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MaPowerness

熊浩师兄好像在冒充富布赖特学者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7 18: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熊浩校内网上抠出来的。上面直接写的就是Xiong HAO, Fulbright Scholarship Program
没有什么多余的。
楼主我也不打算说服了,各位路过的朋友看看吧。应该不难做判断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表于 2013-6-17 18: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裤脱看这……

所以LZ说了半天都是在打定义战,依稀记得当年讲山寨是创新还是抄袭的时候,很是鄙视定义战啊……

其实打定义战也不是什么错,不过有些东西有官方的定义,不符合定义的就是“冒充”;有些东西只是约定俗成的称呼,既然约定俗成,你的定义和我的定义就未必一样,就算有些不同,最多也就算灰色地带。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北大的保安去上新东方,同学问他“你是哪的”,他说“我北大的”,你从定义上讲,并不能算是“冒充”吧?

至于熊浩这个事,人家连灰色地带都算不上,LZ放这些厥词主要就是一个原因,对香港不了解。虽然LZ没放链接,不过LZ用了“职称”这个词,所以我猜他只看了内地的相关项目信息;而误把RGC当作是港大自己的下属机构,更体现了LZ的无知。熊浩规规矩矩地拿着富布赖特的钱,去哈佛当了访问学者,叫“富布赖特学者”真的没啥问题。

至于LZ发贴搞了这么一个爆炸性的标题,又东扯西扯地讲学术道德,还拉了一堆一把年纪的“小家伙”出来作陪,我觉得这才应该算是“蓄意炒作”吧。
发表于 2013-6-17 18: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灵风暴 发表于 2013-6-17 18:32
从熊浩校内网上抠出来的。上面直接写的就是Xiong HAO, Fulbright Scholarship Program
没有什么多余的。
...

话说颜老,我记得您是学IS的吧,连个图都发不上来,您港大的学位是不是真的啊
发表于 2013-6-17 19: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HaHaAI 发表于 2013-6-17 18:51
话说颜老,我记得您是学IS的吧,连个图都发不上来,您港大的学位是不是真的啊

突然发现楼上分析得很对,一定是楼主和熊浩串通好了,要宣传即将到来的实验辩论!好大一盘棋啊!!!
发表于 2013-6-17 19:4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aPowerness 发表于 2013-6-17 19:58
刚刚看到熊浩师兄已经在校内破口大骂,不由十分诧异。晚上回来给大家详细回应,既然熊师兄以身试法底气如此 ...

那希望汪前辈学好英文,做足资料,脸皮看好,认真讨教下去。如果读不懂可以google,但千万不要最后方舟子了。你拿个半吊子资料,我们这些小辈连喷回去的动力都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20: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有点灌水的 但还是热闹了些。再多点人,再多点人,晚上回来再看
发表于 2013-6-17 20: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MaPowerness 发表于 2013-6-17 20:06
虽然有点灌水的 但还是热闹了些。再多点人,再多点人,晚上回来再看

来,满足一下你郭德纲同行们的小心态~~中排就座
发表于 2013-6-17 20: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现在的发展,王一峰要么呢顽抗到底,要么呢注册个马甲,类似”xx爹“之类的和人骂架了,说实在的,你辟谣咱不反对,但起码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再说不是~
发表于 2013-6-17 20: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火木山子 发表于 2013-6-17 20:20
按照现在的发展,王一峰要么呢顽抗到底,要么呢注册个马甲,类似”xx爹“之类的和人骂架了,说实在的,你辟 ...

作为两次全国冠军,好歹写对人名,而且俊父是不是马甲,是谁的马甲,做这种有罪推定,是和lz行为一个思路的
发表于 2013-6-17 20: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HaHaAI 发表于 2013-6-17 18:49
裤脱看这……

所以LZ说了半天都是在打定义战,依稀记得当年讲山寨是创新还是抄袭的时候,很是鄙视定义战 ...

我的东西没被兔子君啃了吧
发表于 2013-6-17 21: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灵风暴 于 2013-6-17 21:46 编辑

楼主咋还不来发新货?有向美国大使馆确认么?

闲逛的时候还发现这个了,大家有空看下这个链接,是美国大使馆关于富布莱特计划的
这里加上http就可以了:chinese.usembassy-china.org.cn/for_chinese_citizens.html

大家注意看其中“博士论文研究项目”,看来这个人也是沽名钓誉,冒充富布莱特学者了,因为他其实也只是一个访问学生。大家看看那个官方网站登出来的人是如何冒充富布莱特学者的,那人先说“相比我同期赴美的同学,作为富布赖特学者,能够深切的感受到这一项目在美国良好的声誉。” 那位同学接着说:“有一位德国的教授和我交流过程中听说我是富布赖特学者,很激动,做了一个“遮住太阳向上看”的姿势,说“Oh, Fulbright Scholar!”

Fulbright scholar, 看来这个项目问题大得很哪。楼主一定要帮美国大使馆彻底查查。据说每年这样的人全国有100个,看来全都是学术不端!恳请楼主举报美国大使馆,为净化我国学术环境做贡献!
发表于 2013-6-17 23: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人呢?去兰州卖烧饼去了?

点评

是熊浩派你在这挑事骂人的嘛?  发表于 2013-6-18 01:43
发表于 2013-6-18 18:4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不能沉。。。楼主速速出现

点评

来了来了。  发表于 2013-6-20 02:14
发表于 2013-6-19 02: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MaPowerness 发表于 2013-6-17 20:06
虽然有点灌水的 但还是热闹了些。再多点人,再多点人,晚上回来再看

无论是学术还是思辨都要求严谨推敲。如果只是拿着调情取闹的态度徒添热闹……
发表于 2013-6-20 10: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说欢迎围观,一方面lz又在私底下言语威胁~话说要做方舟子,还是拿点干的证据来吧~你欺负我们这些小朋友,算怎么回事呢~
发表于 2013-6-20 10: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这种脑残粉唯恐天下不乱,要是熊浩学长真被此事连累,不知道是该恨楼主还是恨你们。
发表于 2013-6-20 11:0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水军吧。。。知道啥是脑残粉么?造谣的人不出来给个答复我们催一下就脑残粉了?不是唯恐天下不乱,是唯恐小人横行于市。这点儿是非观都没有?楼上的说你呢,别看别人
发表于 2013-6-20 11:0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是晚上要啦揭露真想么?这都三天过去了,晚上出去被警察抓了怎么的?
发表于 2013-6-20 12: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0. 熊浩贴的一系列证书,你有任何回应么?哈佛主页的熊浩名字你有回应么?IIE的正式证书,你有回应么?你这些统统不回应,骚瑞,我只能采信熊浩的证据了。

1. 楼主快贴有点意义的证据,打嘴仗一点意思都没有。但是既然你承认向IIE确认,我可不可以怀疑你之前功课也没有做足,只是凭借自己的定义,就在那边说别人冒充。你觉得这样合适么?有了证据不贴,在那边吓唬说让人快点认错有意思么?有人造假的话,大家都会让他认错。退一万步讲,就算认错也不是跟你认错,他要负责的是大家对他的信任。同样的,你没有充分证据,还在一边举证的时候,就冒失下论断。他人的声誉受到伤害,这事你要负责。就算你主观不想负责,你自己的声誉以及你的那些一起出主意的朋友的声誉,都会为此负责。

2. 我举了美国大使馆网页的例子,无非是要说明,博士生通过富布莱特计划访问美国的大学,即使自称“富布莱特学者”,也是没有问题的事情。人家非但没有规定博士生不能自称富布莱特学者,更在宣传自己项目的时候大方地让博士生这样自称。人家办项目的不纠结,楼主何苦纠结?楼主硬要觉得富布莱特专指 其中的高级访问学者,博士生访问一概不能算。那我只能说,这样抠字眼(请允许我用这样负面的词汇),意义不大。我举的例子是否无关,这个留给大家判断了,我的解释任务已经完成,你怎么想是另外一件事,但我也不在乎你是怎么想的。
发表于 2013-6-20 12: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原帖还说,“有中文资料显示富布赖特学者需要35岁到50岁的年龄限制、副教授以上的职称。”

可惜,楼主没有给出任何该中文资料的出处。

很有意思的是,楼主在上面一行却这样说道:

”但是一是一、二是二,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乱来是不是 而且涉及学术的 都要非常谨慎 论文里哪怕一个论述没注明是参考谁的都脱不了学术腐败的指控,何况身份这种大事。“

这事好像也涉及学术了,涉及身份这种大事了,确实是”不能乱来的“,要”非常谨慎的“。楼主你的不能乱来和谨慎去哪里了?你的中文资料出处是哪里呢?请问你有完整地看过这个要求的适用范围吗?

我来帮大家看看

在美国大使馆的网站上

chinese.usembassy-china.org.cn/fulbright_vrs.html

可以清楚地看到,该要求是针对”高级访问学者项目“,要求是”申请时,候选人必须是在中国居住的中国公民,年龄在35至50岁之间,并且在这125所中国机构工作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学者。“

好了,终于对上了。我之前也说过了,富布莱特另外有博士生访问计划,网页上大家都大方地说自己是富布莱特学者,不知楼主在纠结什么。

接下来,继续回顾楼主的质疑,他说:”而熊师兄虽然有哈佛访学的经历——但是是交换生身份;拿到过RGC-Fulbright HongKong dissertation research programme Fellowship,是港大自己研究资助委员会发的助学金性质的助研费用。这两者是不能加在一起得出“哈佛大学富布赖特学者”的。“

好了,咱都不看其他证据,只看这句话的逻辑:(1)交流身份;(2)拿了港大的费用,推导出——不是富布莱特学者。

感觉中间跳了很多步骤吧?

首先,RGC还真不是港大的,而是香港的。这点小错误要纠正。再者,富布莱特本来就是交流项目,这怎么被楼主拿来当反面证据了?!我瞬间斯巴达了。

就算钞票是楼主以为的”港大出的“,怎么就不是富布莱特学者了?人家不是参加这计划了么?很多计划有多个资助方,不是很常见的事情么?


楼主还说”大家可以去IIE和各个高校比如哈佛的网站上去查询。无论哪个年度,都没找到熊浩的名字。“

熊浩对此已经贴出链接了,明白是visiting scohlar上的人。你这是自己没找到?无论如何,除非你告诉我这个网页是假的,不然你这句话就是废的,严重点,是伪证。是涉及身份这种大事的,是不能乱来的,是要谨慎的。


事关楼主的个人声誉和公信力,相信楼主是不至于这么胆大妄为的。最近看到他在论坛搞了一个挺有噱头的帖子,直接说给熊浩扣了一个冒充这样的大帽子,怕也是帮忙的小孩不懂检索资料就瞎写。这种帖子是不能瞎写的。希望大家能帮楼主澄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10:53 , Processed in 0.0578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