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yzn12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9 22: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争执再多也不会比什么“善报”,“吃得开”要多。
发表于 2005-9-9 22: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下面引用由yincantcook2005/9/9 09:54pm 发表的内容:
这类题目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共识

呵呵,难点就是如果一方不遵守这个共识,用自己的定义论证怎么办呢?因为这个共识毕竟不是存在字面文字上的,而是人们头脑中的。
发表于 2005-9-7 21: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请问搂主是那国人?在新加坡,喜欢华文的人已经不多,何况是要欣赏、要关注富于中华气息的一种活动——中文辩论。希望这活动能流传万年!
发表于 2005-9-7 21: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恩恩...关注的人还是很多的,套用一句辩论的老套话,一个孩子出生必然会带出脏东西,一个孩子成长也必然会犯错误.
发表于 2005-9-8 00: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恩...如果统计全球辩论员的数量,当然多,不过也仅仅是辩论员关注罢了。说说足球赛,不知有多少非足球员关注呢。可见辩论这种活动还需要加以宣传。
发表于 2005-9-8 13: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楼上的逻辑很有趣...谈谈你对辩论员的定义吧...是在场上的还是场下的也算?是只要是辩过的都算还是在役的才算?或者你的辩论员还是价值上的...呵呵...那么像我这种没什么机会打辩论却整天挂个"辩论自由人"的牌子的闲云野鹤算不算啊?
发表于 2005-9-8 14: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辩论和足球目前不能从这个角度比较,为什么?因为一个有职业组织,一个没有。

至于在追问为何辩论没有像足球一样职业化,最主要的理由我想可能就是评判的“主观性”了

辩论赛永远只有绝对的规则,相对的评判

所以永远拿不上公众的台面

发表于 2005-9-8 14: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我并不赞成辩论职业化,功利化的辩论不利于辩论的发展.
发表于 2005-9-8 14: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这个贴子最后由aman在 2005/9/8 03:04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辩论自由人2005/9/8 02:12pm 发表的内容:
我并不赞成辩论职业化,功利化的辩论不利于辩论的发展.

呵呵,就是就是。
不过按现在的赛制,一个人最多也就能参加两届国际比赛,还有那么多连校队都进不去的辩手呢,没有比赛可打的人真是郁闷啊。

超级女生之所以那么成功,是因为这个节目越来越趋向于平民化,把电视节目的门槛降得越来越低;辩论赛的关注度越来越差也在于,这个节目自身的限制使其没法做到太过于平民化,而且,现在的辩题越来越让人难受了,以前那些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辩论现在是越来越少了。没有人原意听两队人马在哪里争论“骡子究竟更像驴还是更像马”这样的问题。

发表于 2005-9-8 14: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是很郁闷,不过还记得在半决赛观众提问的时候,莫斯科的费佳问为什么只有徐纯提出把辩论当爱好,而其他人在谈个人爱好的时候没有提,好象不知道是张翼还是张都后来说对他们队而言那已经是一种高于爱好的事业了...
发表于 2005-9-8 15: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下面引用由张洋2005/9/8 02:03pm 发表的内容:
辩论和足球目前不能从这个角度比较,为什么?因为一个有职业组织,一个没有。
至于在追问为何辩论没有像足球一样职业化,最主要的理由我想可能就是评判的“主观性”了
辩论赛永远只有绝对的规则,相对的评判
所 ...

我觉得还有一个普及性的问题,足球可以想踢就踢,超级女生可以想唱就唱,但是辩论可以“想辩就辩”吗?就像我上面说的,辩论赛自身的特点限制了其参与性的扩大,同时也降低了他的普及性。
发表于 2005-9-8 15: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因此在很多时候辩论不能得到很好的欣赏,虽然谈不上曲高和寡,但是知音不多.

举今年国辩大决赛为例,当反方李婕达指出三段论逻辑的时候,很多削尖脑袋拿到门票的现场观众一片茫然,似乎不明白什么是三段论.

发表于 2005-9-8 16: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这句话由我来说不太适当,当李婕达说三段论时,我和身边的对望一眼,得出共同的结论--背稿。
发表于 2005-9-8 17: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还有现场的比较逻辑化的问题和比较抽象的问题,并没有很多人听的懂...
发表于 2005-9-8 17: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个人愚见:辩论本应是这个时代的一把尖刀,用它的刀刃去划破观念与认知的表层。玩的不好要么寒光凛冽让人不能消受,要么花拳绣腿流于媚俗。只有把握住了辩论中的“术”与“道”,才会让这把刀无坚不摧,却又毫无杀气甚至赋予美感。
而对于辩论的态度,爱好也好,事业也罢,个人选择,是爱好玩的用心也可以玩出一番天地;是事业做的投入也可从中尽兴。
套用一下超级女生中的话,有人用思维辩论,有人用精神辩论,有人用灵魂辩论……我,还是希望多看到一些真正用灵魂在辩论的辩手……
发表于 2005-9-8 17: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如果辩题没有往政策化靠拢的走向,没有实际的意义,就没有太多人会来关注。
辩论就始终是在争论骡子是马还是驴‘斑马是黑还是白。
而在china mainland,哼哼,与虎谋皮。
发表于 2005-9-8 17: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但是在台湾的实验显示,政策题辩论水平是上去了, 可是比赛却很奇闷无比。

更多的人恐怕还只是满足于一些似乎有道理的逻辑吧

发表于 2005-9-8 17: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我是说辩题要政策化,但是比赛手段包括赛制可以再考虑。
政策性辩论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变成材料堆砌,变成双方掉书袋,如此自然其闷无此。
看竞选辩论,为何不是这样?
必须把胜负看作是掌握材料和表达魅力的共同作用。
这个就要交付于评委了。在我看来,引入一个较大的观众评审团是有必要的。
具体操作可以再斟酌。
发表于 2005-9-8 17: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辩题政策化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定义的争执——这是我的初衷。
发表于 2005-9-8 18: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关注辩论这东西了

不一定要掉书袋才会被认为闷, 你的语言和观众的预期不符就够了。
美国的总统辩论, 恐怕要中产阶级才有兴趣看, 可就算是大学生,也有一大半够不上这条线的。
而评委团,5-7人已经很多了, 倒是检查证据,和确认讨论范没有离题的机制比较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5 13:47 , Processed in 0.0482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