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33|回复: 20

正方:...(楼主没说)...;反方:经济扶贫比知识扶贫更重要;我是反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 18: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1-7-5 07:13 编辑

求助各位前辈的帮助  谢谢啊
  找不到比较好的切入点   
   还有 我是四辩   希望得到前辈的指点
发表于 2011-6-1 19: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观点,可以参照一下先治贫还是先治愚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20: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前辈  对方肯定会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  要怎么反驳呢???
发表于 2011-6-1 22: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1263787 的帖子

打渔的渔网在哪啊?
发表于 2011-6-1 22: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题就是治贫和治愚哪个更重要的翻版了嘛。。楼主可以去参考
发表于 2011-6-1 22: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额,其实不论治愚和治贫哪个更重要,对这个辩题的判断影响都不大。。。。这可不是那个辩题的翻版
发表于 2011-6-1 23: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扶贫是一种给人东西的行为。给人东西不一定要给人最好的东西,而要给人最需要的东西。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最好的东西就是别人最需要的东西,但是偶尔这两者会是不同的。
这个辩题很容易掉到一个坑里去,就是全篇辩论说来说去,都是在说知识和经济哪个东西更好。讨论治贫治愚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假设对象是又愚又贫,而且那个对象是虚的,理论上的讨论,因此不必考虑对象是愚比贫多一些还是贫比愚多一些的问题。可是这个辩题考虑的是实实在在的人,不是理论上抽象出来的概念人。对于扶贫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在妨碍他们的富裕,这个贫民群体是个什么状况,他们的平均知识水平比富裕的人低是事实,然而平均知识水平比富裕的人低是不是就等于在他们的知识中没有蕴藏着宝藏的东西呢?
开展扶贫工作之前要做什么,第一步是调研,也就是先去了解当地贫民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切实需求,然后再决定扶贫工作怎么开展。倘若按照治愚治贫的思路打下去,那就成了靠想象来制定计划。这场比赛也是一样,对哪个更重要的判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你对贫民这个群体有多大了解。你越对这个群体了解,越能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那么你的论点就越有说服力。
发表于 2011-6-2 10: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henglong4524 的帖子

如果别人说渔网好买。。。撒网技术难搞定。。。唉,最讨厌这样的辩题了,老是打成先后比不出重要。。。
发表于 2011-6-2 10: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沈小嗣 的帖子

扶贫的对象是没有渔网还是缺乏撒网技术,这个是可以通过现实推出来的。。。。
发表于 2011-6-2 10: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henglong4524 的帖子

恩 赞同 先看迫切需求
发表于 2011-6-2 10: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吧
有了经济扶贫才能进行真正的知识扶贫
有了知识扶贫才能推进经济完成经济扶贫
发表于 2011-6-2 10: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肖锐 的帖子

有了经济扶贫,被帮扶对象的知识问题不一定需要你来扶贫了
有了知识扶贫,被帮扶对象的经济问题也不一定需要你来扶贫了
发表于 2011-6-2 10: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henglong4524 的帖子

恩~ 确实 这个是一种情况 看来我考虑问题还不是很全面啊~~ 感谢前辈提醒了~
我考虑的是一种这样的情况:
有了一个基本的经济保障 比如说可以提供正常的衣食住行之外 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让其能深一步的研究知识 让其能更好的实践
有了知识扶贫 能完善其内心思想 有知识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
发表于 2011-6-2 11: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englong4524 于 2011-6-2 11:13 编辑


发表于 2011-6-2 11: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肖锐 的帖子

扶贫的对象有很多种的。粗略分就可以分成城市贫民和农村贫民两种,城市贫民中又有下岗职工和长年无业者之分。被扶贫者不一定知识缺乏,下岗职工们的知识水平可能相当高的,农村贫民又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在深山中的某些少数民族聚集区,他们确实知识很缺乏,但是他们的手工针织品价值就是高,他们有我们没有的知识,这又怎么评价?
对很有知识的人进行知识扶贫,那是出于何种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观点就不一定成立了。
扶贫是个现实问题,是要踏踏实实去做的,不是哲学上的抽象讨论。
发表于 2011-6-3 11: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所谓的治贫与治愚的问题咯,老套路就可以打,物质基础路线,这是最简单和明了的~
发表于 2011-6-3 17: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饿得快要死的时候就会不择手段了
发表于 2011-7-5 15: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扶贫”啊。人家不是求发展,而是要解决贫困问题;人家是饭都吃不上了,知识扶贫能一两天之内速成让人家当晚就吃上鲍鱼吗?等几个月到几年的知识扶贫搞完了,人家也都已经饿死了。所以说,经济扶贫首先占有的一个优势就是紧迫性。

此外,对于贫困地区而言,缺钱,这是明摆着的;但是不是缺知识,很难说呀。打个比方说,在红旗渠修建之前,河南不少农村因为没有水源来灌溉庄稼,是十分贫困的。但人家却知识吗?人家不缺。在大家砸锅卖铁咬牙凑出了一点点钱之后,人家自己开凿了红旗渠,从工程师到施工工人都是当地村民。所以,在人家贫困时,给人家派几个工程师去,一点用也没有,人家村里有;要真想扶贫,还不如尽早给人家送一笔施工款项,让红旗渠或更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可以尽早开工。
发表于 2011-7-5 15: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重要”的比较,前两天才发帖说得很清楚了,在此不再解释。
发表于 2011-7-5 15: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辩题在价值上讨论的话就会出现上述情况。那么就打现实,看看当今社会更需要哪个来解决矛盾。固然2者都要,所以可以建立一个比较标准,看看哪个对社会现实意义最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7 02:18 , Processed in 0.0730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