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14 01: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努力人生 于 2010-12-14 20:41 编辑 1 X; C& S0 o1 R' i3 L
S9 X8 q4 X/ |2 p8 j
绿色城市•环保家# ~( Y. O1 v/ L" g w: o) g$ k
2010年上海“百万市民学环保”辩论赛
' _+ |3 e/ l1 R' h# l4 l$ U' J/ `
1 {' d/ V' q8 \" Z6 o虹口区参赛队 VS 闵行区参赛队
6 |3 T4 [- L/ i& _3 z$ E/ {! ^
) B( H+ S' I. G& c x) i/ ]/ W1 h辩题: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应该发展私家车还是应该限制私家车?% u: K& a i* l; }+ r: E( ]
- |4 g& x; J8 O+ L
正方结辩:邓哲4 R3 B4 t6 h. W$ I7 J: ?
# z7 S F! j; Q7 C& J0 i
(正方: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应该发展私家车!)7 h6 P! P. j' s
+ p: y. W& c$ b- L& @+ V5 @
(00:43:32)* T$ n1 A2 n% g9 n0 K! n
, M3 ~/ ~# r! G) S
好,谢谢主席,大家好!
' j2 c7 j* @: k$ A/ Z% o7 ?
, G4 L) L( O: F4 a- a1 J整场比赛对方辩友所谈的无非两个问题:一个环境污染,一个交通拥堵----对此,我方已经指出了,问题的主要矛盾并不在于私家车,而在于产业结构、科技水平、规划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相对落后。也因此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发展清洁能源车、环保概念车;比如进行科学的整体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提高管理运营水平等等等等。
5 P" u$ l( @6 i* q
" c% N2 c' }" a( {# G) [即使我们和对方辩友一样,把所有的这些都抛开不谈。我有以下三个追问:第一,上海和其它国际化大都市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其它国际大都市都没有限制私家车,偏偏要上海限制?更何况,上海的私家车保有量连其它国际大都市的四分之一都不到。第二,私家车和公务车、商务车等其它车辆有什么区别?上海是不是要限制所有的汽车?如果是,我们的人流、物流靠什么承担?我们的产业目标又何如实现?如果不是,明明私家车的比例更低,排量更低、道路使用率更低,却为什么偏偏对私家车如此的傲慢与偏见呢?这是不是有点专挑软柿子捏的嫌疑呢?第三,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的发展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吗?我们说公共交通应该达到它所应有的容量和程度,您不靠加大投入,优化路网,完善设施,提高运营水平,却要去牺牲私人交通----这个逻辑不对吧!?
& ^: Y8 o# F/ k+ {0 W8 w3 ?& P) N6 ~5 n% X, X6 `" Q3 a9 w* F8 a
亚里士多德多说,正义就是各得其所。我们要怎么实现城市的发展?其实很简单,克尽本分而已。对于民众来说,本分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支持大上海整体布局的调整;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本分就是努力的研发和推广更加环保高效的交通工具;对于企业来说,本分就是全力实现汽车产业的升级和产能的提高;而对于我们的政府来说,本分就是要尽最大程度的保障人们的权利,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不能够为了降低管理水平,就简单粗暴的制约发展。什么才是我们科学决策的依据?什么才是依法决策的依据?----这才是啊!* M( k0 K! t/ D6 d0 M- ^/ v1 a( Z
; _- P3 a& K# M0 F& i发展中的问题从来只能在发展中解决,而私家车的发展也绝不会停下它发展的脚步。这不仅是因为汽车进万家是民富民强的标志!这不仅是因为“车如流水马如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这不仅是因为要素的流动是社会进步的必须!更是因为,作为打破时空间隔和时空束缚的利器----汽车,承载着我们人类对于自由的不懈追求!----是啊,自由!如果我们不愿意放弃飞翔的梦想,我们又怎能放弃超越的努力?!* A, M _: C% t0 W* P
) \' x! B% u+ j: ?0 u谢谢大家!(00:46:30)
' [# N7 ?. A! h, \6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