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xiaotwoa在 2005/8/27 04:31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这位朋友的发问,这场比赛我看了好几遍,钱是万恶之源这个命题确实不好处理,但是辩论毕竟不是辩真理,整个自由辩论一边几乎没有怎么站起来,而且始终处在一个被动的状况,到最后的总结成词,总体上气势都有不足 ...
呵呵,谢谢你彬彬有礼的回应。你可能看到的是删减版的比赛,(你要看完整版的比赛,最好看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钱辩》,这本书的辩词最完整)。所以会看到自由辩论一边几乎没有怎么站起来。那样的话,一定会非常被动,因为那简直是被对方问的哑口无言,腿抽筋的站都站不起来阿,呵呵。 可是,实际比赛的进程不是这样的,自由辩论的四分钟武大不仅频频站起来,而且时间还不够用阿。从自由辩论的全过程来看,武汉大学不仅不是被动,而且应该是占有优势的,现场得到的掌声和回应远远多于马大。 我之所以对论坛上关于武大的问题频频回应,并不是要为武大翻案,为大陆队伍鸣不平。马大那场比赛的辩论表现其实是很优秀的。时间过去那么久了,就是当事人恐怕也已经一笑置之了,我只是一个没有利害关系的观众,又怎么会耿耿于怀呢。而且我自己最为反对的就是辩论的功利性,能够有一个机会充实自我,把自己培养成才;能够在辩场上展现风采,说出些让人心潮澎湃,不忍入眠的思想性的话来;能够结交一些朋友,体会其中的真情,这才是武大队员最大的所得,与此相比,一场比赛的输赢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是我要反对的是“成者王侯败者贼”、“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分析方法。设想一下,如果那场比赛武大持的是反方立场,马大持的是正方立场,武大最终获胜,那到底是武大的实力强还是马大的实力强?如果一个立场,谁持他谁都能获胜,那到底是辩题的逻辑有问题还是队员的逻辑能力有问题?再设想一下,如果那天的结果是武大3:2获胜,那还会不会有人指出武大的逻辑能力有问题,会不会把武大列为失败者的名单?恐怕武大会成为一个光芒万丈的英雄,一个持这样立场都能获胜的英雄。 这种获胜就是逻辑能力没有问题,失败就是逻辑能力有问题的分析方法恐怕不利于我们对于问题的深入和其他队伍的提高。 我认为武大01年决赛的失利因为辩题特殊的原因,是不能用来说明太多问题,可以用前两场比赛来说事,再一次重申,绝对没有半点贬低马大水平的意图。客观上讲,即使武大队员整体的逻辑能力没有达到99年西交的整体水平,那么余磊和袁丁的个人逻辑能力也丝毫不落下风。而且由于他们是文科学生,他们的整体语言修养已经超越了西交和复旦,尤以袁丁仪态万方行云流水的大段陈词和余磊的铿锵深情为代表。如果换一个好的平等的辩题,他们倒是可以与马大好好的辩一辩的,那样比赛也一定会精彩万分,他们的实力也会得到最充分的评价。 当然我喜欢武大不全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们在一场辩论的意义逼近胜负的底线时,他们没有无所不用其极,这也是他们做到而对手没有做到的地方,是他们值得我佩服的地方。 当人生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选择时,他们输掉了一场比赛,却赢得了整个人生。 而这才是辩论真正应该带给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