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新加坡国立对这次比赛结果最为不满,他们在赛前就说“希望这次是一个公平的比赛”,不过显然央视评委让他们失望了。可笑赵林还跑出来唧唧歪歪,又再次暴露出他的无知和不够格。 1、赵林:我们觉得以情动人比以理服人要容易做到一些。以理服人难一些,因为你要说理,把理说清楚是比较困难的。而以情动人,你只要大量地煽情,讲故事呀。 可笑,以为讲故事就是以情动人了?武汉大学在新加坡讲了那么多故事,怎么没打动评委团?赵林有这种看法,只是他自己是学文科的,不懂迅速分析逻辑框架而已。他自己容易被小故事打动,未必说明理工科出身的评委也容易被打动。其实最容易从感情上打动理工科评委的不是小故事而是人生哲理(就象世新大学所采取的策略一样)。而且理工科评委对“以理服人”更加敏感,比如中山大学的逻辑框架被新加坡国立击碎之后无论怎么以情动人,都无法说服理工科评委投票给他们了。赵林居然敢拿自己的偏见来代表整个评判团的意见,说明他的不谦虚。而整个评判团都是文科出身的评委,也说明评判团的不公正。 2、赵林:反方,我后来跟他们(新加坡国立大学)谈,我说实际上你们打反方“被爱”你们应该“低”打,就是把幸福变得非常“低”,幸福是个很简单的事情,用不着崇高,如果肚子饿了,吃个面包吃个馒头就觉得很幸福了,它是很平常的事情。那么可以从这个意义上来“打幸福“了。然后强调,爱确实比被爱要崇高,它非常了不起,它非常崇高,但是,它不幸福。因为崇高的东西往往是有一些悲剧美,有一些悲剧的意义。
赵林既然当评判就应该说清楚新加坡国立和中山大学的比较,而不应该说新加坡国立如何如何才能达到最好。就算新加坡国立的立论很烂,只要它比中山大学的好一点,就应该判新加坡国立获胜。中山大学说“爱很崇高”,所以更幸福。但是新加坡国立早就指出中山大学并没有比较“爱”和“被爱”,他们只论证了“爱”很幸福却没有论证出比“被爱”更幸福。理工科出身的评委能够敏感地感受到中山大学的逻辑框架已经被击碎,而赵林这种文科出身的人根本对逻辑就是一窍不通。 作为评判,应该清清楚楚比较两个队,通过比较来裁判,而不能说:好,新加坡国立你的表现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水准所以我判你们输。这不是荒唐吗?问题是赵林有没有使用同样的高标准来要求中山大学?所以赵林片面指责新加坡大学,而没有站在比较的观点看问题,是偏颇和不公平的。 赵林的讲话又让我想起他去年指责中国政法不够“儒雅”所以判他们输的荒诞剧,他去年“反省”央视评分规则时说的“应该现场公布打分”的提议还言犹在耳,现在却自食其言。我认为赵林缺乏对辩论的认识,没有整体感,对逻辑敏感度不够,发言和裁判的身份不符,且从未反省自己。总之,他没有资格担任央视大专辩论的裁判。他的存在是央视大专辩论的毒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