

何况这种事情也仅非辩论这个文化领域才出现的特色现象。。。。。。。。。

发表于 2006-5-26 11: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态度怎么都不可以,只要不要“亵渎”辩论就好了,搞的辩论都没办法搞下去,引起公众的反感
发表于 2006-5-26 12: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华语好久都没这么热闹过了,以为各位前辈都忙着赚MONEY不在关注辩论了, 看来还没我想的那么悲观.
福建的比赛没有看过,自己不好说些什么.而对于现在辩论赛现阶段的状况,自己还是有些感想.相信大家都有关注大型辩论盛会的经历,一方面是以普通观众的身份来欣赏比赛,因为辩论真的很好看.另外一方面我们是以辩手的眼光来看辩论,希望从中汲取营养,也寻找下差距,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大家对辩论的要求不一样,评价标准不一样,有的人把看辩论当作脱口秀,当做看相声,我的人认为辩论是探求真理的方法.作为辩手是肯定要照顾自己的上帝观众的感受,要去迎合和满足观众的需求,当然评委也算是特殊的观众吧.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现在的大型辩论赛的水平是每况愈下,除了现在一个流行的说法"公利性".我觉得还有重要的原因是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下降,(虽然我非常同意岚星老师那篇"老师讲不好别怪学生听不懂的文章").如果在探求其原因,应该和广播电视传媒的走向也脱离不开干系吧.一些观众可能就是认为辩论赛应该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那个样子.
辩论赛发展到现在的样子,是中国文化的悲哀.不过,我们也不能总是"打口水仗."STGR师兄好象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多,觉得一个有责任的辩手不仅仅是把辩论当作游戏,这话是没错,问题是这样的辩手越来越少了,对辩论的影响力可能就有限了吧.试想当耍伎俩已经被大多数观众和辩手接受的时候,恐怕有责任的辩手已经被视为异类了.
岚星老师不愧是学国际经贸的,好象是更认同西方的文化哦.同意你提出在制度层面做文章,尽快制定完善的辩论系统以便让大家"有法可依"

发表于 2006-5-26 12: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不过对于评委的问题.我觉得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评委真的不懂辩论,这我们学校的比赛,甚至去年参加一次省级比赛,很多评委只是职称比较高.但是也有很大原因是因为评委素质问题,相信比比哥对第8界学校艺术节对电工学院的比赛还耿耿于怀吧.
发表于 2006-5-26 14: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这个贴子最后由qingpinkafei在 2006/05/26 02:19pm 第 2 次编辑]

福建热线上已有视频在线收看,复赛倒数第二场,是否真当如此,公道自在人心.
因为输了比赛了愤懑不已可以理解,但是做辩论不可丧失理智.
某队也许真有欠缺之处,但次此贴不免有失公正
一切一切,自有公理在,断章取意,绝不可取,未见其实而臆断其真假更不可取.
各位同仁,请先看比赛,而后论断
发表于 2006-5-26 14: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楼上说话的口气可真像某队的四辩呢,我承认,福大的确自身缺乏应对这种队伍的经验自身没有做好,得到这种分数也不过分,整场被压制输了也在情理之中。可问题是某队竟然可以拿到复赛第二的高分让人不解,这样的分数本身就体现着评委的纵容和口味的偏好。我当时就在场下。
发表于 2006-5-26 15: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看了半天发现好多的"新手上路".看来大家都是顶着马甲上,如此难保各位的发言没有主观偏见.
我的意思,你们既然都没看人家比赛又怎么能如此慷慨陈词呢?
不愧是辩手,闻一知十,无中生有.
惭愧是辩手,毫无严谨,浮夸自大.
福大教练的话是否是一面之词自有公论,但毕竟人家是大牌,嘴也长在人家身上.
可是作为辩手的我们是不是要稳重理性些呢?
一边毫无保留的说别人是浮夸,自己怎么不想想再说话呢?
就事论事,请勿对号入座.辩论没必要像老行者那样上纲上线,一边说自己的队伍被攻击人格,一边又攻击别的队伍的人格.
这貌似不可取.
发表于 2006-5-26 16: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这个贴子最后由低调要低调在 2006/05/26 04:2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eric12342006/05/25 07:51am 发表的内容:
海峡赛的阴影是指人民大学吗,其实福建的辩论哪比北京差了,工程,农大,福大,哪一支凭着省赛的表现也不比全辩4强外的队伍差,只是作为福建的辩手,真的缺少这样的机会

拜托,跟人大有什么关系?

窃以为,福建省内高校各辩论队的水平比北京高校,还是差了一些.

当然,如你一样,这也是个人意见.

发表于 2006-5-27 08: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有没有攻击到人格我想大律师老行者应该会有分寸,一个人说的话当然是一面之词,看大家怎么看了。仁兄如在现场我想应该不会再谈稳重理性,当你看到闹剧你也不会觉得那是稳重理性,如果真的稳重理性就要思考,而不是不说话。
 某大学的领队当时在场下气愤地对我说这简直是乱来,我说这是福大经验不够,我们应该宽容各种辩风,某大学的辩手都是04级的学弟妹我们又能苛责什么呢。教练的误导和评委审美的误导才让我们痛心。
这里应该学习厦大,决赛他们的表现捍卫了稳重和理性。
发表于 2006-5-27 12: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不得不佩服楼主指桑骂槐的语言功力,在淋漓尽致地批完集大之后矛头一转又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另

外一所学校。谁都看得出,楼出心中的怨气由来已久。如果楼主真是圣人,自认为已经理解了辩论的真谛

,小弟我无话可说。但是做为一个辩手,谁对辩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里不谈对集大辩风的包容

,他们的表现已经远远超出我们应该包容的程度。但是,你对所谓的另一场比赛的评价却又为何会如此刻

薄,难道他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你的评价让我看到什么,让我看到的是一个心胸狭小的非君子的牢骚之

言。倘若换作福大获胜,您一定会好声好气地跟“另一所学校”的队员说,你们今天表现得很出色,只是

……。这是什么,这就是做为一个辩手应该有的气量和心态吗?真不知道在这样的影响下会对那些大一大

二的小辩手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也许在一个教练眼中自己的队员永远都是最好的,最完美的,这种心

情当然可以理解。但是因为自己喜爱一种风格就排斥自己看不顺眼的所有风格,这又让人如何接受。真正

的评委是观众,真正的标准是在观众之中,而不是在你我之中。楼主是辩论前辈,小弟在此也只是接前辈

的话发表自己的看法。辩论本身就应该是高尚公平的,但辩论赛不一定是,您再超脱层次再高最后也还是

会因成绩讲出一堆愤懑的话来。这就是区别。
希望有人早点来删除本人回贴!不胜荣幸……[br][br]-=-=-=-=- 以下内容由 kin0732006年05月27日 03:30pm 时添加 -=-=-=-=-

发表于 2006-5-27 13: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其实教练和辫手角色不同,心态也不一样,特别代表一个学校的时候,功利性自然就重了,没见到有多少学校的教练不功利的。但是辩手的心态和感情无论福大还是师大都是很好的,那场比赛8个评委2分的差距本来就说明了那场比赛旗鼓相当。比赛的价值在哪我们辩手心中有数,其他的东西我们管不了,也不是我们能管的。所以啊,休息,休息一下,明年不是很快又到了吗?
发表于 2006-5-27 15: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下面引用由smilesir2006/05/25 10:35pm 发表的内容:
有什么“不好评价”的呢?京城的辩论水平差人所共知呀!我何时为其文过饰非了呢?甚至就在最近举行的北京高校赛上我还公开在台上不客气地指出这一点。
可是这与对福建辩坛风气的评论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这让我想 ...

呵呵,来者不善哪~
实践证明,不管是在场上还是在场下,能让寄居蟹放下一贯秉承的儒雅之风的,八成是无赖了~
发表于 2006-5-27 16: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下面引用由SIGR2006/05/25 09:38pm 发表的内容:

我只是觉得,把辩论当作一项人人得以参与的游戏,未尝不是丰富生活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有一些人坚信辩论承载了一些更为宏大的意义并且予以投入身心,那也是人生的一种选 ...

这句话要顶~~~

发表于 2006-5-27 20: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今年的福建省大学生辩论赛我是从头看下来的,某大学的胜出颇遭质疑,小的以为这也不尽是人品问题吧.他们已多年未参加省赛了,对于辩论赛的理解有些偏差也是可以理解的.况且正如我一位同学所说,他们其他三位辩手还是比较正常的,只是某位仁兄有些.........所以也别把人家一竿子全打死嘛.不过如果换下那位仁兄,整队似乎又缺乏战斗力,他们很快就代表福建出征海峡赛了,那位教练该如何抉择呢?
逻辑严密,论据充分的辩论自然是好,只是几位上了年纪的评委一天要评判这么多场比赛,他们想必已十分疲惫,逻辑也无力去想,论据也听不进去了.此时正统的辩论只会使他们昏昏欲睡,这即是所谓审美疲劳吧.这时来点搞怪逗趣,引得哄堂大笑,于他们困顿之精神正如一阵清新之风,受用得很呢.所以最后也就有了那样的结果了.
在下胡言乱语,莫怪莫怪.
今年海峡赛具体是七月几号在福州举行啊?很想再去看看那位仁兄是否依然故我?
会否有如当年复旦黄翔,虽然辩风颇遭非议,但仍然捧回冠军?
发表于 2006-5-27 23: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下面引用由kin0732006/05/27 00:47pm 发表的内容:
不得不佩服楼主指桑骂槐的语言功力,在淋漓尽致地批完集大之后矛头一转又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另
外一所学校。谁都看得出,楼出心中的怨气由来已久。如果楼主真是圣人,自认为已经理解了辩论的真谛
,小弟我无 ...
每个学校文化环境不同,肯定会衍生出不同的辩论风格。只要不与辩论的精神相违背,多种辩风共存也是一种良好的现象。
现在的辩手相比过去对立论与逻辑重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比赛中很优秀的立论却不一定能很好地展开。这跟辩手素质和对手的临场反应有很大的关系(就像厦大对集大的质询,无法很好地展开已方的立论)。
每个人从不同角度看今年的省赛,肯定会有很多相冲突的见解,通过这些讨论也许对辩论而言不是一件坏事。
发表于 2006-5-28 00: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下面引用由低调要低调2006/05/26 04:19pm 发表的内容:
拜托,跟人大有什么关系?
窃以为,福建省内高校各辩论队的水平比北京高校,还是差了一些.
当然,如你一样,这也是个人意见.

不关人大的事
是厦大复赛对台大那场,台大三边质询却不让对方把话说完
有鉴于此,所以遇到此类队伍不得不防
和人大没关系~
发表于 2006-5-28 00: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至于京闽两地辩论水平孰高孰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即使拿到桌面上来讨论倒也无妨
只不过挑起这一话题的“某位前辈”说话的语气明显不够客气
所以说出最的话不免生硬了些
只是不知一个不懂礼数的“前辈”是否还自觉有资格评论我这个不尽礼数小辈!
不想把这个当吵架,所以回敬以同样的逻辑~
发表于 2006-5-28 04: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实践出真知,大家争了这么久,确实有很多人也没看过比赛,索性熬夜看完了这场比赛,写点自己的感想。

   首先看立论:正方福大一辩在陈述网络加强人际关系的理由时先做了两点防备,即第一,网络只是诸多交流方式的一种,并不影响其他方式的并行,我们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二、人与人情感的亲疏远近,同交流方式没有关系。从而为之后反方大谈网络的弊端做了铺垫,想来第二点也应该是正方重兵布防争夺的区域。其三点理由,方便快捷、平等性、跨地域性,只能说中规中矩。

  而反方一上来的反驳颇见气势,虽然方便面与健康的类比更多技巧成分,但总的来说反驳是围绕正方论点而来的。但反方在立的时候显然没有围绕网络疏远人际关系这个特定命题展开,其述说的都是人所知的事实,但堆砌起来更像是在说“网络是魔鬼”,而不是说网络仅对人际关系这一特定层面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一番慷慨陈词,火力集中,但从立论来说,非为上品。

   从立论角度上来说,正方虽然立意一般,但合乎命题,反方虽然辩驳有力,但推敲起来有些游离命题,扩大范围。听完所有的立论,我给正方的打分高过反方,但若就气势或者只听反方前一分钟陈词的话,我会有反方强于正方的预感。

应当说,在第一轮正二的质询中,双方都遵循了规则,场面也彬彬有礼,反方四辩的表现极为出色,轻松化解了正方的许多攻势。正方主要从这几个角度来设问,第一,网络是否使交流更容易,第二,欺骗不仅出现在网络中,也出现在现实中。但第二个问题在对方的干扰下没有得到很好的展开,也没有通过后续问题反击对方对欺骗的强调,第一个问题的设置并不连贯,没有收到集中火力的效果,而且正二过于斯文,有些问题是可以打断的,却都纵容了对手一路说了下去。

   在第二轮反二的质询中,围绕虚拟性、欺骗性、建立关系的淡漠三个问题展开论述。应当说反二利用了规则或不如说利用了评委,期间有三次,在问完一个简短问题后,本应发问却开始自说自话总结对方观点,这种总结自然是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总结(作为一个法学教授不能接受而作为一个辩手已司空见惯的技巧),而对方一但想要开口说话则提醒对方也提醒评委,我还没有提问,你不能回答哦。这里正二就太厚道了,“合理打断是您的权利,但只发问不阐述也是您的义务啊”面对这样的情形应该准备的一些话语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里正二犯的最大错误是在反二问“认识的人多了,而朋友却少了,你觉得人际关系疏远了还是加强了时?”直接回答“是好了”,这是个在常理上让人难以接受的答案,会被认作强词夺理。从后得知,“情感的浓浅于人际关系的加强疏远没有必然联系”应当是正方的一个重要基点,这么命门的东西竟然不多用事例技巧去处理,实在是一个致命的漏洞。

   总结第一轮质询,反方准备充分,也巧妙利用了规则,占优,而且是大优。
第二轮质询,正三的质询,主要从便捷性上设问,收到了一些成效,但笔者认为,三个事例的摆出有重复性,没有体现层层推进的效果,对命题的展开也只停留在,它有这样的好处,所以它使人际关系加强了的初等层面上。

   反三的质询,还是着力于网络的虚拟与欺骗,没有什么新意,但这里有一点要指出的是,反方对规则的研究和利用是很好的,提问前往往先加上陈述,给评委以主观倾向,不管对方有没有违反规则,都会在打断后指责对方并提醒评委“您又在违反规则”,这种在十分钟内长达数十次的提醒,必然会给评委造成一种“正方违反规则的”印象。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的,应当说也是一种技巧。这里正三的回答太强调理论,而不讲究实例,就很难在观众中引起共鸣。举例来说,对方问:“一个人在现实中不懂得与人交往,不会与人交流,为什么他可以在网络中侃侃而谈呢?”正三答:“这是因为网络的平等性与自由行使……(被打断)”这时如果举一个例子:“现实中他可能口吃怕被嘲笑,但网上没人嘲笑他,这种平等的空间让他能敞开胸怀”就更易表达出网络的平等性,如果不小心被打断也可以委屈地说一下:“对方辩友您怎么也违反规则阿”之类的话来博一点同情分,正方的辩手显然太年轻了,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准备。而反三频频无理打断也让观众产生了厌恶,应当说,这轮质询,双方旗鼓相当,问得不妙,答得也不精彩。

   小结中正方的点找的还是很准的,一个是欺骗和沉迷并不是网络本身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一个是强调了情感和人际关系没有必然的联系(终于强调了),用了悼念亡妻(情感在人际关系无)和同床异梦(情感无人际关系在)两个例子来证明。问题是第二点在常理上让人比较难以接受,所以想让大家接受他要看自由辩论和四辩陈词的表现。而正二这种慢条斯理的讲述方法,一个坏处就是他可说的词汇量大大减少了。我不是说正二不好,这也是辩手的特点而且是一种难得的特点,但在有很多话要说时,可能就是小小的瑕疵了。而且小结同质询的联系不够广,总结的很概括,但可能会给评委一点点脱离质询的感觉。

   反方的小结应当说没有正方好,反一只是在不停罗列对方的质询问题给出一句话的反驳,再总结己方质询给出一句话的总结。其类比再次使用,“一个人吃饭吃到撑是不是好呢”,这似乎更像在做“人际关系多是不是就好呢”,之后禁止未成年人上网的总结更像在论证“网络有害”而不是网络淡化人际关系。因为对未成年人不好这个不好并不必然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减弱上,而是影响学习等其他因素。所以反方的举例并没有很好地论证己方观点。
   中肯地说,正方的小结优于反方,但反方在现场感上强于正方,用的技巧还是强调。

   自由辩论中正四的第一个问题电子邮件能否加强交流就轻易地被略过了,正三没跟,正一支是强调对方没回答就转向个人感受不等同于社会现实的反驳上去了。反方倒是很一致,连续三人追问正方三辩的QQ号,当正三勇敢地回答后,闹剧开始了,先是反二深情地说他是正三那个叫“晓风残月”的辩友,正三说爱他,然后由反四来做加强。非要正三同反二相认。整个过程持续了七轮,所达到的唯一效果是大家都没有在意正方说了什么,只是在看着这场相认的热闹跟着笑。虽然最后反一反二都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但反四后来还不依不饶地追问。他们自己可能都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玩笑的后果就是,让观众对整场辩论的观看态度由品味一场智慧的交锋变成了看一出热闹的群口相声了。

   正方在开辟了沉迷不好这个不利的战场后,在反击对方“欺骗”不是网络带来的时,有几次精彩的发言,但正四说的实在太快了,有时会让人听不懂,然后反四又站起来说安抚她不要急不要急,可怜正四还是应用心理学的妹妹阿,就这么被对方的技巧变成了被逼急了的猴子。呵呵,技巧,再次强调技巧。

   之后是混战了,最后反方剩下四十多秒的时间可以集中火力攻击,而且显然对这段时间有所准备,几个辩手的配合颇为诙谐,应当赚到了不少分数。

   但回思整个自由辩论,双方总是在强调网络好与不好,特别是反方,我觉得反方始终没有在网络的坏处与其淡化人际关系间建立一个必然的联系。可能是因为在立论中就开始模糊这个概念吧,而正方也丝毫没有就这一点进行质疑。这可能与大家的思维方式有关,如此,一个网络是否加强人际关系的辩题就变成了网络好与坏的争执,有点偏离主题。

   自由辩论怎么评分,近因效应,反方胜,公平来说,平手,加上反方那个自认为很小却搅坏了比赛的笑话。我是评委的话,会扣分,而且是大扣。

   总结陈词,反四的总结很华丽流畅,对在电脑前窝了这么久,神经极度疲劳的我来说很受用,但作为一个理性的辩手我可能给他不及格,因为没讲什么道理,只是一串串罗列的排比,一个个简单层面的反驳,而且明显是背稿。尤其是当他说今天是讨论人际关系而不是网络利弊时,我心说这不是贼喊捉贼吗?实际上相对正方数量的增多,反方今天一直没有给出一个比较的标准,他们所论证的其实是直面交流更有助于加强已认识人的感情,而不是人际关系(包括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但反方聪明的一点是总是抢先把自己犯的错误扣在对方身上,像曲解辩题,缺乏比较标准等。这想来也是福大教练不忿的原因之一。

   正四的讲话实在是过快了,有时想正四和正二真应该掉个位置。整个的总结没有新意,细看下来,正方最有利的平等性在自由辩论没有提及,情感同人际关系的无联系也没有提及(这可能反而是好事),其实这个在总结中完全可以不提及。在气势上,正四输反四一筹。

   整场比赛下来了,作为一个评委,我想我会判反方胜,一个是反方把自己的东西完全表达清楚了,一个是反方利用技巧加强了我对反强正弱的印象。但前提是,我没有把要QQ的闹剧扣分计算在内,还有就是在整个视频中,并没有看到“我不是娘娘腔的”回答,不知道在哪里。如果是被剪掉了,那集美的同学就有点不厚道了,你让大家看完比赛再评论,但是看剪过的比赛特别是剪掉十分过分镜头的比赛再评论,这怎么行呢?如果没有,那就是福大的教练不够厚道了。

   这里想对集大的辩手说几句,你们其实是一支不错的辩论队,不需要通过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去获取胜利。虽然在场上有很多技巧的使用,但实际上只要不过多地使用,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甚至欣赏的。四辩的许多回答都可圈可点,但有一句俗语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也难免大家会忽视你们的努力,因为人在愤怒时就会忘记其他的东西,这是有良知的辩手的反应。同样,注意笑料的观众也会忘记比赛的本意,这是对辩论的伤害,或者说是对辩论健康发展的伤害。也难怪李琦老师会生气。

   对福大的辩手也有几句话,正二如果能在儒雅上加一些气势,正四如果能再慢一点,注意一些演讲的技巧,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可能会更好。因为现场扩音器的作用,他们的声音听起来不像裸听那么好,这是客观原因,可能对评委有一些影响。不要放在心上,辩论的路还很长,不能老盯着人家的短处,也不能妄自菲薄。总结一下比赛,吸取一下对方的长处,提升自己,今后的路是光明的。

 海峡赛就要开始了,与其苛责,不如鼓励集大的辩手多提升下自身的水平,到时发挥出福建学子真正的风采吧。还有就是,你可以当辩论是游戏,但不能当它是闹剧。我们辩手,对辩论的发展,对辩论给观众造成的影响,是负有责任的!很郑重的。
[br][br]-=-=-=-=- 以下内容由 我亦是行人2006年05月28日 04:49am 时添加 -=-=-=-=-

发表于 2006-5-28 08: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这个贴子最后由smilesir在 2006/05/28 08:30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栗子2006/05/28 00:33am 发表的内容:
至于京闽两地辩论水平孰高孰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Uj3
即使拿到桌面上来讨论倒也无妨V
只不过挑起这一话题的“某位前辈”说话的语气明显不够客气06t
所以说出最的话不免生硬了些BJJ
只是不知一个不懂礼数的“前辈”是否还自觉有资格评论我这个不尽礼数小辈!0msX
不想把这个当吵架,所以回敬以同样的逻辑~

前辈不敢当,虚长几岁而已。

“挑起话题”,这是谁干的?这里本来就是在讨论福建的事,是谁把北京扯进来的?是阁下口中号称“一贯儒雅”的蟹,第8楼,你自己去看。

辩论水平孰高孰下?我没有给出过任何结论。我在第6楼第一次发言讲的就是“辩论搞得如何”,这是一个辩论风气的问题,何谈水平之争?谁把水平问题扯进来的?还是阁下口中“一贯儒雅”的蟹,同样是在第8楼。

说到什么评价所谓小辈,这话从何说起?我何尝评价过你?不要自作多情。有人说这里马甲甚多,难不成……

很奇怪的是,有人在这里揭露福建赛的一些家丑,难道不是希望通过公开的方式让大家注意到这个严重的问题,通过更多人的努力进而做出积极的转变?怎么反倒不许别人说这是丑呢?难道我们还要对此不良现象大力吹捧才符合福建辩手们的心理需要吗?

也许,有些人就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只能自己打,那你就明说嘛。何必抬出“你们家还不如我们家”这种无事生非的理由呢?而且,以后如果想保持自己打自己孩子的专利,犯不着跑到大庭广众之下来施暴,找个没人的地方,关起门来打就可以了,打死了也没人知道。

发表于 2006-5-28 09: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大辩论队教练写的总结文章

我亦是行人 你真是个大好人,辛苦了。 顶。
没想到除了岚星外还有人可以把比赛评得这么细,经验是一回事,有那份心更是难能可贵呀。[br][br]-=-=-=-=- 以下内容由 eric12342006年05月28日 09:37am 时添加 -=-=-=-=-
娘娘腔那个是在集大的第一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17 12:42 , Processed in 0.15177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