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用买了 以下为引用 MaPowerness 的帖子: (此贴售价 110 金牙齿,目前已有 12 人购买)
下午看了比赛,中南财经政法实力与运气并重地赢下了厦大。说运气是因为上半场厦大的发挥确实很不理想。 作为中南的支持者,可能我看比赛会带有个人感情的色彩。但大家自己斟酌着听我说吧。厦门大学的比赛我也看了几场:04年全辩、02年至今的所有海峡赛。在第一场赢南开的时候大家都称赞厦门大学的辩论儒雅大气,有“海峡风”。我觉得这场厦门大学输就输在了“海峡风”上。 今天比赛里的厦门大学让我想到了04年全辩的复旦大学。当时复旦刚刚在第三届海峡折桂,决赛里还发飚力克黄大叔的世新。可是复旦第一轮就在各环节都一路领先时在最后两小节被外交学院绝地大翻盘,输得灰头土脸。我很喜欢那支复旦,同时以为那个外交学院离辩论还差得很远。复旦输在了自由辩论和总结的风格太过潇洒随意,和大陆传统的习惯差得太远,评委根本无法接受。 今天的厦门大学也是受台湾队伍的影响非常之重,优点有目共睹:陈词信手拈来潇洒自如,讲理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举手投足间大将风度毕现。同时还有的特点就是立论稳固逻辑明了——或者说逻辑简单,一场比赛逻辑底线就是一句话。如果不是栗师兄标准的普通话,我们真可以觉得厦大已经是支彻头彻尾的台湾队伍了。 台湾队伍自由辩论都很诚实忠厚,罕见回避问题。大陆也有些队伍努力在自由辩论里每问必答,但限于实力不能做到尽善尽美、还得依赖于赛前准备。厦门大学的个人实力显然相当的强,对于自由辩论的把握也是很有自信。但是毕竟临场反应不如实现准备得周全,厦门大学的大气和习惯也必然使他们不会预先把自由辩论规划得太仔细,事实也确实如此。 上半场立论时厦大就吃亏了。中南的立论指出同情心的深度和广度,而厦大仅把己方理论建立在没有法律就没有渠道这一点上。孰优孰劣不好立判,但中南在论点的数量上占了优势——当然数量多不代表质量高——但路一鸣中场点评的时候就明言中南的立论要明显饱满些。其后的质询和自由辩论里中南都准备充分,事例组合起来狂轰滥炸;厦大应对的手段只有一个:大家不敢捐款是因为怕款项被贪污被挪用,并且把贪污挪用的次数说得太多,甚至于中南方提出给灾民捐款捐物的时候厦大辩手说:给灾民的被子还会被村长拿走呢! 中南方在上半场的自由辩论里组织调度和有秩序,其中那个捐款—捐物—义务劳动的层层推进攻击厦大应付得就比较忙乱了。上半场厦大的反击主要在于一些个案的社会现象,但让人比较郁闷的是一个“九万二”的例子他们反复问了几乎10遍,并且坚持中南方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窃以为这个进攻应该这么打:“请问对方辩友十万元捐款竟被挪用了九万二,如此之制度保障我们有同情心去捐款又有什么用”,而不是轮流反复大吼,“请问对方辩友那九万二到哪里去了” 我带了一个师弟去中南看比赛,那个师弟非常喜欢厦大,认为“三十二支队伍里惟有厦大能把道理给观众说得明明白白一听就懂”,“厦大打南开就像大人哄小孩一样”,还坚持厦大应该夺冠。我支持中南,心中也很是忐忑。 上半场打完之后我那个师弟摇头说,厦大今天打得好差呀!我开玩笑说,马上中南质询第一句话就问:九万二到哪里去了!这时候下半场比赛开始了。 这个比赛赛制太过冗长,对辩手的体力耐力都是严峻的考验。下半场中南的气势明显不如上半场充足了,连观众都开始疲惫了。下半场中南没有优势,并且在自由辩论的后半段开始处在明显下风,攻防套路都已经散了。但厦门大学也没有充分利用,并且说真的,厦门大学全场2次自由辩论的招数拆解做得都不好,还屡屡说些惊世骇俗的话,除了上半场什么被子被村长拿走之后又屡次坚持社会是个大染缸、大学生支教是为了保研…甚至说什么几岁的小孩欺负胖小孩又不愿意把衣服给生病的同伴,这个就比较不严谨了。 台湾队伍的自由辩论确实有事例信手拈来的习惯,举证恰当的时候妙趣横生,但如厦大辩手这样信手拈来只能让观众大惊失色。中南的自由辩论也是越打越乱,明显给人体力不支的感觉。最后的结辩王端做得不错,曹吉安则做得不尽人意。比赛就完了。 路一鸣点评的时候让我强烈地觉得他会判中南取胜,但很失望我最信赖的评委判的结果和我预期的不一样。结果应该是合情合理。 厦大在我看来输在三点:立论太简单 针对性内容准备不够充分 场上反应太过随意。这也是过于自信于辩手的个人素质。当然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辩论的发展方向,可惜在这场比赛里厦大的表现不足以取得胜利。 再有,就是我对厦门大学的批评或者说攻击了:二辩三辩学长学姐为什么都一口台湾国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