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1|回复: 6

正方:大学教育重在学术培养;反方:大学教育重在道德修养;我是反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9 18: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1-5-20 07:20 编辑

正方:大学教育重在学术培养
反方:大学教育重在道德修养
网上都没有相关材料 ,各位大虾帮帮忙!!!!我是反方···
发表于 2011-5-20 15: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这样的辩题,我的思路比较僵化了,通常会从何者较重要、何者较缺乏两个角度来说。

在学术培养和道德修养两个方面,道德是做学术、尤其是做好学术的保证。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事实上,只有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保证在搞学术研究的时候不会急功近利,不会变成人人讨厌的“砖家”。

此外,我不清楚“大学教育”这个概念,楼主想怎么把握?如果说,大学教育是指所有在大学校园内的教育的话,那么就包括了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等等。但如果说大学教育仅仅是指普通本、专科教育的话,那么这个阶段的教育在学术方面涉及并不多。本科生仅仅是触及并了解学术前沿,但并不要求、也并不可能对学术提出独树一帜的见解或做出很多的突破。相对于这种要求而言,学术培养似乎并不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

那么,在何者更缺乏的角度来说,我不得不讲,道德修养的确在眼下的大学教育中缺乏得很。(注:我没有批判别人的意思,我本人现在也正在大学中接受教育。)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如果某一门课,老师要求学生交一篇小论文上来做为考试,有多少人的论文是自己写的,有多少人的论文是网上找的,大家都清楚吧?有人甚至稀里糊涂吧任课老师发表的文章给抄下来交上去,有人甚至下载之后连姓名和工作单位都没有改,这事儿大家应该不觉得新鲜吧?但是,学校是什么态度呢?是“抄一个、挂一个,全班抄、全班挂”吗?显然不是,这个大家也清楚。老师们认为,如果真的全班挂的话,教务处那里肯定通不过的。所以,只要学生还知道任课老师是谁,下载文章的时候规避一下,然后还知道修改一下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那一般就放及格了。这样的教育下,学生的道德修养将退化到什么程度呢?如果在大学教育中再不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那么说句不客气的话,今天在各大论坛上骂“砖家”的大学生们,明天会成为更“砖”的“砖家”。
发表于 2011-5-21 0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何者较重要”不用去论述,因为这本身就可以是一个辩题...这样论述好麻烦好麻烦。
   大学教育,我认为是指本科、专科教育我比较能接受,虽然广义上研究生等都属于大学生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都会把研究生和大学生分开,因为研究生它与大学生相比有很鲜明的特点。
   大学教育,重在什么,我认为肯定是要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去入手分析的。大学教育的目的显然是培养人才,什么叫人才,偷懒用个百度百科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个定义其实对双方很公平,一方面,要求要有专业技能,差不多就是要求学术培养。另一方面,它要求要对社会作出贡献,差不多就是要求道德修养。都可以说,都很重要。具体情况得看辩手素质和场前准备,比谁说得好。
    然后,就要讨论版主说的“何者较缺乏”的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这个辩题的现实意义所在,让这场辩论对目前大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思路。而我认为,其实两方面都很缺乏,也不分轻重。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是要通过道德修养来解决的。道德方面的问题自然是要道德修养解决,这个不多说了。学术不足的问题,同样也要通过道德修养来解决,因为今天专业知识不足,不是大学生学不懂,不是老师教得不好,而是学生的品德层面出现了问题,他们不愿意去学专业知识,不在专业知识上下功夫,应付考试成了主旋律。说这是道德修养的问题,我觉得还是靠谱的。
    最后,重道德修养我认为是大学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大学教育,曾经的精英教育,目前已经成了一种大众教育,而且还进一步向大众教育方向发展。而越是大众的教育,培养德就越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2: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的一辩陈词   请多多指点
谢谢主席、评委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意大利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缺陷。” 我们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可以报效祖国社会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从高校角度来说就是传播知识,从学生角度来说就是获得知识。而知识,指学术、文化和学问。道德修养是一门学问,所以知识不仅包括学术知识还包括道德修养。所以我方观点,在大学教育重在道德修养。
首先,我方也承认,学术培养在大学教育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十二年的应试教育让大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而忽略了道德的培训。道德给学术指引正确方向,火药在文明人手里变成了璀璨的焰火,而在恐怖分子手上却成为了杀人的利器!没有道德作为指路明灯,学术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同样的是拥有一定的知识的人类,但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不同的效果,各中的道理还不是因为道德的力量吗?所以大学教育重在道德修养。
    其次,我们看看现在大学教育的现状。国家为了高等教育的建设,每年拿出巨额资金用于大学学术的培养上,而道德修养方面的投资微乎其微。除了有限的心理咨询机构以外,国内绝大多数学校都严重缺乏或根本没有道德培训系统。由此而生的后果是越来越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社会上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对方辩友可以说马加爵是个例,刘海阳是个例,但是层出不穷的个例还是个例吗?这些案例是不是需要我们反省和警惕呢?由此可见,更注大学教育重在道德修养是社会现状的需求。
最后,大学期间是人形成世界观的最重要时期,在这期间道德作为人的最基本特点也开始清晰完善、最终形成。一个人完成学习专业学术之后何去何从:选择什么性质的工作、怎样工作、有何成就,都取决于大学里科学世界观和道德的修养。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大学教育要重在道德修养。我们校训说的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新!学术教我们如何做事,道德就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当一个人连做人都不会了,还怎能教他如何做事呢?由此而见,大学教育重在道德修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方观点“大学教育重在道德修养”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2: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江户川柯南 的帖子

我们的道德定义是行为规范和准则,上课迟到旷课算道德缺失吗?队友说 有点牵强!
我们的一条路线道德指引学术,缺乏道德的指引学术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危害国家或人民!
发表于 2011-5-25 14: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水猫 的帖子

试着回答您的问题。

上课迟到旷课,这本身很难说。如果该生旷课是因为的确有其它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或者说选择自学或其它学习方式(可能课堂不如自学更适合该生),那么并不能算作道德缺失,因为到学校是来学习的,而该生旷课并没有否认学习的重要性,而且该生在行为上也是在学习。

但如果该生旷课是因为睡觉、玩游戏、陪女朋友(上医院除外)等等,并且还自以为名正言顺、理直气壮,拒绝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教育和劝告,并且最后成绩也烂得一塌糊涂,那这就是道德缺失了。因为该生在浪费父母的钱、浪费社会的教育资源,也浪费自己的青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2: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江户川柯南 的帖子

恩恩,是有点牵强,你那样会合理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7 02:16 , Processed in 0.0617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