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齐云飞在 2007/08/07 00:05am 第 2 次编辑]
今天的这场比赛应该说是开赛以来最high的一场比赛。在这场两个交通大学对阵比赛中,有一名评委因为交通问题被堵在了北京的马路上,迟到了一个小时。而在这一个小时中,两边的辨手没有闲着,他们在房间管理员的带领下,轮流为网友唱歌,间或为管理员放的歌舞动双臂或者晃动脑袋。整个聊天室其乐融融,辩论赛变成了拉歌大赛。回到比赛。 本场比赛的精彩程度不亚于几天前的人大厦大之战。不同的是,双方并非势均力敌,北交大上半场就占尽胜场,下半场更是从立论开始就牢牢控制住了场上局面。 上半场北交大的理论并无明显优势,但是攻辩中提出的两个数字成了夺命法宝:首先是指出流落在外的文物有90%都在个人手中,这一部分如想收回,除了购买,没有别的更好办法;接着三辩又提出1953年(其实应该是1951年?)花费国家财政收入的四千分之一来购买文物,而今天只用国家财政收入的十二万分之一来购买,比重降低了,而回购的文物却多了。反观上交大,辨手们无法硬接这两个论据,但也没有采取任何办法化解,只是抱住自己不合时宜的“法拉利和金表”不放,临场反应极为不足。 下半场北交大在立论层面就已经宣告了己方的胜利。他们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强调中国目前文物存放状况极为不佳(三分之一存放不当正在损坏)、文物科学人才少(4.3%的人受过专业训练)、展出文物极少(以故宫博物院为例,仅1%的藏品能够展出),即使花大价钱买回了文物仍然难以实现文物价值,因此不值得购买——整个立论相当出人意料;上交大的立论则无所凭借,空泛而无着,一下子跌进了北交大的战场,直到终场都没能脱身——这和人大厦大的下半场情况有些相似,都是一方用实在具体的立论划定战场,让对手无法大谈理论,只能被自己牵着鼻子走。 北交大赢在何处?这场比赛,不是上交大准备的不足,而是北交大准备的太足了。据他们的选手自己说,所有的数据都来源于他们对文物工作者的采访——我要说的是,在这种政策性辩论中,空泛的坐而论道肯定不行,仅凭网络得来的东西也未必能行,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缺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走进生活的能力,缺乏实地求证的精神。北交大当然是占了地域的便宜,能采访到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但是上海就没有文物工作者么?上交大亏就亏在没能走出校园。而第二轮第一场比赛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胜利,与他们对各地交管部门的电话访问,也不无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北交大的女辨手说,他们没有真正的教练,都是自己在摸索。 谁说这次政策性辩论的题目不好?谁说就事论事的比赛不够精彩深入?事实证明,只要真正用心准备,比赛可以非常精彩。但是这个“只要”还要若干个“只有”来帮忙:只有真正了解事实,才能打得漂亮;只有真正形成自己观点,才能打得漂亮;只有让事实说服自己,才能说服观众和评委。 从第二轮开始,刨去政法和师大的那两场比赛,政策性辩题已经显露出它的优势——真的是实实在在的对问题进行讨论,真的是对实实在在的事情进行讨论,真的是能让听众们对这个问题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思考——如此,辩论当兴。 北交大一路高歌猛进,先胜华东政法,再胜上海交大,被网友称为“上海杀手”,前一场比赛胜的艰苦,后一场比赛大获全胜,对手的强弱虽有关系,但全队的状态看起来逐渐变好。这支队伍已经隐隐有冠军的风范,这些当年参加过04国辩的年轻辨手,正在为北交大辩论队营造一个辉煌的可能。 国民收入已改为国家财政收入,呵呵,多谢sigr兄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