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衍文在 2007/08/08 09:50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smilesir在 2007/08/07 10:08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北交大的对手能够打出这两点,我想比赛一定会更精彩。 前者,“态度说”。倡导一种什么样的观念对整个社会更为有利,是当前很多辩论员在面对价值性辩题时经常会考虑采用的套路,特别是在面对那种看上去比较 ...
你所提的这些其实我都承认,但是如果单纯是比赛而言却是有问题的。因为你对整体架构中的每个战点都采取:换个角度的去思考问题,以达到攻击的效果。这样子可以吗?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很容易产生一个问题:立场跳动。不断的攻击的时候,而你却没有一个固定的立场难免有削足试履之嫌。 我脚很痛其实只是轻微的风湿,但是今天医生却直接帮我截肢了。 这个例子是用来解释根属问题:我脚很疼(轻微的风湿)去看医生,结果没想到是个蒙古医生直接让我截肢。所以呢倘若我换个好一点的西医就可以不用截肢,吃点药就会好。 (这里的根本问题是应该你换个医生) 同样北交的逻辑:现阶段没有办法保护好,所以就不值得买回来了。问题来了,你没有办法保护好和值不值有什么关系?这里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没有办法好好保护,基于什么样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所以和“值不值”的问题根本就是不根属的。 只能是说:现阶段能力不足以好好保护它们,所以我们是不应该在现在把它们买回来的,因为貌然行为只会让它们受到更严重的损失。但是事实上是仍然值得我们买回来,至少它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吧。 (因为没看现场比赛,只是看了楼主的发贴)可是北交这个逻辑为什么大家可以接受,是在于其实他们把“值”的标准偷换掉了:能力可以好好保护它们,就值得买回来。能力不够不足以好好保护他们就不值得买回来。所以这样的设计对方的眼光就会被:能力够否这个战点上,可是北交在这上面应该是准备得很好所以打不破。 我猜上交打的时候,也会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可是一时却找不到法门在那里。但是也有作攻击只是逻辑不够清晰,没有切重要害。 严格意义讲,这样子打根本就是不合题的。因为按大家经验法则看到这个题:就会想到值不值的标准是,例如:这么多钱你捐给贫困山区和这么多钱把中国遗失在海外的文物买回来。这两者会分别产生怎样的预期收益,倒底选择那样比较值。(这才我想强调的机会成本)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数据的,岚星所谓:北交做得很好,以数据事例为核心的立论。我不太认同;因为就整体架构而言最重要的还是逻辑设计,但是单纯的逻辑推论说服力不够强;所以好的架构应该在每步逻辑推衍过程,再加上证据支持这样才算是固若金汤。我同意证据很重要,就如同于: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但是一套架构真正核心:依然是逻辑 而且大陆的辩手本来对于举证这个基本义务,应该很少被正视;所在对手遇上这种情况就不敢去驳斥,但是事实上不见得:因为对方的证据有可能是假的,或者有可能是几百年前的,是否具备证据力都还不一定。观众也会觉得:哇,你看他们说得好有道理哦而且有证据支持,这种比赛以前很少看到耶。说实话了有这样的辩手有这样的觉悟应该是值得开心的事情,但是也要懂得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也要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1:在赛前,搜集到尽可能完整的证据。(双方的)时间越近越好,越是权威机构的发言越好。 2:检验对方证据是否属实,看看是否有捏造的情况存在。 3:检验对方陈列的证据是否全面,因为很多时候一篇论文前半部份是支持对方观点的,但是后半部份却是支持己方观点。所以还要检查:对手是不是掩掉另一半证据不看。 4:倘若你认为对方的证据有问题但是你却没有更好的证据主张,对方的证据依然有效。而且你也不能认为评委不公,只能怪自己准备不足。 5:最后一点要切记,你所陈述的任何一句话都应该有证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