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51|回复: 63

[自荐精华] 现在的辩论,需要出个郭德纲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4 12: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无意评判现在对于郭德纲的各种新闻言论,内容主要与辩论有关。

只是前几日看了郭德纲的相声《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很是感慨,里面郭德纲大谈相声目前弊端及发展,也坦露心声,诉说了自己十余年来对相声的坚持和努力,几近落泪。网上有骂郭德纲的,也有捧他、支持他的,我不了解郭德纲,但看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事业如此执著和努力,就不能不佩服他。郭德纲很值得人尊敬。

言归正传,这段相声引起我感慨,并由此引发了对辩论思考的是郭德纲的一句“如今相声所处地位很尴尬”。这又何尝不是再说在如今的辩论?现在的辩论越来越小众,很多学生对辩论有很大的误解。到现在还记得有人跟我说,你还是少辩论的好,不然没女生肯要你,这两口子一回家谁吵得过你。当然,这只是句笑话,但辩论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始终还只是一个口舌之争,对它的认知也只停留在那样的一个程度,这却是不假。包括前段时间学生工作比较忙,进了比较多的部门,当时跟人交谈,流露退意,想退掉些工作,专心于少数几样,毕竟精力和能力有限,结果他们纷纷建议把辩论队给退了吧。这也是他们真诚的建议,也知道他们是为了我好,但现在从另一个角度想来这不恰恰说明辩论如今的地位?辩论队它远不如学生会,党建办这样的部门来得有“实权”,也不如班长这样的职位来的风光,一旦与前者发生矛盾,辩论作为一个爱好,应该被首先舍弃,这就是旁人对辩论的认知和理解,在他们心中心中,原来辩论位置就那么低,也应该那么低。

我是个很喜欢溯本求源的人,有时也在想辩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的价值到底又是什么?众说纷纷,于是我想到这样一种观察思考方式,从时间层面上看,看最早的辩论!要知道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产生最早的某类事物肯定不是最好的,现实也不像武侠小说,武林秘籍越早越厉害,这违背客观规律。但我坚信一点:观察越早产生的某类事物,就越可以看出那类事物的根本价值所在。

我个人对其做了划分,分为四个阶段,只是一家之言,希望各位可以多加指点。第一个阶段暂且跳过,先看第二个阶段。

二、辩论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

在中国,对于辩论,不知从何而起。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在那个时期中国文化发展迅速,并且也可以在那段时期看到辩论的影子。当时存在各种学派,对于各种学派、各大家的创始人而言,都需要广泛地宣传各自的理论,学说。各国君主,老百姓们也不知道哪个学说更好,也不知道该学哪门知识,这时候怎么办?很简单,辩论。到底哪家学说更好,你们两家“吵吵”,辩论一下,到底谁比较厉害,高下立判。

想一下,这时候,孔子他们都是为了什么而辩,孔子是政治家,思想家,但他同时是一位教育家,他最初的辩论固然有为了宣传政治思想,但我个人感觉更多的是一种传授知识!我一个人知道了这个道理,知道了这个理论,知道了“君子要每日三省”,知道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个时候我不满足,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于是我和别人展开了辩论。我深深地了解到一种新思路、一种新知识最初很难被人们所接受,于是我站出来与旧知识辩论,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了解他。这也很符合人的心理,当你会做一道题时,有了一个新的解题方法或思路时,自然而然会和同学探讨,会告诉同学,当然不排除炫耀卖弄这样的出发点。但我们既然是追寻最早的目的,就必然要把他单纯化。

所以最早的辩论是十分值得人尊敬的,他不满足自己知道了真理,他只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理,知道知识,这时候的辩论是为了传播知识。

三、辩论是为了国家大义,人民利益,世间正义

把时间往后退,谈到辩论有些人你避不掉,就是苏秦张仪之辈,先且不论那种是否是辩论,但他们的确被称之为辩士。靠三寸之舌游走于各国之间,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时候辩论说的小,成为了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和方式,说的大了,他其实是最早的外交!这也很符合客观规律,社会在发展,东西技巧必然要学以致用。于是人们通过辩论来为自己的国家获得利益,维护着国家的尊严。有了不公平的事情,或许我国家没你强大,但我依靠辩士去据理力争,去捍卫那世间的正义。

之后就有了“唐雎不辱使命”的佳话和“完璧归赵”的美谈。那时的辩论真可谓称得上是:一人之辩强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所以那时的辩论是为了国家大义,人民利益和世间正义。

    四、中国:辩论成为了辩论赛,外国:辩论成为了一种技艺和社会工具

之后时间再怎么推移,在中国我始终觉得无论历朝历代,还是中国近代乃至改革开放,所有的辩论都可以归结为上述三点,反而目前社会主流对辩论的认知竟然就是辩论赛。

这里摘录一位网上辩论前辈对于目前辩论所处位置

“随着时代的变化,相对来说,表达的空间愈加广阔(虽然与西方民主国家相比这个空间依然非常狭窄),而自98年互联网在高校、科研单位和一般家庭普及开始,相比几年前,自由表达的形式已经不再是广大公民最强烈的诉求。整个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辩论各种问题。今天的诉求已转为打破“话语权”的垄断,用表达的内容去影响公权力的决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93至98年对辩论赛的广泛关注,重点都放在言说的形式,其核心在于,面对现实中对表达的强力钳制,我们“要说话”或者“能说话”;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际交流的逐步放开,以及公民整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这种钳制在客观上是相对削弱了,庙堂之外的“广场”的影响力要比几年前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在这个阶段,社会整体的诉求是“说什么”。但是在此时,所谓“传统辩论赛”却远离了这个时代的诉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辩论赛,无论是作为一种隐喻、象征,还是满足了公众在表达欲望上的补偿或替代的心理需求,那些比赛都确实呈现出与公共生活的密切关联;但本世纪的辩论赛却逐步与公共生活相分离,逐步变成学院派自娱自乐的游戏。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为何“政策辩”在最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逐年提高的关注度。因为政策辩与传统辩论赛的最大区别,是前者直面与人民的公共生活,它显得“与大家是有关系的”。”

看了这些之后再回顾先前辩论所处位置,你会发现我们现在辩论变得十分“可笑”,我们现在没有了辩论,只有辩论赛!辩论竟然单单变成了辩论赛,所有现在所谓的辩手实际上就是辩论赛的参赛人员。我们用一种比赛完完全全地替代了一种活动!

而在外国呢,一文章这样介绍到,外国辩论的学习竟然要父母要从小花钱请老师来教,不在义务教育之内,各位可以试着把他理解为中国学生学习的奥数。并且辩论与奥数不同,在中国学了奥数,只有极少部分出色的人可以凭借奥数得奖进入比较好的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这算是学奥数最好的结果了,当然不排除奥数锻炼人的思路等。但辩论在外国的效果却更大,他甚至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以美国为例,法庭要辩论,学术要辩论,每项政策的实行都要经过国会同意,也少不了国会辩论,甚至美国总统选举也要辩论,并多次出现候选人靠辩论击败对手荣登总统宝座的例子。关于美国的法庭辩论,他与中国法庭辩论完全不同,那样的辩论在我看来可以说是真刀真枪,并且算的上是真正的现代辩论,决的不是胜负,而是生死,各位可以看下美剧《Justice》,里面内容有所夸张,但却可以一探究竟,youku搜不到,好像给和谐了,但土豆上能看)从中你就可以看到,辩论无处不在,并且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这个时候还有个问题要解决,就是如今我们谈的辩论其实被分解了开来。黄执中前辈在一《辩论的说服力》讲座中给出了辩论,演讲,说服(具体既不清了)等多个概念,对现在的辩论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个人很佩服,但他那种定义其实还是立足于辩论赛,这点大家都无法避免,大家最初都是参加了辩论赛而接触到了辩论。并一直自称为辩手,看看先前的辩论和外国的辩论,再跟先辈们比起来,自称辩手着实有点汗颜。

我在今年四月份曾打过一辩题,辩题是“辩论赛对于发扬辩论精神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队持的是反方观点,要论证的是辩论赛对于发扬辩论精神是弊大于利的,坦白说一开始看到这辩题,实在觉得真他妈扯淡,让我们怎么打,但之后确完全改观,非常感谢出这个辩题的人,他让我真正审视了我所谓的辩论。一开始我们关于这辩题的立论十分纠结,本来的想法是说如今的辩论赛的利并不是发扬辩论精神的利,并且他恰恰误导了人们对于辩论的传统认识。我当时作为四辩,在准备总结陈词时,一直略感不妥,始终感到没有找到一个辩论赛真正的弊,一个提了大家就知道这绝对是影响到辩论精神发扬的,后来一前辈给出了解答,答案就在上文中提到的“论证”一词,“我们要论证的观点是。。。。。。。”

这就引出来我对于辩论所确立的第一价值和意义

一、辩论是为了探索真理

抛开什么孔子孟子,什么苏秦张仪,把辩论再往前推,大家会觉得最早的辩论是怎眼一情形?我觉得太阳是圆的,你觉得太阳是方的,于是我和你有了不同观点,我和你进行了辩论,抛开感情其他各种因素不谈,这最初的辩论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形,是为了探索真理啊!我不知道太阳是什么形状的,你也不知道,或许我们都有自己的一个观点,但不都确定真理到底是什么,太阳到底到底什么形状,于是我们展开了辩论。这时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通过我们的辩论搞清楚太阳到底是什么形状,或许辩论到最后不一定有结果,或许辩论到最后,我和你的观点没有一个正确,正反双方都不对,第三方是正确的。这样的辩论很纯粹,也很单纯,也令人向往,两个人无事,坐下来品茶论道,这不正是我们内心所希望的辩论吗?

于是,对比下我们就可以得出,辩论和现在的辩论赛在其思考方式有着截然的不同,一者是探索,一者是论证,后者是就是现在的辩论赛,我们双方辩手哪里是在辩论,根本就是论证,双方所要论证出的结论是已知的,就是正反论点,我们所在做的只是一道论证题,只不过论证的手法丰富多样了一点,多了一种方式,“打压对方”论证不出的你的观点,把对方说的一无是处也行。但真正的辩论呢?是在做一道简答题啊,你不写到最后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啊!也不知道会不会的得出答案!辩论的过程中,无疾而终,没有结果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并且双方辩手是共同的答题者,你们两个人实际是一起在解答这道题,你们是真正的朋友,这才不负“对方辩友”这个称谓啊!

所以最初的辩论,是探索真理。起始点是人类对自然和未知的渴求,和那颗好奇心。

这就是我对于辩论的浅薄之见,希望各位不吝指教!



回归题目,郭德纲在相声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里给出了相声的发展方向和对现状的解决办法,我也想在这里谈些对如今辩论的一些措施。肯定有不对的地方,我才大一,只打了一年辩论,肯定有我没考虑到的,但先抛砖引玉下。

现在的辩论,在中国来说,恐怕只能称得上辩论赛,实际上人们认识中,辩论也就是辩论赛。问题何在?也有人分析说是体制问题,要改变政治社会环境,这些恐怕太大了,我们也多半无能为力。所以就说现在的辩论,表现载体为辩论赛的辩论,就目前的这样的环境,大方向我们变不了,我们到底可以做些什么?

先抛开什么如何发扬辩论赛,或辩论赛技巧,胜负之类的,单纯的分析思考下辩论赛,你会发现他很有意思。

首先辩论比赛的受众群体少,并且有着年龄时间限制

辩论赛不像足球赛篮球赛,什么年龄的人都可以观看,也都乐意观看,目前的辩论赛,观看者多数是学生,也多数只有学生来观看,并且还只限大学生,所以有了时间限制,这里的时间限制不是说辩论赛的时间限制而是说观众观看的时间限制,大学一毕业,想必很少有学生再去观看辩论赛吧,所以辩论赛观众本身就限制极多。

其次,辩论赛选手限制也很多。

辩论赛选手同样作为学生,参赛时间多数只有四年(研究生除外)。一般选手大一接触辩论,大二成为主力,大三开始退居二线,大四几乎不见,传统辩论强队是怎样的一个流程,对于辩手是怎样的一个时间规划,我并不清楚,但这或许代表了大多数学校的情况,毕竟大三大四就要面临毕业实习找工作的压力,对于多数参赛选手来说如果学校打不了全辩国辩的话,基本上也就两年的真正比赛期,主要就是大一和大二,其中你要从零学起,从一个辩论门外汉成长为一名辩论好手,成为校队主力,之后为了队伍更好发展,大三大四也不得不退居二线,因为必须给年轻辩手更多的比赛机会,打了更多的辩论赛,有了更多的实战经验,无疑对辩手的成长是有极大的帮助。于是辩手刚到了一个巅峰或成长关口就不得不退出,曾见一研究生还在打辩论的辩手,一般辩手和他那种差距极大,单凭比赛经验估计就可以轻易压倒对手。所以辩论赛的参赛队员水平迫于时间,没法真正提高到自己极限,这也是辩论赛很残酷的一件事。

最后是辩论是非商业性比赛,比赛选手是学生,主要观众也是学生,多数辩论赛举办方也只是学校。观看辩论赛也从没听说过要买门票的,完全的非盈利,非商业。

    写到这,你就会发现辩论赛如今的处境有多尴尬了。作为一比赛,他不盈利,非商业,观众流失性大,没有回头客,同时参赛队员水平没法达到最高,使比赛质量参差不齐,更没法吸引观众,这也导致了辩论赛根本没法进行商业化比赛,因为他不赚钱啊,举办方只能靠学校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举办,举步维艰,甚至需要单独去外拉赞助。

如今的辩论的确是举步维艰,但我个人是商学院的学生,经管类的学生都知道一个定理叫做“看不见的手”由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提出。很好理解,就是“私利与公益似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一步一步趋向和谐与均衡,此乃自然秩序的本质。”就是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一切靠市场本身进行调控,进行资源分配,会有一看不见的手来做好这些事情,当然目前这理论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现在市场经济有时还需要国家进行调控。但这看不见的手的确可以自然调配一些事物,使其顺应自然发展,或许会出错,但未必没有自我修正的机会,只是时间太长,代价太大。

回归辩论,如今中国辩论赛所处尴尬局面其实未尝不是恰恰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明路。郭德纲对于相声的发展走向是回归剧场,我对于辩论赛的建议是回归学校。辩论赛作为一非商业性的比赛,最好的聚居地其实就是校园,并且中国初中高中学生压力太大,大学恰好是最好比赛场地,辩论本身就蕴含着探索真理,这与学校和学生的职责不谋而合,并且,大学生较为年轻,敢于接受新事物,有年轻人的奇思妙想,又比孩童成熟,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这种纯学术的探讨。

接下来在思考下观众进入比赛场地到底希望得到什么,他们花时间看一场辩论赛到底想从中收获什么?

首先,他们想要的是知识,这或许很奇怪,包括黄执中前辈很多人都说过辩手决不应该以老师自居,向观众传播知识,在电视上,也不会有人看场辩论赛是为了受教育的。郭德纲也在相声中说过,谁要是来这是受教育的,出去。

但如果你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待辩论赛,你事先完全没接触过辩论,你会首先对辩论感到好奇,从而对辩论赛好奇,从而去听了第一场辩论赛。这时候你全无辩论技巧,双方什么论点,战场你都听不出来,或许只能记住几句幽默段子,但这时候你扪心自问,你到底会对怎样的辩论赛满意?找乐子幽默,为博一笑?我劝你去看相声,辩论赛可以打得很好看,可以让观众开怀大笑,但想找乐子,你不如干别的,我也不会认为辩论赛会比听相声,看电影更能让人心情愉悦。

其实说白了,就是来学知识的!他们来听辩论赛说是对辩论的一种好奇,但无非就是对于学问的一种好奇,我不知道这问题该怎么看待,我不知道专家学者应该如何看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去听场辩论,想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和帮助,这才是大家一开始去听辩论的真正目的吧。

前段时间网上很流行一辩论视频,视频名字具体忘了,大体是说先工作还是先考研,大家以后都用的上,都来看看吧之类的,不得不说这视频之所以会火爆,多半都得归功于这名字起的好。其实这场比赛我一开始就看过了,比赛双方都是辩论界的前辈,不敢讨论其辩论技巧,但就其内容上,我个人是很失望的。我想知道到底应该先工作还是先考研,我想知道两者各有何种优势劣势,尤其是通过辩论,这种优劣是非常容易被比较出来的,但很可惜,这场辩论对于想从中获取考研还是工作信息的人毫无帮助,里面就是充斥辩论技巧,大家时间都很紧张,我不是来看你展现口才的,展现口才我可以看脱口秀,看相声,不用来看辩论,我就是得到点知识,想心血来潮搞点学术,学点学问来,所以才会来听场辩论,结果联这点都办不到,怨不得观众少,怨不得大家不喜欢辩论,原因在于我们。

其次,其实也不用说其次了,如果真能解决好第一个问题,给观众带来足够的知识,相信大家对于辩论就会有很大改观了。

熬夜写了篇这文章,现在说实话很困,辩论要想发展好,在目前阶段只能搞好辩论赛,搞好辩论赛的标准就是让观众满意,这种满意并不低俗,不是逗乐观众,也不是故作高雅,一味拘泥于辩论技巧,什么战场转换,什么论点进攻,那些观众不爱看,而是与观众一种思想交流,一种对真理的无尽探索,如果辩论赛可以给别人这种感觉,何愁辩论不火,再等国家实行较为新的政策,完善法律法规,我们这批不合格的辩手也一定会有一天可以一展所长,我始终坚信着这一点。

真是困了,本还有东西没写,但现在上下眼睛直打架,也没了思路,不敢作振兴辩论的郭德纲,但愿成为始终坚守的那批人,写了这么多,很困,但也诚心向各位请教,究其原因,借用郭德纲的话,只是因为我想让辩论火爆,就是喜欢没办法,谁他妈让我爱上辩论的呢!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3: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jimjolee


    我有完整看完你的观点,很高兴可以碰到阁下这样的人。
  
我所讲的那些并不是在诉说如今辩论赛的弊端,也不是在抱怨,只是在试着分析现在的辩论赛的状况。

那些问题你都一一给出了解答,但不可否认现在的辩论赛那些局限的确存在,你说现在的辩论受众群体仍然广泛,并且这里就有很多的中学生和学者,可是不够啊!远远不够!我就是不希望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热爱辩论的中学生和学者才试着去做些分析,并妄图从中找出可以使辩论发展更好的方法,这才是我这篇文章的中心和目的,可能语言上没组织好,给大家有所歧义。

你所说的我都虚心接受,并会作思考,只是有一点。我不是只打了一年辩论,也同样热爱了他一年,并且会继续下去
回复 正方 1 反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4 22: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辩论对于热爱他的人不用多说什么,对于不热爱他的人多说什么也没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辩论中得到的乐趣,在学习辩论中得到的乐趣,为什么只是一笔带过呢。不要问辩论给了你什么,问问自己对辩论付出了什么。李敖在高中停学一年潜心读书,林正疆也是从高中就开始努力。楼主说辩论的各种限制,其实也只是您没有跳出辩论赛的窠臼。

【辩论有年龄限制吗】
没有,这里就有中学生和工作多年的学者。

【辩论有场地限制吗】
没有,我们有网辩,帖辩,甚至辩论出现在我们日常的谈话中。

【辩论有观众限制吗】
没有,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有看门道的,但也不乏看热闹的。只要有诚意,我们并不要求每个观众都达到辩手的水平。

【辩论在没落吗】
没有,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只要看到一直有人为辩论狂热,付出,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辩论从未没落。有人走了,就会有人进来。问渠那得,为有源头活水来。

难道那些辩手只是为了在辩论赛上逞口舌之快吗?不是,楼主说自己喜欢追根溯源,那为什么会有辩论赛。是因为,有人喜欢辩论,就好像有篮球赛是因为一开始有几个喜欢玩皮球的孩子。

辩论赛真的只是论证吗?不是,既然已经认识到辩论赛是辩论最常见的载体,那么,我觉得我们应该尊重他。辩论赛是为辩论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给你一个道理让你去探索,并且让持不同意见的人交锋,口才的展现,激情的碰撞,这难道不是辩论对辩手的要求吗——对外可以口若悬河,对内可以寻根究底。

辩论赛只为击倒对方吗?不是,真正的辩论在辩论赛中会找到融合点的,例如在价值的方面。即使是一点点,都是幸运的,因为你又得到了一点点。

你准备大二了,你辩论一年了。
我准备高二了,我热爱辩论一年了。
这就是区别。
我没看完你的观点,未免有点断章取义。我也没想过你会看完我的观点。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你作为一个辩手还没有懂得怎么去理解。抑或是我还没有理解你。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正方 1 反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4 13: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学校的辩论社长一般都否认辩论是口舌之争,但是,有很多做法,恰恰诠释了辩论乃是一种口舌之争。
我曾经也是某社长~我时常反思
1当道理说不过他的时候,却能通过辩论技巧,或者耍无赖糊弄过去的话,你会承认你道理上是说不过他的吗?
2心里觉得他是对的,但立场上不能认同他,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吗?
3他说甲的观点是对的,并且他在说甲的观点,你会转移到乙的观点上去反问他吗?
4抽到正方的题,但觉得反方是对的,你会拼命思考出正方立场的合理之处吗?
5反驳一个问题,要么去查资料,要么通过辩论技巧,前者你还要花时间去弄,后者一拍脑袋就出来了,赛场上,我们的辩手选了哪个?

辩论,原本是一个双方讲道理的地方,技巧,只是为了让道理讲得更生动,更形象,更深刻。但是,现在,辩论是一个大家比拼技巧的地方,道理是一种修饰~~我真感慨到——人是一种无赖的动物。
发表于 2010-8-14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是想当然。
发表于 2010-8-14 16: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不甚赞同,但是尊重你的发言。你没懂辩论赛,也没懂辩论。
发表于 2010-8-14 16: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写得狗屁不通,但难得这么多字,也算是用心思考了。版主给个精华、加分啥的鼓励鼓励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1: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MaPowerness


   这倒不用了,不用为了鼓励给我加分,只是自己一点见解,写完也深知肯定有问题,一开始看到你说“完全想当然”略感不悦,但的确没啥考证,纯粹是来这学习交流,诚心希望可以指出不足
发表于 2010-8-14 21: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加分,并非为了“鼓励”,而是很欣赏这种思考和讨论的精神。楼上诸位都是老网友了,喜欢拍砖,言辞激烈习惯了,但都是善人,楼主大可不必介意,多与他们讨论即可。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1: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惟恋梧桐


    呵呵,理解,在这逛逛很是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0-8-14 21: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1: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惟恋梧桐


    多谢
发表于 2010-8-14 21: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辩论,需要的是汪一峰啊···
发表于 2010-8-14 21: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而言,实在没法对郭德纲抱有好感。
其中很多言论,作秀多于真心,博取同情多于其人感受。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2: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huiyue34


    我觉得不会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yMTM5ODky.html
这是那个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我看的满感动的
另外前辈可以给点意见吗?诚心讨教,上面那前辈给的第一个帖子,我看到现在,还没怎么看懂。。。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2: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048


    他是?华师的辩手?
发表于 2010-8-14 22: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赛本身只是一种竞技罢了,它和别的比赛并无本质的不同,没必要要赋予类似开化人心,济世弘法的意义。至于lz引出郭德纲(个人觉得类比不当),言下之意是想说现在的比赛不好看么,这只是许多辩手不懂辩论,多了点自大,少了点脚踏实地的结果。
发表于 2010-8-14 23: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水甫
这个问题,我建议你先去看下岚星前辈关于辩论的论著。
因为这个实际上是讨论辩论,辩论赛,辩论赛制的本质意义在何。
所以如果不能理解兰蒂斯前辈对于辩论本质和辩论赛的用处,以及辩论赛制改变的意义三者的联系和区别,就不太能看懂那篇文章了。
发表于 2010-8-14 23: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水甫
简单的说,你需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辩论是什么?
为什么要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辩论?
辩论赛制的改变用意何在?
其改变最终可否达到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00: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卖血上网


    我明白阁下的意思。在文章一开始我有对辩论作一个时期性的讨论,讨论了下辩论的不同时间的不同意义,并希望找出辩论的根本价值所在,上面一人留言说的对,其实是有点想当然了,这里并没有作任何取证考察,或翻阅书籍,也不知道这类信息去哪查,也没有书对辩论进行一个系统介绍(辩论通论我还没看过)。所以我对一开始的内容也一直颇为心虚。

你说辩论赛只是作为一种竞技,我承认,但不认同辩论赛没必要承担开化人心,济世弘法这种说法。在中国目前的辩论赛就代表着全部的辩论,法庭辩论,政策辩论都近乎形同虚设,这时候没法降低对辩论赛的要求。

另外辩论赛要想发扬光大,要想发展更好,无疑要吸引更多的观众,倒不是说辩论赛不好看,即便是好看的辩论赛也不一定能吸引的到观众,我可不认为辩论赛再怎么好看能比好莱坞电影来的好看,辩论赛不应该和别的事物比好看,而应该回归本身。

引出郭德纲也只是突然有感郭德纲对于相声十余年的坚持和努力,并且为相声发展着想,并实行自己的计划,比如把相声回归剧场(先前多数人都认为相声应该多通过电视媒体发展)

由此引发我的想法,辩论赛要想做得好,不一定非要上中央电视台,上国际舞台,而应该回到校园,那里是辩论赛最好的土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7-31 03:51 , Processed in 0.0870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