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24|回复: 28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3 11: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另时代化石在 2007/08/13 01:19pm 第 1 次编辑]

   笔者一时兴起写就的文章,劳烦版主抬爱,设为精华,心中甚是感念。但是必须要指出,论坛上许多观点笔者并不能苟同,亦不能一一回应。因此特作此续文,聊表寸心。

   对于厦大的辩论氛围与雄心,笔者一直满怀敬佩,不无艳羡。多年来,厦大一直活跃在全国级辩论比赛之中,而近年来笔者学校一直没有这样好的交流条件。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为什么厦大这样的队伍战斗不少,但战绩不佳?这种成绩的不佳究竟源于其个体理念的偏差还是辩论大环境的影响?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了解辩论的胜负之道,首先要了解评委和观众的心理。评委是什么身份?或高校教师,或社会名流,或辩论老手。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人生阅历丰富,个人世界观成熟。所以,他们看辩论在一定程度上如观小儿争日一样,深觉有趣,但不觉有理。况且辩论双方本都不是真理,谁都不能强称自己是追寻真理,而对手是以辩论为游戏。因此,在评委眼中,辩手不能过分居高临下——说大了就是摆谱。像是黄大叔,自然可以倚老卖老,因为他确实够老,思维水平已经足以支撑其布道式的语言。但是其它辩手是否也有如此魅力或才识呢?

   前文已述,中南之风格乃是大陆系,厦大的风格乃是港台系。问题不在于口音是什么样子(注意:不要再说语言如何如何不同,都是汉语),也不在于辩论中发言次数均衡与否(如果一个人挑大梁足以胜任,亦无不可),更不在于评委受观众影响什么的(评委总会认为自己不是观众)。这些都是次要因素,我们需要分析主要因素是什么。

   不管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辩论赛,我们都强调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情理交融最佳。这是人类表达要求的共性。在第一个层面,理性上,需要对辩题本身深入挖掘,扫清死角,高屋建瓴。你要比对手站得高,但不能离群众距离远。厦大在同群众心连心上做得不错,但是是否在立论上足以占据有利位置?理性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攻守转换。如我所言,厦大此役攻攻不出去,守又守不住,难免失败。其攻守转换过于松散,逻辑线虽短,阐述却冗长。如一篇文章,你的道理再明白,但详略失当,就不能算是好文章。

   在第二个层面,感性上,我们听到对厦大最多的评价就是其率性自然。但是率性就一定自然吗?理性也是自然的。如果你的率性妨碍了理性,尤其是触动了评委的神经,可能就不会那么自然了。比如谈黑暗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任何辩论赛之前都有提示:不要触线。这个线就是政治宗教民族等敏感话题。这些话题的背后是公共空间中权力的构成。对于中国现实而言,有些话不当讲。如果这个现实不明白,还说自己在谈现实,说不过去。说到讨巧,笔者以为01年武大打法已是足够讨巧,但是为什么不能决赛登顶?因为在理性层面上有太多漏洞。这虽是辩题所限,无可奈何之事,但是我们因此更加不能忽视对理性的重视。

   在第三个层面,情理交融上。不要指望感性的华语,拔高的四辩就能打动评委。评委希望听到你的肺腑之言,但是你不能过,真把自己当真理,把对手当小孩了。这是不尊重对手,要吃亏的。本来在评委眼中是一群小孩在玩,你非要在小孩中弄得像老大人一样,评委只会觉得无趣。

   絮叨至此,笔者只是希望各位辨友能够更多的从辩论赛本身出发看问题,而不要脱离实际。一提辩论,就要说道阿,思想什么的。须知大道无言,不是一个日常语言可以讨论的话题。辩论赛就是辩论赛,是讲胜负的。有人说这很功利。但是,如果每个队伍真的能做得视成败如浮云,宠辱不惊,赢了不笑,输了不哭当然也可以。

   厦大输之不冤。但是厦大如何在经历此番痛楚后东山再起?笔者希望能看到海内辩坛欣欣向荣,但是笔者更深知,对于辩论的争论永无止境。

发表于 2007-8-13 11: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有人说一个认真的辩手,准备完一场比赛以后,应该可以根据材料和自己的思考写出一篇比较像样的论文来或文献综述。

那么当你把这个论文拿去请教老师,老师却认为这就是“小孩子玩”,我看就要各打50板子——文章本身不忍卒读;老师师德有失。

某些评委把辩论赛当作“小孩把戏”并不成立辩手自甘下流的原因。

这就是我认为的,楼主观点的根本性偏差。

发表于 2007-8-13 11: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下面引用由另时代化石2007/08/13 11:06am 发表的内容:
这个问题在任何辩论赛之前都有提示:不要触线。这个线就是政治宗教民族等敏感话题。这些话题的背后是公共空间中权力的构成。对于中国现实而言,有些话不当讲。如果这个现实不明白,还说自己在谈现实,说不过去。

楼主两篇评析我都看了,按评委的评判标准,厦大确实该输。

只是,为了追求比赛胜利,而考虑哪些话该讲能讲,哪些话不该讲不能讲, 长此以往,辩论将失去其最根本的意义。所谓“辩论”,无非就是将不同角度下的不同意见摆出来,其意义就是使大家都能以多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有些话不能讲不该讲不敢讲,那最终只会形成一种价值观一种角度一个意见,那辩论的意义何在?
再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本应是大学生最根本的追求,若为比赛胜利而连“自由的言论”也放弃,那胜利又有何意义?

厦大输,不冤。厦大敢于说话的精神,我佩服。

发表于 2007-8-13 11: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其实个人感觉辩论还是多说点真话比较好..要知道..这是辩论..而不是在鼓吹某种思想..不要把现实中的很多负累的思想去思考辩论..不然路都难走.=.=辩论都不敢说话..那什么时候说?忍着?小心爆发的一天..(额..我罪过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3: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笔者以为,厦大的输不是主要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这是次要因素。主要因素是该说的话没有说。说社会黑暗不是不可以,要看你怎么说,是否是根据?是否有普遍性?不然随口一说,与市井妄议无异,不是辩论的宗旨。
说真话的勇气国人从不缺乏,缺乏的是理性思考。
独立、自由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不然就变成放任自流。
厦大对社会的黑暗有揭露,但揭露不深,等于没有揭露。
一无数据支持,二无权威调查。只是不停用个案(九万二)在说话。孤证不立。
另外,不是我观点偏差。我是就事论事。你不能要求五六十岁的社会成功人士真把大学生的话当真理。
大学辩论,训练意义大于宣传意义。这是事实。20岁出头,还没毕业,社会没有经历,工作没有一年,谈什么社会黑暗?谈,也是情绪大于理性。——这便是评委的看法。
还是那句话。大学生的自我定位要准确。对辩论的定义也要准确。
我说了,法律可以惩恶,也可以扬善。为什么后一点不多打?非要把社会描述为一团漆黑,然后再说法律作用如何如何大。这种利维坦的思维落后了至少三个世纪。
所以我说,厦大的问题在于道理没有说清,而不是别的。
发表于 2007-8-13 13: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下面引用由另时代化石2007/08/13 01:12pm 发表的内容:
笔者以为,厦大的输不是主要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这是次要因素。主要因素是该说的话没有说。说社会黑暗不是不可以,要看你怎么说,是否是根据?是否有普遍性?不然随口一说,与市井妄议无异,不是辩论的宗旨。
说真话的勇气国人从不缺乏,缺乏的是理性思考。
独立、自由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不然就变成放任自流。

再赞一次~

=)

发表于 2007-8-13 13: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人生阅历丰富,个人世界观成熟。所以,他们看辩论在一定程度上如观小儿争日一样,深觉有趣,但不觉有理。况且辩论双方本都不是真理,谁都不能强称自己是追寻真理,而对手是以辩论为游戏。因此,在评委眼中,辩手不能过分居高临下——说大了就是摆谱。像是黄大叔,自然可以倚老卖老,因为他确实够老,思维水平已经足以支撑其布道式的语言。但是其它辩手是否也有如此魅力或才识呢?__________这句在理
发表于 2007-8-13 13: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笔者以为,厦大的输不是主要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这是次要因素。主要因素是该说的话没有说。说社会黑暗不是不可以,要看你怎么说,是否是根据?是否有普遍性?不然随口一说,与市井妄议无异,不是辩论的宗旨。`G*,
说真话的勇气国人从不缺乏,缺乏的是理性思考。1tQdD8
独立、自由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不然就变成放任自流。

恩,很在理阿

发表于 2007-8-13 13: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深赞楼主!

最有成长性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老师?是讲课讲得如果学生不懂,会首先问“我讲课的方法有没有问题”,而不是首先问“这学生的智商有没有问题”的老师。

依此类推,最有成长性的辩手、辩论队,应是什么样的辩手和辩论队呢?

发表于 2007-8-13 13: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昨天打开电脑的时候只看到点评。因此对两队输赢不以置评。
梁、吴两位评委当然可以判厦大输。不过,个人认为,他们的点评也实在太烂。梁以语言为标准, 那么梁必须指出为什么他必须以这个作为胜负标准,而厦大的语言不足在什么地方,中南又丰富在什么地方?

吴呢?我大意记得:没有说厦大是强队,但说中南更像一支弱队,偶尔的防守反击打得不错。那么作为评委,吴要指出那是什么样的防守反击,反映在哪里,为何为是胜负的关键。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潜在问题,就是厦大是不是一支强队?如果是, 他强在哪里?如果不是,那么中南何来更像弱队?如果中南不是弱队, 那么体现他突出的“偶尔的防守反击在哪里”?

我想, 如果梁、吴两位当时能像路那样去清晰分析他们的判决依据,那么,今天会少掉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和讨论。

发表于 2007-8-13 14: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很多人喜欢拿路一鸣昨天的点评说事,且不说他自己的行为有多少可疑之处,多少并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之上,他最后不也才给厦大多打了一分吗?可见在他看来,也是厦大输赢皆可。
发表于 2007-8-13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11楼也许没有看到最后讨论的时候,吴是怎么附和路的。
发表于 2007-8-13 14: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为什么slot老师没有看比赛,但却把点评看得那么周全。
发表于 2007-8-13 14: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下面引用由另时代化石2007/08/13 01:12pm 发表的内容:
我说了,法律可以惩恶,也可以扬善。为什么后一点不多打?非要把社会描述为一团漆黑,然后再说法律作用如何如何大。这种利维坦的思维落后了至少三个世纪。


呵呵..师兄是个大好人..=.=
发表于 2007-8-13 15: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刘旭在 2007/08/13 03:3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另时代化石2007/08/13 11:06am 发表的内容:
这个问题在任何辩论赛之前都有提示:不要触线。这个线就是政治宗教民族等敏感话题。这些话题的背后是公共空间中权力的构成。对于中国现实而言,有些话不当讲。如果这个现实不明白,还说自己在谈现实,说不过去。

下面引用由另时代化石2007/08/13 01:12pm 发表的内容:
说社会黑暗不是不可以,要看你怎么说,是否是根据?是否有普遍性?不然随口一说,与市井妄议无异,不是辩论的宗旨。

楼主两次发言观点不一,不知你自己是否觉得有矛盾之处?

你说的很对,中国不缺乏敢讲话的人,但缺乏敢于对自己所讲之话负责的人,这些日子马甲横生足以说明问题。而我之所以佩服厦大,在于厦大既敢讲话,又敢负责。

如果你的观点是,对于社会黑暗面,厦大能说该说,只是因为所举例子不能充分阐释己方立场,临场反应不如对方而输比赛,那我百分百支持你。但按你第一次发言所看,厦大输的其中一个相当大的原因始终是“触线了”,“这个现实不明白,还说自己在谈现实,说不过去。”即使我接受这个输的原因,我也要为厦大抱不平,为言论自由抱不平。


发表于 2007-8-13 15: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如楼上这般处置,那就接着输吧,不仅输在赛场上,而且输在现实的竞争中。把“敢讲话并且敢负责”理解得太高了。不见了理性的位置,宽容的位置,建设性的位置。

岚星说得很好,没见过哪个黑暗面大过光明面的社会,还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整体上还继续往前走的。

发表于 2007-8-13 16: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下面引用由Mars2007/08/13 02:17pm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slot老师没有看比赛,但却把点评看得那么周全。

不是我不想看比赛,昨天请朋友吃饭,打开电脑的时候已经是尾段了。中南的三辩在陈词,还有47秒时间。所以只能看评委的点评了。

不知道这样回答你满不满意?

发表于 2007-8-13 17: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嗯,这个解释合情合理,我们大家都非常满意。您再把那个封人id的帖子看仔细些好么
发表于 2007-8-13 17: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这几天马甲丛生是辩手幽默感的体现, 是俺们疯狂追星的体现
发表于 2007-8-13 17: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风格”兼论评委问题


下面引用由Mars2007/08/13 02:17pm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slot老师没有看比赛,但却把点评看得那么周全。

我其实早已经说明我无权对比赛胜负发表意见。但是评委可以做得更好。
下面引用由Slot2007/08/13 01:56pm 发表的内容:
昨天打开电脑的时候只看到点评。因此对两队输赢不以置评。


下面引用由Mars2007/08/13 05:01pm 发表的内容:
嗯,这个解释合情合理,我们大家都非常满意。您再把那个封人id的帖子看仔细些好么

我知道你是什么心态。我详细说明是想说明你这个人心态真的很无聊。你满不满意和我无关。但是还是想提醒你不要动不动就你代表这个,代表那个,还代表大家。 大家是谁啊?


至于你为何被封,你先看看你的帖子吧。那种道歉我就无法接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5 11:10 , Processed in 0.0566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