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smilesir在 2006/07/04 10:25pm 第 2 次编辑]
又被骗了100块!像挤一管已经接近用尽的牙膏一样,同时绞尽脑汁猜测、分析,我终于疑似明白了一点点。 大略是说,曾经有这样一支队伍,在赛前得到了主办方某种“承诺”。而在决赛开始前,主办方的这一“承诺”发生了变化,或者说,这一“承诺”又许给了别人…… 请注意,这里,双方对这一所谓“承诺”是否真正达成了意思表示的一致性,存疑。也许其中一方把对方的某些表述绝对化作了“承诺”,指向了某一确定的成绩,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 如果我是某一支队伍的领队,赛前主办方对我们致以一些溢美之词,甚至使用了什么“夺冠”之类的言辞,我只当这是主办方在希望邀请到我们队伍参赛的迫切心情下的一种鼓动性话语,我只当这是一种祝福,而万不会将其视作所谓的“承诺”。自然,比赛进行过程中,我也不会因为主办方的言辞与当初不完全一致就产生“承诺”变化之感。 之所以我一直不认同有所谓“内定”之事,正如同笑梦多在第39楼所言,我是在听到传言后进行过一些查证的,对象包括前面所有的评委和主办方主要执行人,这些人我认为是值得信任的。当然,我的查证并没有穷尽本次比赛的所有参与者,但就我长时间的了解,他们似乎缺少“内定”的理由,也缺少保密到如此程度的能力。 如果说真的存在所谓“内定”,我就很不解,那支最早得到所谓“承诺”的队伍,你凭什么得到这样的“承诺”,你有何德何能?你为本次赛事赞助了多少?千万不要说你们的出战就是所谓“夺冠承诺”的对价,你太看得起自己了。偌大的京城,高校众多,似乎不必要下这么大本儿邀请这样一支队伍。地球离了谁都转。 如果说真的存在所谓“内定”,我又很不解,为什么这一“承诺”还会中途一女二嫁呢?那个“新欢”又有何徳何能博取了主办方的“芳心”呢?他牌子更大?似乎不是吧。他做出的贡献更多?冠军奖拿到手以后私下全还回去?甚或再赞助一笔?可是我也有小道消息,冠军奖早已被冠军队伍的成员平均分掉了,每人大约分了多少我大略也有所耳闻。 在我看来,“内定”在这次赛事中是一件很没有道理的事,至少比我曾经看到过的其他一些更大规模的比赛要没有道理得多,因为我找不到一支队伍值得去“内定”。 如果主办方曾经的一些随便说说的言辞让某参赛队理解成了“承诺”,那实在是一种悲哀,这既是主办方工作的失误,也体现了该参赛队自我定位的偏差与自信心的缺失。 笑梦多这次提到所谓的“污点证人”,想必指的就是第34楼里“也是既得利益者”的“他们”吧。要保护,没有问题,我早说过,不便公开讲出来的东西我们可以私下交流,但遗憾的是,笑梦多并不给本人这个面子。 说了这么多,我不禁扪心自问,我们这些所谓的辩论爱好者,这些辩论圈子里的人,整天思考着恩怨的纠葛,盘算着利益的分配,猜测着“内定”的传言,究竟还有多少心思放在了辩论本身上呢?为什么现在辩论愈发势微?我想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