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救世主在 2004/09/01 01:49pm 发表的内容: 就我所知,电子科大的生包含三个层面:出生、创生、生命 作出这样的立论,他们也是无奈的, 就像武大说万不是全,本身也是文字游戏。 但是在辩题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在时间所剩无几的情况下,在队员超负荷准备与 ...
这位好朋友,我们如果是这么对待别人的批评,这么去理解人家话中的真意,那我们的每个人人生能达到的高度可能也就已经确定了。 在辩题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在时间所剩无几的情况下,在队员超负荷准备与比赛的情况下, 他们这样的立论,我们的确不能对他们苛求什么。 但是在辩题极端中立的情况下,在时间十分充裕的情况下,在队员还没有超负荷的复赛的前几场比赛中,他们又是如何立论的呢?他们是怎么解释财富的,又如何阐述自然的呢?再早一点说,在以前的比赛中,他们的立论又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 大家到底是因为决赛一场的立论,从而片面的攻击电子科大的表现,还是通过一些比赛的观察系统的总结出电子科大的弱点?到底是对电子科大夺冠的不满,还是在祝贺电子科大的同时,对辩论赛的发展和前途表示深深地忧虑?这到底是片面的,还是全面的,到底是个别人的主观感受,还是大家的共识?如果多数人都认为这样的定义超越了大家的理解范畴,再进行这样的定义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从您几次的帖子可以看出,长久以来您对武汉大学虽败犹荣的境遇一直不太满意,但是要把武汉大学跟这次电子科大进行类比,也要看看武汉大学到底是决赛一场做了一个独特的定义,还是每场比赛的立论都让大家不能接受,这才是类比的前提。 没有人不对电子科大几年来对辩论赛的支持表示深深地钦佩,至少前一阵我就在论坛上对电子科大和西安交大多年来对辩论赛的麦田守望表示真心的钦佩。但优点是优点,缺点终究是缺点,谁让电子科大是全辩冠军,谁让电子科大还要参加国辩,谁让大陆的参赛队都肩负着振兴华语辩论的重任呢。辩论给了我们那么多,难道我们不应该回报他们吗? 造成您与大家的差异只不过是因为您是从电子科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大家是从辩论赛式微的现状和角度来提出自己的观点罢了。至于您说的没有在论坛看到什么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呵呵,我主观感受岚星和terryhou等人都有些比较有启发性的思路和观点,甚至认为穷尽了实际比赛中电子科大的逻辑路线,但可能因为不够系统,所以没入您的法眼。至于您对批评者批评水平的讥讽,我觉得您可以尽情讥讽批评观点的对错高下,但正常的使用批评是批评者的权利。正如我们可以批评参赛队的辩论水平,但却不能取消他们参加全辩的权利一样。 无论如何,辩论赛都不能成为成王败寇的场所,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辩论赛是一项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结果没有一时的成败对错,只有在人类智慧之光照耀下的每个人的日臻完善和双赢。 长久以来,如何正确的对待批评,如何不偏激的理解人家的话中真意,日益成为突出的问题,沟通的障碍。我认为,这既是我们辩论队员和教练应该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更应该是我们论坛网友们消除内耗的前提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