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岚星

名校为什么不出来打比赛?不是“想赢怕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0 13: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岚星 于 2009-4-19 14:37 发表
北大清华浙大等等,为什么不出来打比赛?

“想赢怕输”“输不起”“怕丢了‘名校’的脸”……这大概是最常见的回答。前两天又看到yincancook等人再次抛出这个观点。

真不知道这个说法最初是从哪冒出来的,但毫 ...



  清华在打比赛,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以往打的比赛比较少是因为学校没有一套完备的辩论人才培养体系,或者甚至说一个集结途径都没有。而清华校队自成立四年来,始终以培养为主,比赛为辅,因为毕竟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来实现自我提升。而现在很多队员已经成熟了,是可以参加比赛的。
  如去年的“京津沪渝”大学生青春廉政辩论赛,清华以5:0完胜复旦,以2:3惜败重大,获得亚军,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3: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youkai 于 2009-4-20 10:27 发表
赞一下,我们学校团刊下期是辩论专题,lz的文章我可以转载到上面吗?


没问题,尽管转载。:)

不过,如果后面有人提出了质疑,说明我之前举的例证还不够,我可能随时补充。比如刚才就把茶艺社和英语辩论赛补充了进去。如果转载建议用最新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依然头上霜 于 2009-4-20 13:01 发表

清华在打比赛,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以往打的比赛比较少是因为学校没有一套完备的辩论人才培养体系,或者甚至说一个集结途径都没有。而清华校队自成立四年来,始终以培养为主,比赛为辅,因为毕竟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来实现自我提升。而现在很多队员已经成熟了,是可以参加比赛的。
  如去年的“京津沪渝”大学生青春廉政辩论赛,清华以5:0完胜复旦,以2:3惜败重大,获得亚军,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一下。


是的~我想大家说的主要是“全辩”这类非区域性的比赛。

PS:今年清华校辩论赛开幕式我正好在场,表演赛相当搞笑的说~ 而且听说你们的研究生辩论赛也要启动了,赞一下!
发表于 2009-4-20 15: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岚星 于 2009-4-20 00:31 发表
对!所以那些连什么大赛都没有的社团——比如茶艺社、动漫社、魔术社等等,在学校领导那里一样可以得到不少支持。

而且,其中有些支持度比辩论社还高——比如茶艺社就有自己的活动基地。而他们的价值,在于当像slot这样的“客人”来浙大交流时,茶艺社可以提升招待的“品位”。

OK,如果觉得我的论证中还有漏洞,欢迎指出来。需要哪一类的例子,明说。


非常荣幸。尤其我自己也喜欢喝茶。
发表于 2009-4-20 15: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依然头上霜 于 2009-4-20 13:01 发表



  清华在打比赛,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以往打的比赛比较少是因为学校没有一套完备的辩论人才培养体系,或者甚至说一个集结途径都没有。而清华校队自成立四年来,始终以培养为主,比赛为辅,因为毕竟我们需要一 ...


如果有位教授愿意付出点时间,清华辩论队绝对是一支超强的队伍。
发表于 2009-4-20 18: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岚星 于 2009-4-20 13:06 发表


是的~我想大家说的主要是“全辩”这类非区域性的比赛。

PS:今年清华校辩论赛开幕式我正好在场,表演赛相当搞笑的说~ 而且听说你们的研究生辩论赛也要启动了,赞一下!


呵呵~那欢迎决赛和闭幕表演赛也能大驾光临哦^_^
发表于 2009-4-20 18: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lot 于 2009-4-20 15:43 发表


如果有位教授愿意付出点时间,清华辩论队绝对是一支超强的队伍。


呵呵~多谢老师的夸奖~不过可惜也就可惜在这里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22: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依然头上霜 于 2009-4-20 18:06 发表


呵呵~那欢迎决赛和闭幕表演赛也能大驾光临哦^_^


不敢当……那次是去清华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正好碰上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22: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lot 于 2009-4-20 15:29 发表


非常荣幸。尤其我自己也喜欢喝茶。


哈哈~我和天阳也很喜欢,下次老师来杭州的话,我请您喝茶吧~
发表于 2009-4-20 23: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岚星的论证从结论上来说没有大的问题,但是论证过程有一个大的瑕疵。学校投钱支持的学生活动,并不都是对学生有帮助的,反过来,对学生有帮助的,也有很多得不到学校投钱支持。
不过,能发展得比较好的活动,多数是对学生有帮助的,不论学校态度如何(除了团系组织)。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0: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olandis 于 2009-4-20 23:40 发表
岚星的论证从结论上来说没有大的问题,但是论证过程有一个大的瑕疵。学校投钱支持的学生活动,并不都是对学生有帮助的,反过来,对学生有帮助的,也有很多得不到学校投钱支持。


哦……我不知道是我的哪些文字让你产生了这个误会……

我并不认为“学校投钱支持的学生活动,都是对学生有帮助的”——如果把后面那个“学生”理解成“大众”而非“小众”的话,那我至少可以肯定,像茶艺社这样的社团,99%的学生是无法感知到的。

所以我总结学校支持的活动是三类:

1、营造丰富校园文化

2、提升学校品位档次

3、培养社会高档人才

所有的学生活动都是第一类,但只有和第二、三类挂上钩(如交响、创业大赛等等)才能得到足够多的支持。

至于“对学生有帮助的,也有很多得不到学校投钱支持”,我也没说过“对学生有帮助的,一定会得到学校支持”啊……如果学校觉得把资源投入活动A,收益不如投入另一项活动B,当然就会把资源投入B,于是就表现为“A这个对学生有帮助的活动,得不到学校支持”了。

简单的是,一项投资没有被董事会批准,并不一定是他没有收益,而是收益不够大。这是很正常的。

[ 本帖最后由 岚星 于 2009-4-21 00:38 编辑 ]
发表于 2009-4-21 09: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依然头上霜 于 2009-4-20 18:06 发表


呵呵~那欢迎决赛和闭幕表演赛也能大驾光临哦^_^


什么时候决赛和闭幕?
发表于 2009-4-21 09: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岚星 于 2009-4-20 22:55 发表


哈哈~我和天阳也很喜欢,下次老师来杭州的话,我请您喝茶吧~


好啊,先谢谢了~~~
发表于 2009-4-21 09: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岚星 于 2009-4-20 22:55 发表


哈哈~我和天阳也很喜欢,下次老师来杭州的话,我请您喝茶吧~


好啊,先谢谢了~~~
发表于 2009-4-21 11: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岚星 于 2009-4-21 00:36 发表


哦……我不知道是我的哪些文字让你产生了这个误会……

我并不认为“学校投钱支持的学生活动,都是对学生有帮助的”——如果把后面那个“学生”理解成“大众”而非“小众”的话,那我至少可以肯定,像茶艺社这 ...


按照这个排序,澳大把辩论归类成第一和第三类。
发表于 2009-4-21 11: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有道理...我也转贴吧~~~~
发表于 2009-4-21 20: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同岚星和上大小白的意见,岚星说的“利益”不是单指钱,比起那些科技竞赛,辩论赛基本上相当于有人就可以了,没有任何额外投入。

首先么就是 能不能搞辩论赛 和 让不让你参加辩论赛

有朋友说辩论赛不用多少钱,自己就能办,对,这个确实如此,事实也不难,如上海高校间数量巨多的四校赛、八校赛、十六校赛等,因为这些比赛算是民间性质的交流,只要学校里面有个辩论社团就可以搞定。无需经过高校官方的复杂手续。

名校不出来比赛 主要是指 国际大专辩论赛,海峡两岸大学辩论赛等等大型的校际比赛。包括海峡赛和世辩,之前都和科协及组委会联系过,没有问题,但是学校不允许以学校名义出赛,最终不了了之,还有些比赛也是拒绝邀请。就是不让你以学校的名义参加辩手认为重要的赛事。

辩论赛是可以搞的,大赛学校是不大愿意你去参加的。对于辩论这个活动来说,它辐射效应有限,观众有限,参与国际赛事更是成了少数几个人的事情,对于学校和更多的学生来说意义不够大。辩论这个过程确实可以产生很多意义,但这样的意义并不能通过比赛展示给人们,大家看到的是论分析不如时事评论员、论讲解不如文化学者、论精彩不如脱口秀娱乐节目、论内容深度有限或资料引用堆砌。。等等有问题的辩论形态。

结果往往成了人们评价有用与否的一个标准,辩论赛的成品恰恰无法在这个时代引入注目。而这样的看法也就忽略了辩论训练的教学过程意义。搜集资料、整合信息的能力,理解沟通的能力,倾听、快速理解、快速反应能力,胜负的心理压力,等等一系列从辩论赛开始到结束,从知识、能力、心理等各方面辩论赛对于人的训练过程被忽略了。辩论赛本身未必可以让人感到有趣和精彩,但这一系列的过程是一种珍贵有益的训练。

同时,各方面的因素也在互相影响,辩论赛的式微也使得这项活动的吸引力有限,人们的思维会变得简单,一种就是纯娱乐,唱歌、极限运动、电脑游戏,一种就是纯功利,gre、考研、绩点等等。辩论赛的“有用性”其实是在各方面受到质疑,于是辩手能力、团委活动组织者、大型活动组织者等都会出现相关问题,辩论赛浪费时间、不那么受欢迎而且没有一条完整的成长路线(没有释放梦想的路线,即大赛本身的影响力,和岚星论及的名校不让你比赛的现实)。就业压力增大、思维和评价标准普遍趋于实用的当代社会,社会、学校、媒体、学生个人都在以各种形式论辩着(参政议政、电视辩论型节目、网络意见表达似乎都在越来越繁荣,当然这里指的主要是表面上的、结果上的),但实际上却把辩论赛推得越来越远。。。当然这几句话自己臆想的成分多了些呵呵

然后就是说英文辩论赛,因为英文教育的过度强调,使得英文辩论可以以语言学习的名义得以开展,但是问题同样日渐凸显,如岚星所说的外研社杯全国大学英语辩论赛,其实很多方面和中文辩论赛是一样的:

1  名校不参赛。的确,外研社的比赛到现在,每年有120多支高校参赛,盛况空前,参与的学校相当广泛,费用每个辩手5000,进行整整一个周的辩论赛(包括外籍专家的培训,一轮模拟辩论,八轮循环赛,16进8直到决赛)。第一届比赛的时候似乎是只有四只队伍,冠军似乎是上海交大,这以后上海交大就再没参加过本赛事。(这与复旦等国内名校相似,夺冠即不再参赛)。后来由于主办方为北外的出版社,似乎因为结果问题,北大也不参赛了。清华第10届的时候是亚军,然后得了世界大学生英文辩论赛(这种比赛其实是没有任何政治意义的,组织者多是国际性的社团或学生组织,类似于亚太、世辩这种比赛)的冠军。11届清华只得了50名以后,然后12届清华就也不参加了。浙大没有注意过,不太了解(为保证比赛公正,循环赛时不公布对阵双方的学校)

2  评判问题。其实英文辩论赛一开始就会强调,我们是来辩论的,不是比语言谁说的好的。所以这是一项真正推广辩论的活动。但是尽管会对所有评委进行培训和考试(考试就是放一场美国大学生辩论赛视频,让评委们写记录和评结果),但是由于参赛队伍过多,评委大多也由带队老师兼任,参差不齐,很多老师本身都对辩论没有什么理解,只是英文老师而已,所以结果的公正也很有问题。另一个情况就是名校投入得不多,但是很多普通高校非常重视比赛,校方支持力度很大,这样使得名校在成绩上并不好,也会导致第一条的问题。

以我们学校为例,外研社辩论赛与团委啊、学校其实没有关系,是由外国语学院出钱和组织的,当做英语教学活动(尽管参赛辩手可能并不是英文专业的)。如果打交道的还是团委。。那这个比赛也难搞定,现在它的情况其实还是有民间性,出版社主办,只不过规模做得很大,程序上很正规,和国际辩论教育协会(IDEA)合作,很有影响力,决赛的时候会请来外交部和英国大使馆等的领导(去年的嘉宾有li zhao xing),记得05年的时候吧,有个学姐代表学校得了第三名,后来毕业时还接到外交部叫她去工作的邀请。

[ 本帖最后由 zhaohui252 于 2009-4-21 22:09 编辑 ]
发表于 2009-4-21 20: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就是lz说的其实意思就是指 以 辩论 本身为主题的 大赛,而不是把辩论作为一个助兴表演的环节。后者因为有其他意义,学校还是会支持的。如清华同学提及的廉政辩论赛,还有其他的版权保护辩论赛、环保辩论赛、服务新农村建设辩论赛等等,这些是有名头,有偏向目的的,不是自由的辩论赛事,评委也多是业界人士,而不是辩论人士,但也算是高校间辩手交流的一个途径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23: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zhaohui252 ~

看来俺对外研社杯的不少信息了解得还是有偏差的。谢谢指正!
发表于 2009-4-22 00: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lot 于 2009-4-21 09:47 发表


什么时候决赛和闭幕?


嗯~按常理应该是两周之后~老师会莅临指导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7-31 00:17 , Processed in 0.04645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