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02|回复: 44

正方:中学生衣着发型应该个性;反方:中学生衣着发型不应该个性;求正;4月14日比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9 15: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1-4-15 07:14 编辑

我先说自己观点,因为设置了权限,看到的都是熟人,应该不怕。该死的我们的初赛辩题竟然全部一样,采用计分制,最高分的出线。小阿紫依然是四辩。

若果对方与我们打校规,则
1.校规规定的是大概,其他具体的细节给予我们发挥个性的余地。
2.辩题中并未提及中学生在校内怎样怎样,即使校规是压抑了个性的张扬,在校外我们仍然有自己的自主权。而社会上赞成个性的张扬。

而对于校服的规定,如果用校服的搭配可显个性来说,难以服众。我准备对本体的不同来对付。
首先,学校作为整体,个人作为部分。此时我们的确是可以看到校服的规定,是压抑了中学生的个性。此时的个性是个人的喜好。
然后,全部学校作为整体,每间学校作为部分。则校服是各有千秋的。此时的个性是代表了一所学校的精神。我们是应该体现一个学校的精神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嘛。

而,有些规定与个人喜好发生了冲突,又或者说,是个人的认可与群体的品味发生了冲突。是否可以从个性具有独特性来谈?
个性的存在与表达,就是说,把个性放在心里和个性表露出来。这可以作为一个点去打吗。

我价值方面还没有确定下来,想大家给点意见啊。我想的水太浅。师傅不要拍砖。

发表于 2011-4-9 17: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路好散啊,不方便长篇大论,我也学小猪分段发帖混点数量好了
发表于 2011-4-9 17: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拿到辩题首先考虑自己方如何说明,从什么角度说明,这样才有了方向,然后沿着自己方的方向将对方的观点引向自己的方向。现在你连自己的方向还没定下来就考虑怎么对付对方的招数,没有方向的拆招怎么起到效果?
发表于 2011-4-9 18: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个性是指仅以标新立异为目的的行为,梳个鸡尾,露个香肩,内裤外传,浓妆艳抹那样我想中学生衣着发型不应该个性几乎90%以上的人都认同,所以你方自然不能认可这样的个性定义。而应该找一个适中的个性标准,使之即不和没个性混淆,又不至于非主流过了头。这是首要任务。
发表于 2011-4-9 18: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校规和校服的问题暂时想到的是:从辩题下手,我们讨论的是中学生衣着发型是否应该个性,这里小阿紫提到校规和校服我想应该是顾虑到校规规定必须穿校服吧,虽然不知道阿紫学校校规的规定具体是怎样,但是首先我觉得校规即便规定学生在校必须穿校服,但是:1、不至于要求校外也穿校服;2、不至于发型也要求统一;3、其他装饰不至于也要求统一吧~~这些都是可打的点。


其实阿紫也提到了:1、我们说中学生衣着发型没有设置前提,我们就可以把眼光放远点,没必要无视校外环节;2、即便在校时间,小阿紫说到了不同学校校服不同体现本校学生整体的个性,这一点可取之外,我们再进一步,即便本校学生校服规定了我们还有其他彰显个性的条件,比如发型,小配饰等,这些不至于把我们装扮的过于千姿百态,但是这些也足以展现中学生的个性,我们这里对个性的适中认识就起到很重要的解释说明效果了~~(所以之前说这个认识很重要);3、对于校规可能成为对方攻击的点,但难道不能成为我们进攻的点呢~~为什么校规只对学生进行了一个范围的规定却不进行硬性统一标准呢?为什么还留有余地呢?是不是就是对学生个性的一种鼓励呢?这里又落回了对个性的认识--不是说越标新立异越有个性的。
发表于 2011-4-9 19: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十分赞楼主那个关于不同学校、不同校服体现了不同学校的个性风格这一点。也觉得校外时间是一个可以打的点。

此外,dx051xb提出的关于“个性”的定义问题,的确十分重要。而在衣着发型上小幅度个性化,例如短发与长发、马尾与麻花、发卡与头花等等,这也是正方可以打得一点。毕竟学校不是监狱,并不强制要求头发从长短到发型都完全一样。

此外,针对校规这一点上,我想补充一点:校规的规定并不能支持反方的论点。

我们为什么讨论这个辩题?就是因为大家对此有争议;而且是在校规制定出来以后、老师不断进行教育之后,大家仍然存有激烈的争议。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校规的制定可能有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地方。如果一切已“已经规定了”作为理由,那全国人大每年开会还提什么法律修正案呀?大家都按已有法律办就好了呀。如果一切都可以以“已经规定”作为理由而拒绝变更,那么“反革命罪”继续保留好了呀,那是旧刑法中已经规定的内容呀。

所以说,校规有规定,仅仅说在一部分人看来,或者说是在校规制定者看来,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接受这一点,也不代表所有人都永远接受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争议可能逐步出现,旧规定可能不适用于新情况,所以大家才要讨论这个辩题嘛。否则,反方一句“校规有规定”就可以搪塞一切的话,出题人是在耍正方玩儿吗?

那么,回过头来看,校规规定不适用的地方在哪里?当初制定穿校服的规定,是希望学生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浪费在衣着打扮上,也希望学生之间不要形成衣着上的攀比之风。这的确有积极的意义,但也不知一点点副作用都没有的。

例如,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衣着打扮是有必要的,甚至是礼仪的需要。有些大学毕业的女生,面试的时候不知道穿什么好;有些女生毕业答辩或是工作后出席正式场合不穿丝袜、高跟,而是套了条牛仔裤、穿了双平底鞋。而男生,领带不知道怎么系的大有人在,西装不知道该系哪个扣的大有人在,正装皮鞋和休闲皮鞋分不清的也大有人在。这些,都是衣着打扮能力的欠缺。可是,反过头来问,这些能力应该什么时候培养、怎么培养?高考前一律不教也一律不学,高考后就指望他们自己就会了,难道指望学生一夜之间托梦学会的吗?所以说,中学生也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衣着发型方面的礼仪学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锻炼的机会。而这,就必须给他们尝试的机会;只是当他们尝试出格或失败的时候,需要老师们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此外,至于攀比之风的问题。谁说个性一定是买贵的东西呢?谁说过贵的东西一定是好的呢?批发市场、淘宝网店,有很多价格不贵的服装服饰,甚至有一些是二手的。学生们买这些来装扮自己充满朝气的青春,怎么会形成攀比之风呢?一味之追求贵的,套个大个儿纯黄金戒指在手上,那个,恕我直言,不仅不美观,而且还挺俗气的。
发表于 2011-4-9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普罗泰哥拉 于 2011-4-9 22:07 编辑

首先,对楼主所用的辩论赛形式表示一下惊恐......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样,至少我们学校在辩论的时候标准是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说,打一个“度”的问题,什么样的标准算是我们这里讨论的真正的“个性”,即所谓的临界条件(borderline),超过了这个度就不叫个性,而是奇异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反正就超出了我们的讨论范围。像上面说的,小小的发卡、是否扎辫子等当然可以算是个性,但是如果奇装异服特立独行,什么纹身啊浓妆之类的算不算个性?如果不算,那么中间的那个临界点在哪里?Where is the borderline ? 而且,作为一个标准,不能在用这个标准去验证对方的观点不正确的同时又验证己方观点正确,这是不合逻辑的。对于这个辩题来说,“中学生衣着发型应该个性”是SAP型判断,而对方观点“中学生...不应该个性”是SEP判断,二者是反对关系,一个为假不能推出另一个为真,只有确定了一个为真后另一个才为假。

我是学法律的,有位法学家叫哈耶克的说过一句话,叫做“法无禁止即自由”,也就是说,如果校规没有规定男生不能留长发,那我就可以留,这一点是不违反校规的,至于舆论啊审美啊之类的那是另一回事了,至少校规在这一点上是约束不住我的。还有,很同意楼上版主的那句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情况都是在发展变化的,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那么就不应该用一个一成不变的校规来要求一个在时刻发展的人,因为这样显然是不合理的,校规本身也应该不断做出调整才对。

而且,什么是中学生?所谓中学生到底是指狭义上的“在中学里读书的、年龄在11—18岁左右的学生”,还是就在那个年龄段里就行?也就是说,我们说的中学生在校内是学生,离开了学校以后他还是中学生吗?这一点不弄清楚的话是不能轻易打校内校外的区别的。

觉得楼主的那个“本体不同”的观点很不错,这里的“个性”本就没有什么要求,到底是特指学生的个性呢还是学校的个性,您的这个说法很有说服力。但是后来那一个个性的存在与表达我有些疑问。当一件事存在于心里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是它吗?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有一部电影叫《少数派报告》,里面就阐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科技发展到能看到你在想什么,那么当有人在心里想着要杀你的时候,你能否以此为理由将他逮捕?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抢银行这种事我心里也想过,但能说我就是抢劫犯吗?如果个性不表现出来的话是不能够称为个性的只有真正通过你的行为表现出来并被外界所感知以后才算是个性。

才疏学浅,就只能想到这么多了,若是能够有一点点的帮助,我都会很高兴。
发表于 2011-4-10 09: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阿紫回答两个问题:1、什么是...;2、为什么要...
发表于 2011-4-10 11: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给阿子回帖好忐忑啊。。。。我紧张紧张,紧张的差点以为自己已经回完贴了【好强烈的逃避心理,啧啧啧】

l太过分了,居然灌水!【啧啧啧,你在转移话题么?快转回正题啦】

话说“本体不同”【抄袭楼上】这个想法真是太默契了,你知道吧,我没看你的帖子我就在想,每一个学校有不一样的校服,这本身就是个性,所谓个性,我的理解,就是个体属性,每一个人从年龄,姓氏,样貌,性别,喜好,服饰,所属地区,所受教育不一样,个体属性也是不一样的。
不管你提倡不提倡个性,个性本身就是个划到个体,不一样的属性。我们平时讨论的要不要个性,其实是,要不要将你的个体属性展示出来,要不要让人很容易的,就了解到你是怎么样的人?
恩,我们都知道,刻板效应很强大的【就是第一印象】。
每一所中学都有不一样的校训,不一样的服装,不一样的老师同学,不一样的规定,这本身都是为每一个在不一样中学的中学生,做的属性定位,和补充。
所谓生活影响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当我们高声的保证着,今天我以母校为自豪,明天母校以我为骄傲的时候,我们作为XXXX学校的学生,已经是将母校的一切当做我们的个性标签。或者说,我们每一个XXXX学校学生的个性,就是将母校的个性,就是母校个性的具体化。
我们展示个人风采,也是在展示学校的风采,学校对学生衣着发型有规定,不是说学校反对学生个性,“法无禁止即自由嘛”,穿西服【或者正装,校服】就没有个性了么?
以对方辩友四人为例,你们着装整齐,可是你们每一个都个性鲜明,YYYYYY
同样,我校学生,穿着校服,走在我们XXX大街小巷,没有一个会比不穿我校校服,更能说明,我们是哪里的学生,受着怎么样的教育,这都是个性的体现。
【恩,我说明白了么。。。。我玩一会,过来打一段。。。反正都是自家人,多多包涵,嘿嘿】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6: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x051xb 的帖子

lll竟然到你可爱的小徒弟的屋子里放水了,唉~~~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6: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x051xb 的帖子

刚才询问了我方一辩,她的个性的定义是人的品味,喜好,心理的想法的外在表现。

第一次没跟小阿紫好好说话就骂了,小阿紫好伤心,不过小阿紫知道严师出高徒。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6: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江户川柯南 的帖子

感谢小柯南的码字工作。小阿紫太感动了

恩,小柯南说得对。校规的规定并不能支持反方的论点。这太好了,一直被惯性思维影响了。我们会尝试为我所用的。嗯,我整理一下各楼的观点,说一下自己的框架,帮忙点评噢。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6: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普罗泰哥拉 的帖子

嗯,请问您的意思是我们必须从论证己方辩题来打而不是推翻对方的命题来打对吗?

好的,我想说一下存在与表达的地方。
我们出去K歌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的大声的吼叫。在学校或者其他公共场合,我们是不会这样做的,怎么说呢,首先是大家会鄙视你这样做,再者你自己也不好意思这样做。
我们学生物的时候,说到的一个基因的存在与表达。我这里是类比它的。全身的细胞都具有几乎一样的基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表达出来,基因的表达是具有选择性的。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而不是胃蛋白酶,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环境的不同,我们的表达与否,表达方式是会有差异的,但正如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我们并不是失去了个性,只是暂时失去了表达个性的机会。

我是觉得这个理论可以解决在“有些情况下需要我们的个性被抑制了,很大程度的抑制,这个时候我们还应该个性吗”这一类的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从特殊情况上,我想到可以这样打。


ps,我一开始听到还不相信的,跑去教务处问了,问完大吼了一句,老子不干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6: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x051xb 的帖子

个性不但是一种品味喜好的外在体现,更是代表了个人的素质,阅历,性格,价值观。我们的个性,是自身的原则和底线,没有了个性,就没有了因为差异性而导致的思想的碰撞和矛盾,没有矛盾则没有创新与发展。个性是在阅历的洗刷下不断地更新的,这是我们与时俱进的需要。假如每个中学生都没有了自己的特点,那么我们全国的7300万名中学生就会变成一个,变成没有青春没有朝气的一代。我们需要创新与发展,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我们需要张扬青春朝气蓬勃。所以我们应该本着追求创新发展的动机,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在衣着发型中体现自身的个性,我们定能洗净铅华,尽显本真。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6: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阿颠 的帖子

颠,我没有时间回复你了,我尽量抽时间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11 19: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imjolee 的帖子

浇浇花,剪剪草嘛
发表于 2011-4-11 19: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imjolee 的帖子

老实说,觉得把个性放的太大了点,这样很难落回到论题上,比如我问:创新与发展,与时俱进的个性是否需要又如何从衣着打扮中体现出来?内在美和外在美是不是一定是统一的呢?

辩题的落脚点是中学生要彰显什么个性,怎么在衣着发型上表现既可,价值层面宁小勿空
发表于 2011-4-11 20: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中一个好的,正义的,有力的价值对辩论确实很有帮助,那是因为中国有句古话叫:师出有名,好的价值就是一面大旗为我们的论证一个坚实的平台,但是价值的选取还是很有技巧的,抛去技术层面不谈,首先价值要立根于辩题,不管怎样的价值只有回到辩题才有作用;2、价值要在自己的驾驭能力之内,不能驾驭的价值都是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
发表于 2011-4-11 22: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imjolee 的帖子

嗯,是这样,第一个是在对逻辑要求比较严格的时候考虑的问题。就是说,这次的辩题肯定指的是所有中学生应不应该个性的问题吧?那么从逻辑上来说,这样一种SAP与SEP的反对关系是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的。也就是说,如果我论证了我方观点是真,那自然可以推出对方观点是假,但是如果论证了对方观点是假,则不能推出我方观点为真,除非对方观点是“有些中学生不应该个性”,那么这两个命题就是SAP与SOP之间的矛盾关系了,一个为假则另一个必定真。
再来看看您提出的那个存在于表达的问题。我们知道基因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他不因为人们的感知而发生变化,因此说没有表达出来的基因也是存在的,这一点没有问题。只是另外一方面,个性与基因可是不同的,个性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表现出来的话别人是不会认为你有这样那样的个性的,个性这种东西更多地带有一些唯心的色彩,因此用基因来类比我感觉不是很恰当。而且您一开始提到那个K歌的问题嘛,那是环境的不同才使得我们的表现不同,那么当我们去K歌的时候我们的身份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当我们离开了学校开始了自己的私生活的时候,我还是中学生的身份吗?如果不是,那这时候我的表现是否个性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是,那是不是说校规校纪在私生活中还是可以管到我呢?那校规校纪是不是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太宽了呢?
我觉得这样想的话或许会有些不同吧......新手个人观点,批判看待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x051xb 的帖子

好的,谢谢师傅。我再想想,争取这一节课打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08:58 , Processed in 0.0545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