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46|回复: 53

第四届上海市研究生辩论赛半决赛有感!!!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2 23: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oaring 于 2010-5-23 01:02 编辑

2010年上海市8校研究生辩论赛半决赛今天下午在上海财经大学结束了。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分别击败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大学晋级最终决赛。
     作为上财的辩手,我输掉了研究生生涯以来的第一场比赛,这本来也很正常。而且坦率地说,由于“一周三赛”的连日征战,加之还要承担部分组委会工作人员的任务,确实非常非常疲劳,以至于我个人打出了2009年海峡赛之后最为失败的比赛。加之对手华师大请出了上海滩曾经的精英辩手“何老师”出战四辩,与我直接对话,确实压力巨大。
     但是单从场面来看,5、5开应当是相对客观的评价。今天讨论的辩题是“环境保护以人/环境为本。”那是第二届海峡赛的辩题,也是一个“经典”辩题。其实,个人认为,辩题、辩手都没有任何问题。本人对于华师大的辩手,特别是何老师更充满了敬意。但考虑到比赛场面比较焦灼,考虑到我们毕竟主场作战,加上本届比赛我个人在组织工作方面的付出,再加上我上海财大已经连续3年无条件地帮助华政承担本届比赛分赛场的任务,考虑到评委2位华政教授+1位上大教师,所以比赛结束后,心里虽然没底,但潜意识里认为,出于人情因素,我觉得财大可能会赢。
     由于本届比赛采取的是评委讨论制,所以必须等待评委退席讨论后,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果。可我没想到,评委居然讨论了近20分钟,这是我大大小小参加了近30场比赛以来的第一次。潜意识又告诉我,评委对于比赛结果的争议应当很大,这也印证了之前相对焦灼的比赛场面。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后,评委回到赛场。华政的A教授作为点评嘉宾走上了讲台。主持人(系上财学生)的表情让我感觉,我们的情况不妙。其实胜负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太大意见。真要判我们输了,我也会无条件服从的。毕竟年龄也不小了,好歹从小到大、南征北战也积累了近40场的辩论经历,打辩论如果只为了追求一个结果,感觉似乎有点不成熟。听听评委老师怎么说吧,如果失败了,但能学到东西,了解到不足,也是好的呀!但就在这时,华政的B教授对A教授说了一声:“你把我的反对意见也说说吧。”看来,华政的两位老师意见有分歧啊…于是本场比赛最匪夷所思的一刻诞生了!!!!


     比赛结果印证了我的担心,我们以1:2输了。华政A评委在现场点评和赛后的评论中给出了以下理由,让我真的感觉很无语!!!在此,我斗胆发布他一些本人的原话。
(1)你们作为反方,之所以输,在于你们花在立论的时间太多(其实本人在总结陈词中是通篇全驳的)。反方反方,最重要的任务是反驳,否则不能称之为反方。(这是辩论赛吗?这是法庭的控辩双方对辩吧?)
(2)正方居然在立论中提出了问题,这是不应该。正方只需要立自己的论,守住就行了。反驳是反方的任务!反方反驳好了,论自然立起来了!
(3)这个辩题出得很糟糕,优势完全在正方。你们很不幸,在抽签上就输了一大截,在比赛中也没能挽回损失!你们输在了起点上!!!(此时的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4)(他看到我很费解,以为我很愤怒,他也怒了):你们不要怪我,辩题不是我出的,签是你们自己抽的,输了只能怪自己…
(5)(虽然很愤怒,但我还是保持了辩手本应有的风度,他自觉理亏,在路上跟我说)今天我们华政运气好,没抽到你们,否则我们打不过上财的。(坦率地说,华政是今年整体实力目前最强的一支,财大确实不如。他这么说,真不知什么意思…心里更加酸楚!)

     后来,我听工作人员说,华政A老师和B老师在讨论时意见很大,A老师更为固执,上大的老师看见B老师被A老师说得无语了,就跟随了A老师的意见,所以有了这样的结果…
     今天下午就上财这样的表现,输了是好事,是深刻的教训,应当总结。但是对于这样失败的理由,我又能学到什么呢?或许某位外校的辩手一语中的:“这个评委的水平直接降低了本届赛事的质量!”遗憾啊…          首场比赛结束后,有华政同学私下说,估计华政悬了。这种评判结果财大肯定很愤怒。而华政的比赛三位评委全部来自上财,唉…但结果是:财大的评委老师一致认为华政胜出…
     感谢财大的同仁们冒雨为我加油,真的很让我感动!感谢我的队友:蓓蓓、菁菁和修哥。可惜我的表现让大家失望了,我没有办法说服A评委,所以我们输了!

祝贺华师大和华政的同学晋级,希望你们打出精彩的比赛。但别再请A评委了

8年了,我的辩论生涯在本场结束之后或许就要划上了句号从对辩论一无所知,到今天的初出茅庐,我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结交了很多的朋友可是居然以这样一场比赛作为结尾,心有不甘啊

最后,用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辩论赛事有终点,但思辨人生的道路没有终点,当你在思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人生之路就会越来越宽

发表于 2010-5-23 00: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学长输了啊?

小龙哥,别太介意了,一个友谊赛而已!遇到这样的评委,赢了也会输的!

别太介意了,我们永远支持你...怀念海峡赛...
发表于 2010-5-23 06: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判输的一方认为“但是单从场面来看,5、5开应当是相对客观的评价”那就说明他们一定是输了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0: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oaring 于 2010-5-23 10:26 编辑
被判输的一方认为“但是单从场面来看,5、5开应当是相对客观的评价”那就说明他们一定是输了啊。
MaPowerness 发表于 2010-5-23 06:01

学长,可能您误会我的意思了,我说的是从场面来看,5、5开。正方坚持“以人为本”,是因为环境保护这件事情是人做的,所以就以人为本。我对此提出了反驳。但是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到对方居然会以如此离奇的立论点立论,所以没有完全说死!只是问了一句:“那请您方论证,社会上的哪种行为不是人的做,如果是人做的就是以人为本,那还有什么事情是可能以自然为本的呢?”

总之,这场比赛,双方打得很平均。我可以接受失利的结果,只是对于评委判定我们失利的理由,我觉得难以接受,甚至极端荒唐。

退一步说,就按A评委所言,我们抽到了一个先天性不足的辩题(个人认为辩题很公平),但如果把这么个先天性不足的辩成了5、5开,那也应该是我们赢啊。

后来,我思来想去,我得出两点结论:
1、A评委把辩论当成了法庭辩论,我们反方就是辩方,所以无需立论,反驳即可,立论属于自废武功;
2、A评委心中坚定的认为: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听完整场辩论,他还觉得以人为本,所以我们必败!(华政的朋友私下透露说,A老师在他们学校是有名的“偏执狂”教授,几乎不接受学生的任何建议)。

算了,比赛已经过去了,我也不想再多想太多了。可能我太在乎这个比赛了,把这届比赛看得太重了。其实我也一直没奢望一个非常完美的结果,我只想再享受一下辩论的快乐,可惜比赛结束后,我根本从任何角度、任何方面都享受不到辩论的快乐...华师大这场比赛有理由胜出我们的。比如,他们立论点扣得很死,何老师的辩论依然强势等等。但评委给出的,却是这样一个胜出的理由,对于华师大来说,评委的点评不像是在表扬他们,更像是在讽刺。正是评委的言论,让观众误以为华师大胜之不武...
特发此贴,纪念下我的告别赛...唉...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0: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学长输了啊?

别太介意了,一个友谊赛而已!遇到这样的评委,赢了也会输的!

别太介意了 ...
春天到了 发表于 2010-5-23 00:32


我也看到你给我的留言了,谢谢!我不会想太多了,毕竟比赛结束了,辩论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毕竟不是全部。呵呵...你也加油噢!
发表于 2010-5-23 10: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坦率的说,个人以为这是一场谁赢都能接受的比赛 私以为自由辩以前还是财大略占优 自由辩很胶着 结辩我也觉得差不多。。自己很久没打现场比赛了 太过激动 很多东西没讲清楚。。或许本来就这点水准讲不清楚 嘿嘿
至于评委 在听点评的时候 感觉到确实有很严重的心证 而且是对技战术打法的心证 在对辩论的理解上 我只能说我和他的看法是不同的 我也不赞同他的一些评判理由 只是因为他是评委 或许只是我们或多或少歪打正着的“暗合”了他的判准原则 所以就有了这样的结果哈
至于说心证 我曾经遇到比着更夸张的。。所以,也见怪不怪了 呵呵
至于说我是曾经的精英辩手,这个 实话实说确实不是 我曾经只是一个上海大学很不入流的辩手 大学四年只打了一场被菜的很惨的新生赛 都是工作以后 在和中学生准备比赛,在网辩以及高一9班众高手的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 这里一并谢谢他们啦:)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4: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oaring 于 2010-5-23 14:58 编辑

peacehrl的说法很中肯。赛后对于评委的争议远远大于赛场上正反双方的分歧。总之,不管什么原因,你们晋级了。祝你们在决赛中好运!

华政今年的实力确实很强,决赛加之主场作战,加之......华师大还需要更多像peacehrl老师这样的发挥出现,才能有更大的胜算...

加油吧...

再补充一句,某些不合格的评委只能毁掉的是一场比赛的结果,但改变不了辩手的友谊,和辩论人对于辩论事业刻骨铭心的热爱...
发表于 2010-5-23 19: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申明我是一名财大学生。进校不久,我加入了演协,为的是提高自己演讲水平。但在一次次的辩论赛活动之后,我有幸结识了LZ。你对于辩论的理解、执着真的让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非常感动和钦佩!
之前偶尔在华语辩论网上看帖,今天是第一次注册账号回帖。目的很简单,我要为你说话。恕我直言,LZ和华师大的那个“老师”相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学长太过于谦虚了!拿总结陈词来说,LZ的结辩确实做得不如之前的校赛精彩,但确实抓住了正方“依靠谁、为了谁,就是以谁为本”的核心论点进行有力批驳。反观正方四辩,气势恢宏,非常大气,但确实在讲一些根本与反方立论无关的东西,对于我们的质疑,根本就不予理睬,一味自说自话。有人说,我这么说是因为我是财大的,我承认有这方面的因素!
但是,我在赛后与华政另外一位评委讨论的时候,他亲口告诉我:“从结辩来看,反方四辩明显看出是专业辩手,正方四辩则’雷声大但雨点小’。”这绝对是华政那位评委亲口告诉我的,当时华政的组织者也在旁边。所以说,我真觉得财大输得很冤!但毕竟一场友谊赛,我们也不会太介意的,LZ别太当回事了。
我没有任何责怪兄弟院校华师大的意思。希望学长不要就此退役,大不了明年再来…也祝福华师大的学长在决赛中有好的表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5-24 13: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学校的老师大多也兼职律师,会把相当多的法庭辩论思路带到学生辩论中,而且据你说法,这位老师应该相当固执,所以……
辩论赛结果本来就是“感觉”居多,有争议也在所难免,这个在华政校内赛也一样。
其实只要开开心心享受辩论就好~
发表于 2010-5-24 13: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赛评这个东西,尽量客观好些。无论胜负,多从自身的不足下手分析,似乎态度更好些。而且即使是肯定己方的优点,也最好不要以贬低对方的方式来实现,我觉得这个应该是辩手应有的态度。当然,年轻辩手维护本校的心情可以理解。
发表于 2010-5-25 20: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哇。lz好有激情。。情绪、人情、组织工作辛苦等偶没啥可说的。。

1 评委应该独立判决结果,最简单的就是投票或打分各自决定胜负分,然后由组织者统计。评委肯定千奇百怪,对辩论的理解、对场上形势的把握等等都有差异,但原则上赋予他们评判的权力了,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评判,没必要评委间再辩论一把

2 比赛输的时候倘若抱怨,无非两种,辩题或评委。这里yy一下评委的相关问题,主要都是借鉴外研社的比赛。倘若区域内或全国有个所谓辩论协会,该协会可负责参与合作组织各类辩论赛,如区域赛、邀请赛、协会成员校内赛等等,在赛制、组织、辩题、评委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

比如针对评委,赛前此协会可讨论确定基本的评判准则,用以培训某赛事的评委,并在开赛前对评委进行统一考核(如外研社比赛为播放全美大学生辩论赛视频,要求所有评委在评分表上记录比赛双方论点以及给出分数、评语等,以此考核评委的基本能力)。同时也告知参赛队伍投诉的途径和基本的评判准则。

比赛过程中,每场比赛给参赛队伍回执表,用以评价和投诉评委,在每场比赛评委点评后(如要求评委必须点评至少多少分钟,必须说出评判理由等等)辩手填写并提交给组织者回执表。两个目的,一个是组委会可以在下轮比赛开始前针对投诉中反映较多的问题(比如某些评委认为反方无需立论只需反驳,立了新论就扣分的评判理由),再次通告各评委和参赛队伍,什么样的理由是不应当作为评判胜负的主要尺度的,这样评委也清楚,辩手也清楚怎么辩论,而不必遇到个怪异评委就真以为辩论是那种评价模式;另一个目的是建立评委的评价档案,投诉多且评价过差的评委经讨论核实(如视频或录音)在接下来或者协会以后参与组织的比赛里就不再邀请了,而评价好的评委将继续担任重要比赛的评委。这种是否邀请本身也在说明评委其人在辩论圈的名誉,不邀请就相当于足协的处罚一般,也反过来促进裁判们的公正。当然同足球比赛一样,争议可以很多,但结果一般不能轻易改变,但有了机制后会促进高水平的裁判越来越多。

显然,这样的组织建立和运作目前还缺乏可能。目前的辩论赛组织上基本还处于比较自由散漫无序的状况,评委有的本来就很难请,比赛的整个规则也都比较模糊简单,没有从整体上清晰严谨地去做,当然从关注度和投入来看,也没有必要那么做。。

所以yy一下,倘若未来有这么个组织,就需要肩负起这些义务:传播辩论理念、培养公民意识;协助各级别华语辩论赛事的组织、培训、宣传等工作;向全球传播华语文化,推广华语辩论赛……

3 有的比赛胜负确实不一定那么明显可判的,只要评委能保证他最后的选择是以辩论为出发点而不是利益啊之类的外部因素那就好了,哪怕他的理由是我就是喜欢某一方也没关系(这当然未必是最合理的状况,不过是可理解的状况,类似选秀的大众评审,即是不要求专业水准,只需要表态),这也是一种评判的方法,当然更好的评判员应该不止是能够来给个结果,而是能够对双方有所启发,让辩论赛这样一个两方对峙的东西通过评委的第三方点评获得完满地升华并进一步启迪思维、让辩手观众等参与者都能有收获。

另外就是有时候辩手喜欢在比赛完了,尤其是输了,去质问评委,你为啥判我输,然后评委乌拉乌拉说一堆,辩手会牢牢地记住然后回来大肆地批判那几句评委口中的话。这里有几个问题,一个是我们从人的状态上来讲,一个评委,有的还是比赛前不怎么知道辩题、或者对于辩题没有什么理解、甚至完全外行,要听一个信息量如此之大的比赛,说实话完了他肯定不可能清楚地记得双方的每一句话和其中的论点,他只有个印象而已,他未必纪录了或者有效记录了比赛信息。另外在点评或者被选手逼问的环节,其实评委也是个即兴发言的过程,他没有准备的时间,所以点评和回应的话语里自然不会像一辩陈词那样严谨、精确或者漂亮讨人喜欢,所以其实也没必要斤斤计较就记住评委的那么几句话。当然不少有问题的观念的确是需要赛后进行认真讨论的,这个不能完了就算了。

不过辩手既然从事的是辩论这样的活动,那么他们一定比绿茵场上的球员要理性,他们应该会去敏感地洞察评委点评的水平高低、思想的境界,并且辩手也应该懂得以恰当的交流方式与不同类型的人分享观点,他们应该明白比赛的组织、自己的表现等等都离完美还太远,他们也应该明白比赛本身的胜负有时未必真的于问题的解决有关,而如果辩手们在准备的过程,通过信息的搜集、智慧的运思、恰当的表达 既让自己收获了思想,又在比赛的锻炼里增长体验,并且向缺乏深入了解的观众传达与辩题相关的更丰富的信息和更理性的观念,那么辩论赛的意义就完备了,这个意义不是为了胜负不择手段,而是为了思想的求索提升自己也对观众负责的态度,因为辩论场上你虽然是个演员,但却不是作秀的谐星,也不是什么特定的类型演员,你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个性去演出,你扮演的那个人叫做“真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5-25 21: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东西大家都受不了。。。。打辩论的肯定都受过这种离奇问题。。。。。。。
发表于 2010-5-25 21: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东西大家都受不了。。。。打辩论的肯定都受过这种离奇问题。。。。。。。
发表于 2010-5-26 10: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全国的评委都相似,碰上这种评委只能说无语啊,不懂还跑来给辩论赛当评委,干脆以后也搞成职业的吧,经过考试持证上岗
发表于 2010-5-26 12: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定要选一个的话,我情愿选这种看立场评胜负的,也不要那种看谁主场评胜负的,前者好歹还能在抽签的时候拼一把人品,后者这个只好躲着某些学校搞的比赛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哇。lz好有激情。。情绪、人情、组织工作辛苦等偶没啥可说的。。

1 评委应该独立判决结果,最简单的就是 ...
zhaohui252 发表于 2010-5-25 20:30


说得好!!!非常赞同!顶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定要选一个的话,我情愿选这种看立场评胜负的,也不要那种看谁主场评胜负的,前者好歹还能在抽签的时 ...
同济皓皓 发表于 2010-5-26 12:02


这两种情况都是辩论赛的不幸,辩论人的悲哀...好在还有中立的观众们,他们是我们的“衣服父母”...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全国的评委都相似,碰上这种评委只能说无语啊,不懂还跑来给辩论赛当评委,干脆以后也搞成职业的吧,经 ...
小智也 发表于 2010-5-26 10:22


我认为有道理!!呵呵!
发表于 2010-5-26 18: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9楼那么含蓄干吗,华政的水货什么时候少过啊。

不过楼主对你自己所列的第一、二点理解似乎有很大问题。在辩论比赛中,花太多时间在介绍立论上就势必演绎不足,因此过分注重对立论的陈述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否定性的评判因素。“反方也需要立论”本身就是新加坡模式辩论下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不同的评委有不同的观点非常正常。

仅从楼主提到的几点来看,这个评委多少对辩论有些认识。

倒是我觉得成为研究生以后,别那么习惯于大呼小叫才好。
发表于 2010-5-26 19: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9楼那么含蓄干吗,华政的水货什么时候少过啊。

不过楼主对你自己所列的第一、二点理解似乎有很大问题。在 ...
herolandis 发表于 2010-5-26 18:29


不同方有不同的观念.
但是个人觉得在既定的赛制下,给出和赛制完全不同的一种评价方式,似乎有失公平吧?
而且,我觉得,如果在比赛前就按照那位评委的说法来确定赛制,那么相信大家应当也不会有这么激烈的反应的.
对吗?
实际上,虽然可能从评委自身来看,他并未有不平等的对待两个队伍的意思,但是这种评的方式,似乎已经造
事实上的偏颇了吧?
这中间可能最大的疑问还在于赛制和评委所评论的内容是否切合么.
何况,在双方理解都相同的情况下,评委一棒子把双方都打懵了...
多少也不是好行为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11:08 , Processed in 0.0553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