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312|回复: 37

[立论陈词] 和大家分享-本人的架构设立方程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1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要辩论?辩论真的辩得出真理吗?对我来说,答案是,yes!有一句名言,小道理的对面,往往是谬论,但是大真理的对面,往往是另一个真理。既然正反双方的都是真理时,辩论要怎么才会赢呢?难道就只是看谁口才好技巧好拗得快也逃得快吗?不完全是,更大的关键,在于你讨论着一个问题的时候,是从什么角度,以及什么范围和背景去讨论的。所以设架构的第一步,就在于应该从什么角度与背景去看今天的辩题。举个例子,当初为了争取马来西亚独立的麦基劳(不是麦当劳)、Tok Janggut(胡须佬)等人,尽管杀死了一大堆的英国人(从当地人的角度这些英国人是侵略者),为什么是民族英雄?但是争取车臣独立的巴萨耶夫杀了一大堆俄罗斯人就是恐怖分子?原因很简单,第一,看的角度不同,从殖民时期英国政府的角度来看,麦基劳(不是麦当劳)、Tok Janggut(胡须佬)等人其实和恐怖分子没有两样,而同理可证,在支持巴萨耶夫的人当中,他也是英雄。第二,时间点的不同,在巴萨耶夫还没有成功之前,人们说他是恐怖分子,但是如果他成功的话,搞不好他就成了车臣国父,同样的,如果马来西亚没有独立的话,麦基劳(不是麦当劳)、Tok Janggut(胡须佬)等人在历史课本里的定位应该是破坏国家安全的恐怖分子吧,但由于现在马来西亚独立了,所以他们就是英雄了(这好像还论证了历史是由胜利者所编写的,哈哈)。第三,时代背景的不同,当时的麦基劳(不是麦当劳)、Tok Janggut(胡须佬)等人在殖民时代,如果不通过暴力来解决的话,似乎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因为那时根本没有联合国,也没有国际仲裁庭吧,相反的,在现在这个国际援助已经相当普遍的社会,寻求国际援助这一个方法,可以说就会比巴萨耶夫的恐怖袭击来的好吧,所以巴萨耶夫只好被称为恐怖分子咯(当然国际愿不愿意对巴萨耶夫施以援手又是另一个考量点了)。
  当我们决定了事情应该发生在哪一个大环境的时候,辩题讨论范围的设定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双方的论点应该怎么判断高低胜负了,而判断的这一把尺,就叫做衡量标准。在现有的环境之下,面对环保问题,究竟是效率更重要还是公平更重要?而国家的现况,究竟更应该注重经济还是环保?这就是衡量标准上的比拼。而无论你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论点都好,全部都是以衡量标准为依归的。所以,在讨论范围达到共识后,攻击对方论点干嘛?攻击衡量标准才是王道啊!所以,没有衡量标准,失败!衡量标准双方都可以用,失败!双方在场上预先设立的衡量标准是一样的,失败中的失败!这样的话,衡量标准设来干嘛?直接听了对方的过后拿来用就好了不是吗?至于论点,由于只是衡量标准的延伸,只要推论得当,一般上都没有问题。
  而架构的设立与操作还有一个很大的重点,那就是,要怎么设才能够让你拥有最犀利的攻击点,以及最小的防守面。辩论中的每一方都有一些可以说是几乎必胜的地带,一些几乎会被打成筛子的地带,以及无法定义的灰色地带。所以,要赢比赛,就要把讨论集中在有优势的地方,并把劣势以及灰色地带给切掉或者包掉。什么是切掉?放心,不是自宫,而是预先用一些合理的原因,把不要讨论的东西给切割,例如在专才与通才谁更适合社会竞争这个题目里,正方把通才与天才两者分开,就是一种定义上的切割,而在好马应不应该吃回头草这一个辩题里,正方可以说明由于在吃回头草和不吃回头草的实例当中都各有成败的例子,所以从实例的比较是没有结果的,而把讨论的范围锁在价值的渲染上,则是一种范围上的切割。要注意的是,为什么应该锁定范围,为什么应该切割定义,这一切都必须要给予非常合理的解释,否则就有些流于诡辩了。而包的意思,更简单来说是要承认对方的什么论点。要知道,很多时候,一场比赛会输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太想赢,对方的什么论点什么例子都想要硬吃下来,结果应接不暇,而处于被动。所以,必要的时候,承认对方的一些论点,但是以更高的角度,或更广的视角去看,会让人觉得你更成熟,在应对上也比较轻松。举个例子,在应不应该停止砍伐森林的辩论中,正方在鼓吹停止砍伐森林时,尽管大方承认这或许会让我们损失一些经济利益,但是由于钱可以再赚,因为砍伐森林而绝种的生物却不能再有,正方承认对方论点,不但没有陷入不利,反而有可能让自己的立场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相反的,一味抨击停止砍伐森林不会带来经济损失,不仅有违经验法则,也会在论证上遇到很大的困难。当然,在场上可以退让到什么程度,则需要辩手的经验去调适了。
  以上仅为本人的架构设立操作方针,如有不同意的地方,欢迎讨论,而方程式的内容,也会随着本人眼界的不同进行不定期修正。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31 18: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很好,写得很棒!

但由于不涉及具体辩题的讨论,主要是进行关于辩论整体理论的讨论。个人建议转移至本版的子版块,楼主意见如何?

当然,这篇好帖子,出于私心,我愿意先将它在本版留一天,谢谢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江户川柯南 的帖子

好的
谢谢版主了
其实会放出来也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发表于 2011-1-1 16: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在这么有耐心写的份上,就该多挂几天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21: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白水 的帖子

呵呵
可以给点意见吗?
发表于 2011-1-22 20: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z88sleep 的帖子

对于技术方面的讨论,本版十分欢迎,希望有更多作品。
发表于 2011-1-23 10: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lz是哪国人
发表于 2011-1-23 11: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技术贴!!

辩论比赛的布局真的很重要。

我也来贡献一点。最近发明了一种叫做 路人测试法 的东西。
很多时候在想完成某些切割、定义、划分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道理和语言能不能真正的起到效果。这时候可以拉一个路人过来说给他听。或者多找几个路人来听。

如果大家都觉得没问题,不会很牵强。那估计就ok。如果觉得不行啊。。。这完全在硬拗啊。。那可能就要修改。

可怜去年我的室友听我唠叨了快一年。。。。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0: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S读书人 的帖子

什么地方乱呢?
具体说一下,然后我修改
谢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0: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S读书人 的帖子

什么地方乱呢?
具体说一下,然后我修改
谢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0: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aPowerness 的帖子

我是马来西亚人
发表于 2011-3-26 00: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请教楼主一个问题

对于比较型辩题,标准自然是最重要的,因为标准是整篇立论的立足点
但有些时候的有些矛盾(是否)型辩题,标准其实并不一定有什么战术意义啊...或者说在定义标准没起争执而在论点其争执我也经常见过...
望楼主赐教对矛盾性辩题,标准战术意义的解释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0: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robotfang 的帖子

不好意思
能不能举出个辩题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
会比较容易懂
发表于 2011-6-2 15: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z88sleep 的帖子

我问一个吧,全球化是/不是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
对于这个辩题,衡量标准的作用究竟如何体现。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6: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henglong4524 的帖子

呵呵,以方程式来说,第一点就是设立背景。这一题的背景设立就是全球的经济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例如,从工业化走向知识型经济还是什么其他的之类的。过后呢,设立条件,也就是要往这个方向去需要什么条件,如果全球化可以达至这个条件,那么就论证到了立场。不过老实说,我不认为这一个题目具有可辨性,因为目前的经济发展走势确实是往全球化去的,整个大趋势太明显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6: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henglong4524 的帖子

补充一下,举个本身的例子,我对于人性本善/本恶这一题设过一个架构。这一题对于人性本恶我设立的背景是这样的,人类在社会化了过后,我们就出现了社会契约。而社会契约就是在大部分人都能够接受的情况下,所设立出来的善恶标准,其中能够明确写明的就是法律,一些可能比较难以界定的就是道德价值等等。所以要判断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就要看人类在社会化之前的行为是不是有规矩的(当然这个规矩是由后世所定的),还是随心所欲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羚羊斗角不是恶,可是人类打架是恶了。献丑了,呵呵。
发表于 2011-6-2 16: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z88sleep 的帖子

那么倘若存在另一种发展方式也符合你所说的条件,那是不是按照你的立论框架,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就存在了两个以上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8: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henglong4524 的帖子

可以这么说
我们可以同时发展工业,也可以同时发展农业
只要这两者是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的话
就是可以同时发展的
发表于 2011-6-2 19: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z88sleep 的帖子

但是工业化农业化两个方向你只能选一个,方法有很多但是方向是唯一的您说对不对。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9: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henglong4524 的帖子

不认同
如果又有足够的钱
足够的地
足够的技术
足够的人
为什么工业和农业不能同时是治国方针呢?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31 14:07 , Processed in 0.0731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