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夷山:辩席续学统 遥想朱子当年,健步越武夷,鹅湖会象山,辨学问道,引后人无尽景仰、追慕。此适成上世纪末武夷山赫然名列人类“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重要文化资源。 至新世纪十年,中国已渐显追续文化传统之新机,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俱有此共识,常有所合力。在这一中华振兴,且为人类之未来开示新气象的时代,依凭武夷山的文化传承、朱熹理学的世界性意义,专设辩席,借辩论赛的方式,汇聚当代青年才俊的活力、敏锐,融通环球多元文化之博大、精深,可使武夷一地,不仅熏茶于前,更是问道以继。携碧水、丹山之灵秀,以百越、朱子之隽永,再叩问人类千古困惑,新探究文明当下疑难,亦辨析一方百姓忧乐。这恰合“崇安”之意趣。 二.中华名辩盟宗旨 中华名辩盟是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经由法律程序注册成立,专注于华语辩论的学术性机构。其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的八所著名大学:澳门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四川大学。其中的赵林教授、尹德刚教授、韩鹏杰教授、吴刚教授、张邦辉教授、李琦教授、張學森先生和張愛萍先生等相关人员,以其在大学生辩论赛方面的资深和卓见,并以各自的专业素养,合力促成中华名辩盟的成立。 中华名辩盟的宗旨为:促成青年学生优雅地使用汉语,并由此语言的优雅而达于博雅;养成青年学生对公共生活的恳切关注和自觉责任;促成全球化时代汉语作为世界性语言的运用,并由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中华名辩盟国际辩论邀请赛自2003年始,每年一届,已在澳门、武汉、厦门、重庆、苏州、上海、成都成功举办了九届,参与的大学涵盖了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多国(地区)的著名大学。近十年来,中华名辩盟所举办的辩论交流活动已成为华语辩论的重要平台,广受青年学生的关注且为之投入激情和智慧。辩论赛的组织已益趋成熟,影响日渐其深。中国中央电视台、多家卫视、新华社、馬來西亞星洲日报、東方報等均曾报道或播出我们的辩论活动。 此外,中华名辩盟近年来也多方合作,联合主办或协办了多次辩论交流活动。境外有马来西亚的第二届和第三届世界华语辩论赛(2008、2010)、国际中学生辩论赛(2008),国内有江苏省大学生辩论赛(2008)、四直辖市的“反腐倡廉”辩论赛(2008)、全国独立学院辩论赛(2009)、贵州团省委和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组委会所举办的“夜郎争锋”、“民族花开”国际辩论赛(2010、2011)、以及贵州省军区举办的国防教育主题辩论赛。 基于中华名辩盟成立前后其所组织、参与或推动的辩论赛的成功举办和高水准,中华名辩盟意決意寻找更大范围的合作,以践行其宗旨,並助力于地方或行业的文化建设和对外影响。
在中國福建省武夷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華名辯盟與武夷山市政府將於2012年第六屆海峽兩岸茶博會期間舉辦“2012中华名辩盟问道武夷国际辩论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