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treeing

其它队伍的照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 19: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下面引用由一梦苍生2004/06/02 10:06am 发表的内容:
我们不是来论坛吵架的,我们是来论坛学习的,我们并不是要在论坛上说自己怎么怎么地。也不敢说别人怎么怎么地,我们,没有垮大!
我们有过汗水,也流过泪水,
不敢说我们强,因为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
不敢说我 ...


加油!用一句很古老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楼主| 发表于 2004-6-2 19: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下面引用由12月小桃2004/06/02 02:26pm 发表的内容:
1: superart :楼上的朋友,先澄清一点:我们政法何时认为过很强呀?!又曾何时自吹自擂过呢?!又曾几何说过我们自己很优秀呢?!请您檫亮您的慧眼,仔细看清楚是谁评论谁再作评论.
一梦苍生   政法的四辩好帅啊!
他的 ...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你这个叫做没事找事做,该打!

 楼主| 发表于 2004-6-2 19: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下面引用由华大的虫子2004/06/02 02:36pm 发表的内容:
又有人说我在学黄执中了:)
其实我接触辩论,不过几个月,这几个月里,对辩论的理念也在不停地改变
我现在认可的是南派儒雅辩风,也许以后还会有其他的改变,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什么时候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
说我作秀我不认可,我只知道我在压场,而且可以压的住,这就够了
其实我们也很敬佩政法,特别是老师说了你们的情况,我们都觉得你们很难.
在你们来敬酒的时候我不是就说过了嘛,很佩服你们,学校不支持还能有这样好的表现.所以,不要太在意你们在别人眼力的看法,如果真的要在意,也应该去在意那些懂辩论的人,有辩论情结的人.那些不懂得辩论,不热爱辩论的人,讲的话就当他放屁去吧.
希望你们学校能够通过你们这次的优异表现,逐步重视辩论这个东西
希望明年还能见到你们:)
还有一句话给政法四辩师兄,如果是一场政治演说,你是最棒的,但辩论是说理的地方,特别是四辩,有理不在声高:)
我们来这个BBS是学辩论技巧的,是来提高的,不是来讽刺谁的,所以请你接受我的观点.

昊洋,你里面有些话也是无事生非,不过很多话还是体现了你的水平的,平时注意一些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04-6-2 19: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下面引用由celluloid2004/06/02 03:40pm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这里的火药味太浓了,我不喜欢吵架,辩论就是教我们怎么在与别人争论的同时避免吵架,怎么就事论事而不做刻薄的人身攻击,怎么冷静地探讨问题而不做无谓的意气之争。我想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拿辩手的要求来要 ...

    还是我师弟比较冷静,没有被搅进去,呵呵
    既然说了这么多,干脆再说点儿从“表达”到“沟通”吧,本来岚星不允许透露的,我这里就节选一点给大家说说。

    每当讲到辩论赛、说到辩手,人们总是想到表达能力。其实表达能力只是基础,辩论赛培养的是比表达能力更进一步的沟通能力。
    表达只是信息发送出去的过程,而沟通是信息从发送者传递到接受者的过程。表达只是强调完整准确的发送信息,而沟通的目的是取得他人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沟通比表达更进了一步——它不仅仅要求做为发送者发送的信息应完整、准确,还要求作为接受者能完整接受信息并加以理解,最终使信息接受者按所接受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辩论赛中,辩手首先要做的就是发送信息。表达要清晰、要准确、要易于理解,这样才能让观众更好的领会辩手所说的话。表达时要自信,如果听的人感觉说话者自己对说的话都没有信心,那接受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剑胆与梅骨都并不是以势压人,而是以信心感染人的道理。
    说什么是一回事,谁说的则是另一回事。没有人愿意听自己不喜欢看到的人说话,所以辩手发言要坦诚、要有礼仪、要注意肢体语言和表情。这就是“兰风”所强调的内容。
并不仅仅只有辩手与观众间的沟通,双方辩手在场上的争辩也同样是一种沟通的过程。而且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良好的沟通。
    表面上看,辩论双方谁也不会去同意对方的观点,相反是在针锋相对地找毛病,这好像不可能成为一种良好地沟通。但事实上这是对沟通本身的误解。良好地沟通要求作为接受者能完整接受信息、加以理解,并最终按所接受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但这“相应的反应”并不要求一定是支持、赞同的反应。关于这个问题,罗宾斯在他的著作《管理学》(第四版)中有一段明确的论述:“良好的沟通常常被错误地解释为沟通双方达成协议,而不是准确理解信息的意义。某人与我们意见不同,不少人认为此人未能完全领会我们的看法。换句话说,很多人认为良好的沟通是使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但是,我可以非常明白你的意思却不同意你的看法。当一场争论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旁观者往往断言这个由于缺乏沟通导致的,然而详尽的调查常常表明,此时正进行着大量的有效沟通。每个人都充分理解了对方的观点和见解。问题是人们把有效的沟通与意见一致混为一谈了。”
    沟通强调的是意思的传递与理解。“完美的沟通,如果其存在的话,应该是经过传递之后接受者感知到的信息和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两个人可能意思理解完全一致但意见并不相同,也可能由于意思理解得不一致而使得双方觉得彼此的意见是相同的,甚至可能因为意思理解得不一致,结果明明意见相同反而误以为是不同的。第一种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在相对真理多元论的空间里这种现象很正常,这也是进一步求是明理的动力和契机。真正糟糕的是后两种,前者几乎必然会在日后产生争议和互相指责——例如那些双方理解偏差而引起的合同纠纷;后者则更是把根本没有必要的争执提上日程,结果吵得脸红脖子粗,劳心废神伤和气,实在是极端不合算。
    从这个意义上说,辩论赛正反双方的沟通强调的是在正确理解对方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去辨析道理,指出对方可能的漏洞,从而把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次。她所达到的是“意思理解一致但意见并不相同”,而忌讳的是“在误解甚至曲解对方意思的基础上去表现双方意见的不同”。
    辩论赛场可以说是模拟了非常“恶劣”的沟通环境。一般的研究表明,影响有效沟通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态度、性格脾气、情绪、语义分歧、表达不清、理解不当、周围环境等。而辩论赛简直可以说是“五毒俱全”。从态度上说,对方绝对不会承认你的论证,相反就是要给你挑毛病。从性格脾气上说,辩手一般来说都有极强的表现欲,自信、自我感觉良好甚至可能有些刚愎自用。从情绪上说,双方都在不断面对挑战、反驳,这非常容易激发一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并进而让情绪代替理智来主导行为。从语义上说,每句话都要注意防止出现歧义。从表达上说,要力求表达清楚,而不能随便说说就完事。从理解上说,观众可能事先对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对手更是直接持有对立的观点,这种先入为主的看法将使他们在接受信息时不自觉的去过滤信息,在解码信息时把自己的兴趣、期望、需要、动机、经验、背景等等带入解码后的信息中去。从周围环境来说,两种不同的意见同时传递,互相之间就有“噪音干扰”的问题……
    可以肯定,经过了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的沟通锻炼,人的沟通能力必然会得到大幅度地提高。从目前辩论赛的实际情况看,沟通中有关表达的部分大都得到了辩手的重视。但只有表达到位,敢说、会说、说得好,还是不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只是说出去就完了,另一个则强调边说边听——也就是“反馈”这个环节。有些辩手之所以打完辩论赛被人叫“大辩”,就是因为他在辩论赛中只学会了“说”而没有学会“听”。
而“听”所需要的,正是“琴心”。

    改善倾听态度的十条指南,分别是:(1)自己不说话;(2)让谈话者无拘束;(3)向对方显示你是要倾听他的讲话;(4)克服心不在焉的现象;(5)以设身处地的态度,站在对方的角度对待谈话者;(6)要有耐心;(7)不要发火,如果感觉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就暂时停止沟通直到能控制情绪时为止;(8)与人争辩或批评他人时要平和与宽容;(9)有不同意见或感觉没有清楚理解对方意思时主动提出问题;(10)在对方连续发言结束前自己不要说话。这些建议同样适用于辩论赛。

    沟通中只是讲谦、友、诚的态度还不够,还要注意积极倾听的技术。有效的倾听是积极主动的而非被动的。被动倾听严格的说只能算是“听到”而不是“倾听”——“倾听”的“倾”字表示的是身体前倾的动作,这一动作实际上是内在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反映。
    在被动倾听时,听的人如同一台录音机那样接收传来的信息。只有当说话者提供的信息清楚明了、生动有趣从而吸引了注意力时,他才会接受说话者传递的绝大部分信息。从这个角度讲,一般的辩论赛观众在欣赏比赛时用的是被动倾听。
    但对于辩手、评委来说,需要的就不是被动倾听而是主动积极的倾听了。不可否认,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毫不夸张地讲,它甚至可能比说话本身更加疲劳。因为它需要精力集中,边听边用大脑进行思考、消化——琴心之意正在于此。
    积极倾听有四个基本层次:听清内容、抓住要点、理解含义、掌握并能加以运用。与每一层相对的是四项基本要求:专注、移情、接受、对完整性负责的意愿。

    这样说好像辩手是不应该反驳的。其实不然,只不过反驳——更合适的说法是在更深的层面提出自己的问题——是在第四个层次——掌握并能加以运用中才出现的。因为在这一步,辩手已经明确了对方所说的话中正确的东西,发现其中有疑问的地方。从而能够和对方就他所表达的意思做更深入的探讨了。事实上,根据对完整性负责的的意愿,这也是必然的要求。在平常的沟通交流中,达到这一目标最常用的两种技巧就是在倾听内容的同时倾听情感以及通过提问——没错!“提问”也应该是发生在向这一层次迈进时的——来确保理解的正确性。
    在理解对方意思的基础上再去表达不同意见,这不仅仅是辩论赛中反驳的要求,更是使用技巧去说明问题的要求。其实技巧并没有什么不好,好的技巧可以使人更加容易且深刻地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反驳也没有什么不好,人总是在这种思想的交锋、碰撞中获得新的认识并进步的。那为什么会有人说辩手“就会玩弄技巧”呢?其实正是因为辩手在场上运用技巧来说明问题是建立在对对方意思的误解甚至曲解上的!因为在很多时候是没有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就用技巧来加以反驳甚至嘲弄,这才使得技巧本身被小觑了,也使得运用技巧的人被看扁了。

    辩论并不仅仅是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而是一个不断沟通思想的过程。她强调的是在倾听的基础上去表达,在正确理解对方意思的基础上阐述自己不同的见解。
    关于这个问题,厦门大学提倡的是“微笑着倾听,真诚地反驳”。诚然辩论场上不可能没有反驳。我们常常用这样的句式:“按照对方的逻辑……”“如果照对方所说……”“对方的意思就是……”可是说句实话,有多少人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是真的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就是对方的逻辑、对方说的话、对方的意思呢?有多少次我们坐在场下时不是觉得双方都在打,但打的都是“假想敌”而根本不是对手?试想连对方说得是什么都没有听懂就去反驳,这是讨论问题的态度,是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吗?
    想想观众为什么会对辩手有偏见?如果我们平时和同学朋友讨论问题时也是没听清听懂对方的意思就去反驳——还不要说是像辩论赛里这样用归谬等技巧去反驳——那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总是看到有些人和别人一有争论就这样,那我们自己愿意给他好脸色看吗?
将心比心,在辩论场上能够成为真正优秀的辩手,在生活里也就能够与人进行更好地沟通。辩论赛培养的不应该仅仅是演说家——演讲比赛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了,她所培养出的好辩手应该成为沟通高手。


 楼主| 发表于 2004-6-2 19: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下面引用由扬帆客2004/06/02 05:09pm 发表的内容:
吵架?我觉得我们不是来吵架的~
也许我在45楼的发言有些过激
但事先我用QQ发给了superart
证明我不是来针对政法学院的辩论队的
...

    你小子还算有点儿悔改之意嘛,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4-6-2 19: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下面引用由一梦苍生2004/06/02 05:42pm 发表的内容:
先说明一点!
我不是来BBS炫耀的,我是来和大家交流学习的!大家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因为我的一句话招来了这么多的骂声,心里是有点不舒服!
我不明白,大家为什么要对我的一句无心的话发出这么多的骂声?到底是我小气还是有些人小心眼?
我没有这个资格炫耀,因为我还很差。在我的上面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辩手:蒋昌键。陆一鸣。黄执中等等很多很多的辩手。这次省赛也有很多辩手比我优秀的,那我有什么资格炫耀呢?

大家误会我不要紧,毕竟那只是我个人的事情。但是我想请大家不要攻击我的学校,我的辩队!好吗?

至于华大四辩同学你说我是在作秀,我不敢苟同,因为这是我的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不是吗?这有错吗?

我希望大家是来论坛交流的,不是来这里看到某些不爽的事就大发骂声。我本人不是最好的,我也从来没有说过我是最强的,但是我是喜欢辩论的,喜欢辩论也有错吗?
我只是想我和我的队友付出了那么多。想说说我的心声,为什么你们不给我机会呢?

如果我以前的发言有过激的地方还请大家原谅!有说错话的地方在这里郑重的和大家说声:
    对不起!!!!!!!!!!!!!!!!!!!!!!!!!!!!!!!


希望此事到此为止!不知道以上的发言能不能还我一个清白?


不知道你是否经常收到网络上的一个帖子,一个人无心在一块木板上钉下了钉子,当他把钉子拔去的时候,上面的孔却永远不能被抹平了。有时候人的一句无心的话,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现在发现,在网络上争吵还算好,可是到了社会上呢,我历来主张不是为了辩论而辩论,辩论是为了我们的人生服务的,它要服从和服务于我们整个人生的大规划,发现问题不可怕,更重要的是应该及时改正缺点,提高自己。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是很突出的,所以我们应该充满自信,同时又应该小心谨慎。

    在辩论赛中培养的系统性思维,其根本的前提假设就是相对真理多元论的世界观。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知道”是一个核心的认识。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道德经》)只有任何时候都记住这句话,才能记住自己任何时候对问题的认识都还远没有达到可以心安理得地说“这是正确的”的时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去进行更深入的,更系统的思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时刻把“尊重”二字摆在心中,在不断求得自我增进的同时,始终对不同的见解,对旁人保持一颗宽容友善的心。而这也是在提醒了我们常常不得不根据缺乏确实性的或然性而行动之后,洛克指出的相对真理多元化意识最重要的意义:
    “(这点的正当运用就是)相互间的宽厚和容忍。人们纵非全体,也是绝大部分都不可避免地总要抱有种种意见,而并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证明这些意见是正确的。人们如果在旁人刚一提出自己不能当即回答、指明其缺陷的议论,便弃舍个人先前的主张,这也要招致无知、轻浮或愚昧等严厉的非难。所以既然如此,依愚见一切人似乎咸宜在意见纷纭当中维持平和,守人情与友爱的共同义务。因为我们依理无法指望有某人竟欣然卑屈地放弃个人的见解,盲目顺从人类理智所不承认的威信,这样来采纳我们的见解。因为人的意见不管怎样常常错误,但是除理性之外不会顺从任何向导,也不能盲目屈服在他人的意志和指示之下。
假如你愿意某人转信你的意见,而他是一个未表同意之前先要考究的人,你就得容他有暇时把你的话再推敲一遍,让他回想起从记忆中消失的事情,审查各个详情细节,看优点究竟在哪一方。假如他认为我们的议论不够重要,不重新再费那许多苦心,那也无非是在同样情况下我们自己时常采取的态度:假若旁人竟要给我们指定哪些点我们必须研究,我们也会怫然不悦的。假如他是一个不问证据、一味相信旁人意见的人,我们又怎能设想他会舍弃那岁月和习俗在他的心中深深种下的、使他认为不证自明、确凿无疑的信念;或者舍弃他认为就是得自神本身或得自神的使者的印象的那些主张呢?试想我们又怎能指望如此固定下来的意见竟会在一个生人或论敌的议论或威信之前退避三舍?假若他猜疑你怀有私心或企图,尤譬如此——人发觉自己遭受恶待时,总要产生这念头。我们正应该悲悯我们相互间的无知,在一切温和而正派的说服中除去这种无知,不可因为旁人不肯放弃自己的意见,接受我们的意见(或至少说我们强要他接受的意见),就立刻以为旁人顽固不化而恶待旁人。在这种场合,几乎可以肯定,我们不接受旁人的一些意见时,其顽固也不亚于旁人。因为哪里会有这样一个人:他持有无可争辩的证据证明他所主张的一切全都正确、他所非难的一切全都是错误呢?或者,哪里会有这样一个人:能说他把所有他个人的意见或旁人的意见全彻底研究过了呢?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匆促无常的行动和盲目的状态中,没有认识而往往只有极少的根据也必须相信,这点就应当使我们多勤于精心培养自己的知识而少去约束别人。
    ……
    我们有理由认为,人假使自己多知道一些事理,对他人就少显一分神气”。《人类理智论》

 楼主| 发表于 2004-6-2 19: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今天看到帖子,一下子写了这么多,希望不要引起大家新一轮的争吵和误解,太累太累了,到现在还没吃饭,能够为大家澄清一些什么,我心足矣。

    本来还想从我个人观点评价一下福大和师大的决赛的,娘希匹,居然网络上录像只有半场,那天忍不住去组委会发飙了一下,对福建热线录制水平表示了一下小愤慨。

    本来离开校园两年,不应该继续多嘴,不过我还是深深喜欢着辩论,所以时不时过来,希望大家都还能欢迎我,谢谢!

发表于 2004-6-2 20: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这个贴子最后由吴辽在 2004/06/02 08:1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treeing2004/06/02 07:36pm 发表的内容:

    既然说了这么多,干脆再说点儿从“表达”到“沟通”吧,本来岚星不允许透露的,我这里就节选一点给大家说说。
    每当讲到辩论赛、说到辩手,人们总是想到表达能 ...


看了这么多
还是TREEING老师的话最中肯~~让我受益匪浅

看来我们很多福建的辩手之所以不够优秀

主要原因
就是如老师所说的——沟通有障碍,情绪不稳定

我想往后我们这些福建的辩手要进步,要发展
就应该努力做到TREEING老师说的

真诚地倾听,微笑着反驳

做为一名福建的辩论爱好者
很高兴我们福建能有一位像TREEING老师这样
喜爱辩论又深有研究的良师益友
不时地为我们这些学生指导,启蒙,教授正确的辩论之道~~
你对我们福建辩论的贡献
您孜孜不倦的教诲,大家有目共睹

您辛苦了!

这次的争论,
TREEING老师点评得很厚道
我想大家都不要再争执下去了
好好想想TREEING老师的话
琢磨琢磨怎样才能做到老师的要求——真诚地倾听,微笑着反驳
想想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我相信
如果大家都能像TREEING老师说的那样做到
明年的省赛一定更加精彩!~

老师,同学们!
我们一起努力吧!


发表于 2004-6-2 20: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下面引用由treeing2004/06/02 07:36pm 发表的内容:

    既然说了这么多,干脆再说点儿从“表达”到“沟通”吧,本来岚星不允许透露的,我这里就节选一点给大家说说。
    每当讲到辩论赛、说到辩手,人们总是想到表达能 ...


看了这么多
还是TREEING老师的话最中肯~~让我受益匪浅

看来我们很多福建的辩手之所以不够优秀

主要原因
就是如老师所说的——沟通有障碍,情绪不稳定

我想往后我们这些福建的辩手要进步,要发展
就应该努力做到TREEING老师说的

真诚地倾听,微笑着反驳

做为一名福建的辩论爱好者
很高兴我们福建能有一位像TREEING老师这样
喜爱辩论又深有研究的良师益友
不时地为我们这些学生指导,启蒙,教授正确的辩论之道~~
你对我们福建辩论的贡献
您孜孜不倦的教诲,大家有目共睹

您辛苦了!

这次的争论,
TREEING老师点评得很厚道
我想大家都不要再争执下去了
好好想想TREEING老师的话
琢磨琢磨怎样才能做到老师的要求——真诚地倾听,微笑着反驳
想想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我相信
如果大家都能像TREEING老师说的那样做到
明年的省赛一定更加精彩!~

老师,同学们!
我们一起努力吧!


发表于 2004-6-2 20: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treeing 大哥哦~~~~~~~~~~~~~

你不要老是叫我小丫头了嘛~~~~~~

你看你看~~选择开始吹捧你了!!!

发表于 2004-6-2 20: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今天看仔仔细细看完潘榕兄上次给我的辩论之道,心情很舒畅;再加上今天他老人家又有空来主持个公道,俺就不想再说什么了,我昨晚也讲得够多了.
   最后再聊三句(这也是我们训练时常用的三句话解决问题);
   第一,我们政法欢迎也乐意有志之士和广大热爱辩论的朋友对我们提出所有善意的批评和肯切的教导,不是因为我们太狂妄,而是因为我们也需要有一口气存在;不是因为我们太冲动,而是因为我们敢于鸣不平;
   第二,我及我们的队友们都会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发表言论,不用担心与我们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会与我们结下梁子,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使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都没有发现的缺限,他们一样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第三,我们感谢支持和肯定我们辩队的朋友,因为他们的存在,体现了我们的价值所在!
发表于 2004-6-2 21: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对你所说的“七月份海峡赛走着瞧”是什么意思?政法没有参加海峡赛啊?看不懂呢

我的意思是说七月份海峡赛时再看看什么是真正的辩队和辩手,意在强调强中自有强中手,我们不努力是不行的.我们学校是没参赛但作为一名福建人,我还是希望咱们福建代表队能表现出色,所以我说走着瞧嘛:)
让大家费解了.抱歉!
发表于 2004-6-2 21: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不吵了不吵了~~~~
等等又要被treeing 大哥说我是死丫头了哦~~~

我还是好好的做好我的 赛场报道吧 ~~~~

发表于 2004-6-2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小桃你说话太过偏激,希望你以后不要针对某人发表你的评论好不?
我们在论坛上都是对事不对人的!!!!!!!!!!!!!!!!!!!!!!!!!!!!!!!!
要懂得尊重别人!
那才是真正的最佳!!!
不要负了你的名号!!!!
发表于 2004-6-2 23: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你好奇怪哦楼上的我什么时候最佳过?????

拜托哦~~~~
还有啊我也是针对某人的评论发出评论的呀
我针对谁了我??
这个帖子里我认识的人没几个好不好~~~~~

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发表于 2004-6-2 23: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5个小时没来就发现帖子多了5页,我还以为接着吵了……
原来是师兄你在点评吵架,晕死中,请勿打扰~~~
 楼主| 发表于 2004-6-3 08: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微笑着倾听,真诚的反驳”这是厦门大学李琦教授的提法,不是我说的,以免我有盗用人家风格之嫌。岚星的提法是“兰风、梅骨、剑胆、琴心”(我做了点儿边际贡献),这是我们的提法。

    不过楼上的这位同学,千万别把我吹捧得过高了,我不过算是一个辩论爱好者,也不算什么老师,大家共同进步,仅此而已,仅此而已吧(不好意思,我也学了一句黄执中)。

发表于 2004-6-3 08: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在这里激烈地和大家“探讨”其实是一种幸运,因为大家还关注你的成长
  在这里如果没有声音愿意探讨你的成败得失,其实也是一种幸运,因为大家给你一个平静的空间让你成长
  那天扬帆客在qq 说 :“作为一只种子队,即使是裸上也不会那种水平”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好久好久---

  记得赛后 教练说  他对不起我们
  大家都知道 是我们对不起教练啊

  扬帆客 请你相信 来年 你会在看到我们  不一样的我们

发表于 2004-6-3 09: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星空飞宇 ,我不知道你怎么理解我的那句话。但我那天的意思其实是说一支优秀的辩论队不能将失败归咎于准备上的不足。我相信农大的辩论队一定能够崛起。师大在第二届省赛不是也没有进入四强??

加油吧,农大的朋友们和所有喜欢辩论的人!~

发表于 2004-6-3 15: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队伍的照片

这个帖子都要被撑暴了......
其实政法四辩师兄的发第一个帖子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谁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谁都希望将自己展示出去,如果是一个低调的人,是不适合搞辩论的.
但是比赛都结束了,盯着过去的成与败,永远看不清未来.更何况我们能用一场比赛的成败就将一支队伍,一个学校定性吗?
这次从福州回来,我到处收集我们队以及我自己的不足.对于表扬我都是笑着接下来,对于批评我都是牢牢记在纸上.因为我知道,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只要我们不停住脚步,明天永远是可期待的.

潘师兄,你的那些关于辩论的见解,跟我这段时间以来对辩论的理解大致上是一致的.通过你的解说,我又系统地对那些脑子里模糊的东西做了一遍梳理.这两天考试,有空的时候我会将书稿仔细看看.等研究过后再和你讨论吧:)
那天晚上手机欠费,所以短信可能是没有发出去,不好意思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11:08 , Processed in 0.05139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