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04全辩”复赛第二场比赛报道(新增短评及图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6 17: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辩”复赛第二场比赛报道(新增短评及图片)

男校女生  
本来这张帖子已经在后面了
现在又把它搞出来了
我。。。。。。。。。。。。。。。

无语了

反正有空就来玩吧
跟zfzfly联系就是了
呵呵


发表于 2004-10-7 00: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辩”复赛第二场比赛报道(新增短评及图片)

MIA
不要无语拉,玩好啊,反正都这么近。可是我都搞不清楚你们谁是谁哎,zfzfly又是谁啊?:P
发表于 2004-10-15 11: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辩”复赛第二场比赛报道(新增短评及图片)

曾翔
发表于 2004-10-24 00: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辩”复赛第二场比赛报道(新增短评及图片)

使用手机进行沟通,与人距离拉进和疏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距离变化的最主要的根本原因是交流的内容,而不是使用的交流工具。因此,这一部分反方就直接对正方的立论进行了全盘的否定。然后反方一辩提出:辩题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思考,谈手机使用对人的影响和改变,通过这种改变来看出人的距离是疏远还是拉近。再结合反方结辩的总结陈词,反方立论的核心在于将辩题理解为工具对人异化的问题,而所有的问:“打个电话,人距离拉近还是疏远呢?”之类的问题,对于本场讨论毫无意义。所以在自由辩阶段,反方二辩很快就提出要看手机的广泛使用对人类的影响,而不是要谈什么打电话的问候人的问题。但是,正方根本不从这个角度来与反方进行讨论,一味的问:今天我跟某人打电话,距离怎么疏远?于是,反方就以同样的方式来问:我用手机跟人家吵架,距离是如何拉近?所以,反方只是想说明正方的立论以及证明的过程不能论证其观点的正确,而不是想通过同样的方式论证反方自己的观点。所以,纵贯整场比赛,正反双方并不在同一个层次对这场比赛进行思考。这就是为什么反方在结辩时说,所有“打电话距离如何疏远”的问题,都只是基于个人的认知,对讨论辩题是没有用的。就好比,一个人问:我使用电子科技产品非常开心,如何就被科技所异化了?这种发问的方式,是不可能理解科技异化人的内涵的。
  因此,整场辩论赛不在同一层次进行讨论。既然正方只用论不出自己观点的方法来论证,而又不能够与反方在同一个层次来理解这个辩题,那自由辩论阶段反方只是一味的否定正方,而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防守,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我个人的理解,一场辩论赛不应该只是玩一个技巧,或是做一个游戏,它应该要向听众传达一些信息,表达一个道理。而反方试图这么做,但正方不与之“配和”,一直在“纠缠”一个反方在一辩就已经讲过的对辩题理解毫无疑义的论证,整场比赛“破”的不堪入目,也就非常合理了。
  当然,如果评委以及点评嘉宾都没完全理解双方在说什么,就不可原谅了,因为他们是有责任在赛前对辩题进行思考的。
发表于 2004-10-24 14: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辩”复赛第二场比赛报道(新增短评及图片)

TO ruanhangf
谢谢评价
发表于 2004-10-29 10: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辩”复赛第二场比赛报道(新增短评及图片)

TO:曾翔
   多和季和学学还好啊?
   多大岁数的人了,研究生啊,写你的论文吧
发表于 2004-11-12 11: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辩”复赛第二场比赛报道(新增短评及图片)

To&#59;mia,你不要听他们乱说,他们都比你小,凭什么教训你啊。顺便告诉我寄何的手机号吧,呵呵!谢谢!
发表于 2004-11-12 11: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辩”复赛第二场比赛报道(新增短评及图片)

忘了说了,我是杨帆,不知道你们还记得我么,谢谢了,如果你看见的话
发表于 2005-3-28 22: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辩”复赛第二场比赛报道(新增短评及图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18 18:45 , Processed in 0.0477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