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tgujht3636

大家讨论一下好四辩是怎么烧烤出来的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7 18: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楼上的各位让在下很受教。
发表于 2010-8-17 18: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刚打算从一辩转到四辩呢,以前我参加的比赛,一般在自由辩论后就已经锁定胜局了,我们队的四辩是最没压力的,也不是最有能力的人,一般事先背稿就OK了,不过我现在想换换,看了各位的话受益匪浅啊
发表于 2010-8-17 19: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南开大学教授关于四辩的文章,里面他把四辩比作黯然销魂掌,摘录一下

“四辩之“黯然销魂”,首先在于“伤别离”,试想从开始准备一道辩题直至辩论赛结束,有多少甘苦不为人知,有多少思维的颠覆和逻辑的冲撞令人心生激荡,有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训练故事,又有多少难言的心路历程,这一切都将随着四辩陈词而化为过眼烟云,胜利者又将开始新的轮回,失败者也许自此告别辩论赛场,只带走一份抹不去的青春记忆。于“四辩”而言,别离的不是紧张激烈的比赛,而是冲进一道辩题的思维空间,而后又必须挣脱的涅槃之旅,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那要怎样的洒脱,又要怎样的豪迈?

四辩之”黯然销魂“,其次在于”求不得“,辩手与常人相比,必有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维,快捷的反应,凌厉的口齿,儒雅的风范,集如此之多的优秀素质于一身,却不得不限于辩题的一方之局限,寻找”真理“之存在,还要与同样优秀的对手展开一场针锋相对的决战,从拿到辩题那一刻的迷惘彷徨,到准备立论阶段的反复雕琢,到内部训练阶段的衡量取舍,直至赛场上的立破攻守,有多少事例还没说完,有多少逻辑还没说清,有多少理念还没抒发,长时间的准备,只为那几分钟的绽放,面对眩目的灯光和喧嚣的掌声与喝彩,辩手的心中,是否有一丝寂寥的愁苦,又有一份‘求不得”的无奈?

四辩之“黯然销魂”,第三在于“思考的痛苦”,万千辩题,本无对错,因由比赛,终有胜负。如果皓首穷经的学习和绞尽脑汁的思考只是为了比赛的胜利,那为何还要苦苦追寻辩论的“真谛”?如果学富五车的渊博和才高八斗的精彩只是为了终将被人遗忘的比赛,那为何离开辩论的赛场之后,心中却留下那么多的痕迹?泰戈尔说过,“人是生而孤独的”,而在漫长的成长道路上,“思考”是让自己更加孤独的修炼,对辩手们来说,“孤独的思考”是一种乐此不疲的痛苦,它让你偶尔黯然神伤,偶尔快乐销魂,当四辩的陈词完毕,留在心中回味的可否有那一丝丝痛苦的痕迹?



说了这么多,一直就没有说四辩的思路该是什么,其实四辩根本就不可能有固定的套路,唯有把握整个辩题的思维过程的人才能胜任四辩,而每一个四辩都是不可重复的“艺术品”,他/她要总结的并不是比赛,而是整个辩题带给我们的思考;他/她要超越的并不是胜败,而是辩题的局限之外更为广袤的智慧空间;如凤凰涅槃的浴火重生,如鲲鹏展翅的鹰翔九天,如恢弘交响结尾处的震撼咏叹,如狂风暴雨后迎接阳光的那一声惊雷。四辩的陈词会告诉观众,看似简单的辩题背后有多少知识和智慧,看似复杂的逻辑背后有多少荡气回肠的信念之光,看似尖锐对立的正反双方其实都为一个目标而努力,那就是追求更高的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
发表于 2010-8-21 12: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来就没当过四辩呢、、、
话说我队的四辩一直都很轻松,也只是背背稿而已,相对地没啥杀伤力、、、
原来一个好的四辩这么不简单呢、、
发表于 2010-8-26 02: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前是做2辩的,后来转作4辩。
我大概是属于柔和型的吧。从2辩转4辩最主要是因为我逻辑感不强,话语也不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开始打四辩很痛苦,后来渐渐渐渐也就得心应手起来。
我觉得四辩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四辩作为整个比赛的总结,要站在一个比任何人都高的高度去分析整场比赛,要在激烈的交锋中保持自我,同时,作为四辩,所表的观点要是在己方观点上的升华,这样,你们队伍所表达的乃至整场比赛的意义就都在你的表达下让对方、观众、评委们了解。
同时,在准备辩题时,不仅是四辩,同队中的其他人也要注意。不能仅仅把眼界放在自己方的观点上,要时时刻刻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这样在真正实战时才不会措手不及。
好的四辩,应该都是精神分裂分出来的。。我们院队的训练模式就是成天打模拟赛,打了正方打反方,成天写稿改稿。。。
其实实战经验还是很重要的,就算是模拟也要重视,毕竟也是很好的经验。

以上,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10-8-27 14: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我参加了校际的辩论比赛(中学的,我只是中四罢了),第一次作了四辩~~~刚开始,我很紧张,因为第一次嘛~~但我深深领悟到四辩的重要性。我觉得四辩的林场反应要很强,需要有talk show 的技巧,我同意比赛可以培训出一个好的四辩,但逻辑思维始终是四辩的条件。他与语言组织能力是要通过长时间的理论训练,到了一定程度,再到场上试验自己,本人认为方才可行。。
以上只是浅滩而已~~~望有高手赐教纠正,感激不尽~~
发表于 2010-9-16 20: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生受教了!
发表于 2010-9-16 20: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辩,我最留恋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0:26 , Processed in 0.0438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