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8|回复: 34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3 17: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slot在 2007/09/03 05:33pm 第 1 次编辑]

cctv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一、思路

1、 用最简洁的手段,通过对比赛规则及程序的改变,使辩论赛克服以往的弊病,产生一种全新的质感。这种新的质感,更符合当下观众的收视心态和收视习惯。这次改变的核心是简化了程序,强调了主持人主导下的辩论形态。力图通过这种新的形态,使辩论更加深入和生动,去除“辩论腔”,使辩论内容更加细腻丰富。
2、在辩论中引入了“答辩”环节,设立了答辩评委。一方面使辩题的辩论可以深入展开,另一方面挑战权威的辩论,使节目更具有收视潜力。

二、人员

1、程序主持人1人
2、每场2个代表队,每队3人
3、规则评委5人(负责评判每场比赛的胜负结果)
4、答辩嘉宾2人(负责答辩环节的场上辩论。其中一人兼任主持嘉宾)
5、每场点评嘉宾1人(从以上7位评委嘉宾中产生)

三、辩论形式

1.主持人开场白   1分30秒
2.介绍代表队及选手      50秒
3.介绍评委及嘉宾       40秒
4.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   40秒
5.正方立论             2分
6.反方驳论             2分
7.在主持人主导下,辩论双方自由辩论    8分(每队4分)
8.广告    6分
9.主持人请上答辩嘉宾   10秒
10.正方接受答辩    5分
11.反方接受答辩    5分
12.从反方开始进行自由辩论    8分(每队4分)
13.正方总结陈辞        3分
14.反方总结陈辞        3分
15.评委离席讨论结果,现场评述、宣布结果    5分

四、比赛规则

1、每场比赛由两个代表队参加,每队3人;
2、每场比赛一个辩题,一方为正方守擂,另一方为反方攻擂;
3、每场比赛由1名主持人、5名规则评委,2名答辩嘉宾组成;
4、每队选手均有两次针对主持人的抗议权。如有异议,可现场举“抗议”牌;
5、主持人可随时主导比赛的节奏和选手的表现;
6、5位规则评委对比赛结果做出最终评判;
7、评判标准:
汉语表达能力a 20分、b 40分、
论据的丰富性a 30分、b 20分
立论和逻辑性a 20分、b 10分
辩论技巧    a 10分  b10分
仪表风度    a10分、b10分
表演及幽默度a10分、b10分
8、比赛采用淘汰制,胜者晋级;第一轮比赛中将有一个失利的代表队通过网络投票复活,进入下一轮。
(3个失利的代表队中,网络支持率最高的一个复活)

五、说明

1、加入答辩环节,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以前的“假打”,使辩论更加具有真实性,并提过了辩论的水准。与名人之间的辩论对抗,更加符合观众的收视心态。
2、规则评委改为5人,强调了以质取胜;答辩嘉宾挑选的原则是:知名度、有吸引力的表达方式;
3、主持人主导下的辩论方式,实际上使比赛更利于选手的发挥,也更公正。
4、力争在话题方面有所突破,使辩论的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更具有实际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17: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总决赛没有采用网辩规则
可见央视还是明智的
发表于 2007-9-3 18: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有点美国总统竞选辩论的味道。但可惜,立论时间还是不够充裕。
发表于 2007-9-3 18: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4、每队选手均有两次针对主持人的抗议权。如有异议,可现场举“抗议”牌.


有何用?不明白。

发表于 2007-9-3 18: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这个贴子最后由吴理在 2007/09/03 11:49pm 第 2 次编辑]

1、赛制有了很大变化:

答辩环节的增设还是不错的,专家提问会引向深入,而且辩手也不至于和专家玩技巧;

辩论腔较少利于大多数观众能听清楚、反应过来;

自由辩论增多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观赏性,一般一辩立论结束,对方三位辩手都会有反映都会有话说,别的赛制限制了后面辩位此时的发言,马上自由辩论趁热打铁;答辩结束后自由辩论,是双方在答辩中会受到启发,有了新的想法,有一轮趁热打铁。

而自由辩论不是特别有利于深入探讨问题,换战场换对象的时候太多,主持人调控也是好事情,只是对主持人要求会很高,路一鸣、郭宇宽、张泽群、撒贝宁会不会?

2、另,森哥:这是最终版本还是草稿征集意见?

没有注明三个辩手分不分工?一个人能够包打天下?立论、答辩、自由辩论、总结?评分里面好像没有团体分数?

广告6分钟?会不会显得不够连贯,很多人忘了前半场说什么了?

网上投票靠谱吗?还不如现场设一些特别观众,看过他们所有的比赛,现场投票!网站可以帮忙征集热心观众。

发表于 2007-9-3 20: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央视的规则每界都改变,也没见得好到哪去
立论两分钟,估计无论怎么立评委都会说肤浅,毕竟只有580个字。
有两次自由辩论,呵呵,辩手不累恐怕听的人都想死了。
还有,主持人有什么好抗议的,不明白
发表于 2007-9-3 20: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呵呵,立论时间太少了
新加坡赛制的魅力就在于充分的立论时间.
辩论
如果失去了论,就失去了机锋了
发表于 2007-9-3 21: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7.在主持人主导下,辩论双方自由辩论

   啥叫“在主持人主导下”?是指简单的主持人宣布开始自由辩论,还是像《一虎一席谈》那样,主持人可以选择、引导双方的争论焦点,甚至打断辩手发言?所谓的“抗议”牌是否针对这一环节而设计?

   如果真像一虎一席谈那样倒是可看性强了,但如何保证主持人的水准足以胜任这一工作,又如何保证主持人的公正性呢,2次“抗议”是否足够呢?好奇。

发表于 2007-9-3 21: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这个贴子最后由east在 2007/09/03 09:18pm 第 1 次编辑]

8、比赛采用淘汰制,胜者晋级;第一轮比赛中将有一个失利的代表队通过网络投票复活,进入下一轮。

嗯,商机商机
我公司倾情推出网络自动投票器
害怕您的队伍出局吗?希望您的队伍绝对复活吗?
选择自动投票器,您的队伍无懈可击

发表于 2007-9-3 21: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央视显然还没有从疯狂的选秀节目中清醒过来~
也想为炒作主持人广开大门了。到底是准备请杨二呢还是郑钧?
发表于 2007-9-3 21: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去除“辩论腔”,使辩论内容更加细腻丰富。

   哎呀,辩论腔,央视终于开始炮轰传统的辩论了吗?

发表于 2007-9-3 21: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韩乔生版辩论赛:
只见正方一辩高举红牌将裁判罚下
发表于 2007-9-3 21: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央视这次过分了,比赛胜负居然不是靠短信投票!哼,笔视一下。
发表于 2007-9-3 21: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殊途同归啦……
发表于 2007-9-3 22: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投票的事真的太恶搞了~~
发表于 2007-9-3 22: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1、加入答辩环节,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以前的“假打”,使辩论更加具有真实性,并提过了辩论的水准。与名人之间的辩论对抗,更加符合观众的收视心态。

   央视的意思是说,以前有国辩或全辩的比赛是在假打吗?勇于自我批评的电视台还是值得表扬一下的嘛。

   至于与名人的对抗是不是符合观众的收视心态,那要看是哪位“名人”了。如果是蒋昌健、余磊、路一鸣这些辩坛大佬,普通观众可能不大感兴趣;如果是余秋雨、李敖、韩乔生、朱军、易中天、于丹这些名人嘛,观众会大大地有兴趣,可这些名人呢?

发表于 2007-9-3 23: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答辩环节的增设还是不错的,专家提问会引向深入,而且辩手也不至于和专家玩技巧;

辩论腔较少利于大多数观众能听清楚、反应过来;

自由辩论增多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观赏性,一般一辩立论结束,对方三位辩手都会有反映都会有话说,别的赛制限制了后面辩位此时的发言,马上自由辩论趁热打铁;答辩结束后自由辩论,是双方在答辩中会受到启发,有了新的想法,有一轮趁热打铁。

而自由辩论不是特别有利于深入探讨问题,换战场换对象的时候太多,主持人调控也是好事情,只是对主持人要求会很高,路一鸣、郭宇宽、张泽群、撒贝宁会不会?

2、另,森哥:这是最终版本还是草稿征集意见?

没有注明三个辩手分不分工?一个人能够包打天下?立论、答辩、自由辩论、总结?评分里面好像没有团体分数?

广告6分钟?会不会显得不够连贯,很多人忘了前半场说什么了?

网上投票靠谱吗?还不如现场设一些特别观众,看过他们所有的比赛,现场投票!网站可以帮忙征集热心观众。

发表于 2007-9-4 01: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连续使用同样内容回复不好吧。我只是比较不喜欢投票……
发表于 2007-9-4 09: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辩论形式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吧
反而形式越复杂  越容易削弱辩手和观众对内容本身的关注度。
大家都觉得春晚越来越难看,但它的舞台效果、灯光却越来越高
 楼主| 发表于 2007-9-4 10: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北京总决赛方案

不知道是不是终极版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5 13:55 , Processed in 0.0554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