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南邮之子在 2006/05/25 09:39am 第 1 次编辑]
虽然这次福建高校辩论赛我无缘去观看,网上还没有公开的录像可以欣赏,但是从绿光光站长那么辛苦的准备着这次的辩论赛,可以见得参赛的学校都为此次辩论赛做了很大的付出。 楼上的几位都是辩论的高手或者这次辩论赛的观看者吧?我在你们的面前只是一个小辈。我看了潘老发的这个帖子深有感触,虽然我不知道这次福州大学的对手是哪个大学,但是我可以深深的体会到福大教练所经历的无奈与悲哀,我向这位教练表示深深的同情,同时也想谈一下对这篇文章的一点看法: 首先:我们既然作为参赛队员上场打比赛,我们的身份就是一个辩手,我们的言语,我们的思辩都应该符合辩手的要求,我们的素质更是体现一个辩者的风范。但是这次福大的对手是怎么给我们体现这个辩者的风范的: [color=#FF00FF]睁眼说瞎话法。明明对方队员说得是A,该队队员接着就说对方说的是B。当对手马上纠正说明是A后,该队队员跟着再说对方说的就是B嘛。令台下的观众愕然骚动,然该队队员颇有成就感。 [color=#FF00FF]用这种非正常的方法参赛的队伍,却缺乏对辩题的深入思考与系统分析,以至于在四辩总结陈词阶段无话可说时,竟然以当场祝福对手中的其中一个辩手来做为其中的内容。:) 辩论场上究竟是应该明辨是非?还是颠倒是非? 辩论究竟是高雅的崇拜?还是低俗的践踏? 辩论究竟是展现智慧的舞台,还是“求爱祝福”的舞厅? 在我们每一个辩者的心中自然明晓,在广大网友的心中也都会有一个评判,当然,我相信对方辩论队的教练比也许比我们更“懂”的如何去“辩论”。 其次:由于这次比赛的“质问阶段”也就是我们这边的学校一贯采用的“攻辩阶段”。在攻辩中如实回答对方提问,不得回避,不得反问。这是基本的原则。当我看了这篇文章以后我足足惊讶了几分钟。 [color=#FF00FF]答非所问搞笑法。当被问及其无法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时,其辩手涎眼一笑回答说,“我不是娘娘腔啊。”对手再次将问题说明后提问时,其仍旧回答说,“我不是娘娘腔啊。”对手换个问题再提问时,得到的回答仍旧是,“我不是娘娘腔啊。”引得全场哄堂大笑,该队队员则洋洋得意。 我们暂且不说对方回避问题的手段是如何的××,光是说出这句话就已经在侮辱这次的辩论赛。他们说攻辩阶段最能体现辩手的思辩能力和素质,这句话果不其然。也许对方辩论队正是通过另类的方法来体现他们另类的素质甚至是人格。 最后,我只是想说:我们不管是参加辩论赛还是不参加辩论赛,我们都是一个人,是一个当代的大学生,只不过在场上,我们的身份又多了一重,那就是辩手。我们的言语和举动,都直接反映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素质,甚至影响到了一个学校。然而对方辩手在场上无中生有地侮辱对手,而且不止一次的百般羞辱,以及对对方在攻辩环节的种种举措,真的是在践踏“辩论”。这样的辩论队和社会上的××××有什么分别,如果我从他们当中拉出四个人,让他们背一下台词,最后给他们穿上西服,打上领带,他们―――摇身一变――也就成了一支“辩论队”。 这不明白着搞笑吗? 当这支队伍“高唱凯歌”一路杀进决赛的时候,所有观看过他们比赛的人是怎么想的?这支队伍所代表的学校师生他们又是怎么想的?是高兴还是伤心?是欣喜还是悲哀?是光荣还是羞辱?。。。。。。我不知道。。。。。因为我不是他们。 曾经和一位参加国国辩的优秀辩手聊天时他笑着对我说:与其说自己是一个辩才还不如说自己是一个真实的人。辩论不仅体现自己的辩论水平,更多的反映你做人的品行。看了这篇文章,我为那些哗众取宠的“人”而感到深深的悲哀。 我向这次福州辩论队的教练以及那位在辩论场上受辱的女辩手表示深深的同情,希望她不要受到这次的影响,因为辩论是很高雅的一门艺术,只不过这次成为对方手上的玩物。 :em10: 要说明一点的是:我与这次辩论赛的所有参赛队伍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也根本不知道这次参赛的队伍是哪些以及他们的教练是谁。我只是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来透过这篇文章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如果无心伤害到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我向你表示道歉,最后还是希望所有的人可以正确的看待辩论,不要误入歧途。 :em02: :em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