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南海之子在 2003/10/23 03:47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岚星在 2003/10/23 02:47am 发表的内容: 呵呵~~谢谢南海兄的提醒。 不过要说《独立宣言》,我还真读过好几遍(有没有十遍,记不清了)。那我们就看看《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和捍卫者是如何执行的吧: 独立宣言起草者,美国前总统杰菲逊自己是终身蓄奴的; ...
如果没有《独立宣言》里面的“人人生而平等”,那么美国的黑奴就不会获得解放,美国的妇女也得不到投票权。价值观是一回事,而实践价值观又是另外一回事。
你可以说“现在中国正在遭受到美国的威胁,必须实行独裁制度来集中资源应付外来威胁”,我想人民都可以对此予以理解并把自己的权利让渡给共产党让它在某一段时间内实行独裁统治。但是你不能说“独裁统治是好的”。共产党以前反对国民党,一直在鼓吹民主反对独裁。现在你看看谁更独裁?国民党还是共产党? 所以价值观很重要,影响深远,你可能在某段时间内因为一些客观条件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但是只要你还有理想,你的理想还是正确的,你还在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总有一天,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理想就可以实现。《独立宣言》发表的时候,美国的民主制度远远比现在的民主糟糕,如果没有《独立宣言》,美国的民主制度很可能变得更糟而不是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看看中国就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是一个有理想有正义感的政党,所以大多数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而抛弃了国民党,看看国共内战时候广大人民对共产党的坚决支持就知道了。但是中国自己没有《共产党宣言》那样表达自己理想的文献,所以失去了美国那样的“宪政制度”。看看现在的共产党,当年的理想失落了多少?是不是让人觉得很失望?当然南海之子对共产党还是抱有信心,但是共产党需要有更多的理想主义者,需要更多的真真正正的共产党员,而不是投机分子。所以不能拿“中国的国情”为自己开脱。中国的国情比起1776年美国的国情好得多,难道可以成为实行独裁统治的理由?当然现在的共产党比起20年前的共产党更加民主和开明,应该加以称赞,但是还需要更多努力。 我认为价值观有好坏之分,不能拿“权宜之计”当成价值观,也不能说价值观没有好坏。南海之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认为“思想性”比“表演性”重要是最高的价值观,不过也不指望中国的辩风一天之内就改变。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价值观,中国大陆的辩风永远都不会改变,永远都是作秀和毫无思想深度的逢场作戏。 简而言之,南海之子认为目前央视评判团的价值观是低劣的,谈不上什么“适用”二字,要不然请解释一下为什么“表演性”重于“思想性”更适用于“中国国情”?如果这样,为什么新浪网民意调查有超过50%受访者认为央视辩论赛“很无聊”? 辩论赛早就不是新生事物了,都十岁了还新生?何况辩论赛举办那么多次,到现在居然还是“摸黑”?未免笑话一点。中国大专辩论赛观众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厂家赞助,为什么还不反省?为什么要把责任推给观众说“他们看不懂辩论赛”?难道看得懂《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拯救大兵雷恩》、《美丽心灵》、《红楼梦》的观众都看不懂辩论赛?这种自欺欺人的借口,无非是为央视素质低劣的评判团开脱而已。央视不是一直强调“创新”吗?规则变来变去,为什么不把那几个让观众看到讨厌的老评委(如赵林、孙东东、余潇枫)通通换下去?他们才是央视辩论的毒瘤。 至于“度”的问题,我没有责任解释,应该问中山大学如何证明“逆境”推到极限还没有超越质变的度。这是中山大学应该好好解释的。世新大学的定义,可以把绝境说成:肯定导致死亡的境地;逆境不会导致死亡。这样子就分得很清楚了,只要人没有死,那么不管碰上什么逆境,希望总是存在的,而逆境也帮助他磨练得到成长。世新大学没有好好区分开“逆境”和“绝境”,是一个小小的败笔,但是整体上明显强于过于平庸的中山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