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oaring 于 2010-5-23 01:02 编辑
2010年上海市8校研究生辩论赛半决赛今天下午在上海财经大学结束了。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分别击败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大学晋级最终决赛。
作为上财的辩手,我输掉了研究生生涯以来的第一场比赛,这本来也很正常。而且坦率地说,由于“一周三赛”的连日征战,加之还要承担部分组委会工作人员的任务,确实非常非常疲劳,以至于我个人打出了2009年海峡赛之后最为失败的比赛。加之对手华师大请出了上海滩曾经的精英辩手“何老师”出战四辩,与我直接对话,确实压力巨大。
但是单从场面来看,5、5开应当是相对客观的评价。今天讨论的辩题是“环境保护以人/环境为本。”那是第二届海峡赛的辩题,也是一个“经典”辩题。其实,个人认为,辩题、辩手都没有任何问题。本人对于华师大的辩手,特别是何老师更充满了敬意。但考虑到比赛场面比较焦灼,考虑到我们毕竟主场作战,加上本届比赛我个人在组织工作方面的付出,再加上我上海财大已经连续3年无条件地帮助华政承担本届比赛分赛场的任务,考虑到评委2位华政教授+1位上大教师,所以比赛结束后,心里虽然没底,但潜意识里认为,出于人情因素,我觉得财大可能会赢。
由于本届比赛采取的是评委讨论制,所以必须等待评委退席讨论后,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果。可我没想到,评委居然讨论了近20分钟,这是我大大小小参加了近30场比赛以来的第一次。潜意识又告诉我,评委对于比赛结果的争议应当很大,这也印证了之前相对焦灼的比赛场面。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后,评委回到赛场。华政的A教授作为点评嘉宾走上了讲台。主持人(系上财学生)的表情让我感觉,我们的情况不妙。其实胜负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太大意见。真要判我们输了,我也会无条件服从的。毕竟年龄也不小了,好歹从小到大、南征北战也积累了近40场的辩论经历,打辩论如果只为了追求一个结果,感觉似乎有点不成熟。听听评委老师怎么说吧,如果失败了,但能学到东西,了解到不足,也是好的呀!但就在这时,华政的B教授对A教授说了一声:“你把我的反对意见也说说吧。”看来,华政的两位老师意见有分歧啊…于是本场比赛最匪夷所思的一刻诞生了!!!!
比赛结果印证了我的担心,我们以1:2输了。华政A评委在现场点评和赛后的评论中给出了以下理由,让我真的感觉很无语!!!在此,我斗胆发布他一些本人的原话。
(1)你们作为反方,之所以输,在于你们花在立论的时间太多(其实本人在总结陈词中是通篇全驳的)。反方反方,最重要的任务是反驳,否则不能称之为反方。(这是辩论赛吗?这是法庭的控辩双方对辩吧?)
(2)正方居然在立论中提出了问题,这是不应该。正方只需要立自己的论,守住就行了。反驳是反方的任务!反方反驳好了,论自然立起来了!
(3)这个辩题出得很糟糕,优势完全在正方。你们很不幸,在抽签上就输了一大截,在比赛中也没能挽回损失!你们输在了起点上!!!(此时的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4)(他看到我很费解,以为我很愤怒,他也怒了):你们不要怪我,辩题不是我出的,签是你们自己抽的,输了只能怪自己…
(5)(虽然很愤怒,但我还是保持了辩手本应有的风度,他自觉理亏,在路上跟我说)今天我们华政运气好,没抽到你们,否则我们打不过上财的。(坦率地说,华政是今年整体实力目前最强的一支,财大确实不如。他这么说,真不知什么意思…心里更加酸楚!)
后来,我听工作人员说,华政A老师和B老师在讨论时意见很大,A老师更为固执,上大的老师看见B老师被A老师说得无语了,就跟随了A老师的意见,所以有了这样的结果…
今天下午就上财这样的表现,输了是好事,是深刻的教训,应当总结。但是对于这样失败的理由,我又能学到什么呢?或许某位外校的辩手一语中的:“这个评委的水平直接降低了本届赛事的质量!”遗憾啊… 首场比赛结束后,有华政同学私下说,估计华政悬了。这种评判结果财大肯定很愤怒。而华政的比赛三位评委全部来自上财,唉…但结果是:财大的评委老师一致认为华政胜出…
感谢财大的同仁们冒雨为我加油,真的很让我感动!感谢我的队友:蓓蓓、菁菁和修哥。可惜我的表现让大家失望了,我没有办法说服A评委,所以我们输了!
祝贺华师大和华政的同学晋级,希望你们打出精彩的比赛。但别再请A评委了… 8年了,我的辩论生涯在本场结束之后或许就要划上了句号…从对辩论一无所知,到今天的初出茅庐,我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结交了很多的朋友…可是居然以这样一场比赛作为结尾,心有不甘啊… 最后,用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辩论赛事有终点,但思辨人生的道路没有终点,当你在思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人生之路就会越来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