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79|回复: 23

情况紧急请高手指点:正:发掘人才需要考试 反: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30 11: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奈的小强 于 2010-4-30 13:20 编辑

对于这个辩题 对方如果抓住什么事都可以看成一场考试。 还有假设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那要用什么方法才发觉人才。  我是反方。
发表于 2010-4-30 12: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你没有说自己是正反方我只能单纯对辩题做出初步的判断 第一个问题 不管说挖掘人才需不需要考试 我们从来不能也不会说任何情况下挖掘人才都是以考试的手段 这个辩题是需要性问题 既不是必然也不是唯一 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利用考试这一手段 记住 只是一种手段 而我们吃饭用筷子 并不妨碍我们用勺子吧?所以不是唯考试论 而是在诸多考查挖掘手段中考试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方式 所以在不脱离现实情况和时代背景的情况下 挖掘人才是需要考试的     第二个问题 没有考试怎么办?没有考试的考查手段太多了 只是对方不知道罢了 比如社会实践  工作经验 言谈举止 为人处世 旁敲侧击 推荐上报等等  但是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也就是正方很可能把一切形式说需要得出的结果也就是所谓优胜劣汰都当作是考试的后果  所以作为反方必须严格定义考试 限制其概念内涵 通常所说考试即面试与笔试 不做他想
发表于 2010-4-30 13: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哪方啊.....得说明白点啊  先看定义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的纪律约束,并且专门设有主考、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绝对禁止任何舞弊行为。
  要求考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解答精心选定的题目或按主测单位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实际操作的任务,并由主考者评定其结果,从而为主测单位提供考试者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3: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caozheng0329


    我是反方。。
发表于 2010-4-30 15: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调考试的含义,与限定的范围,以及人才范围,阐明人才可以通过自荐等能力展现出来

由于你先定义了正式的考试含义,对方就不能从大范围意义用思维推一个考试的概念,而且辩题字眼的重复涵盖会使得辩题米什么意思,你可以这样说“请对方辩友不要偏离主题,我们要说的是XXXXX的XXX”嘿嘿。气势上压倒他
发表于 2010-4-30 15: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我打反方 我会把重点放在挖掘上……也就是说 考试这一手段能不能得到人才 真人才 而这种“得到”算不算是挖掘……毕竟在现有社会体制下 谈完全不要考试是不大能够的 那么只能站在考试获得人才机制的不同 也就是说 我们需要挖掘人才 而考试能否满足我们这种需求 与达到所谓人才的标准   作为反方 当然要说不能 另外就是一再强调的对于考试的定义 你不定义严格 到最后就会被正方拉得到处跑 也就是你说的……什么抓着都是考试
发表于 2010-4-30 16: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骆洛


    自荐的还是发掘吗?
发表于 2010-4-30 16: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caozheng0329


    我也一直在琢磨发掘这个问题。不过一直没解决的是我们可以说明发掘只是把还没有被发现的事物揭示出来。那么你去发掘人才的时候如何确定你发现的是人才?如果你只是发现,却不能论证是否发现的是人才那么你怎么说你发掘了人才?正是由于你要先去发现再证明才能算真正完成了发掘人才的步骤,所以作为正方我们会说发掘人才中证明的方法是考试,所以发掘人才需要考试~~
发表于 2010-4-30 21: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dx051xb

发掘的定义应该是把难以……或者没有……的揭示出来……(百度的这么解释)我觉得不可信 还是翻翻词典 于是发现另外一个问题 需要!
下面把想起的几个问题交代一下:
第一 从辩题本身来看 需要的解释是应该有 必须要 这样正方发挥的余地就变小了 而这个解释在逻辑上是非常难以把握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那么也就是说正方必须论证这两个方面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有了考试不一定发掘考出人才  没有考试必然就发掘不出人才……这样的话 在逻辑上 反方显然就找到了优势!但是正方在立论时抢了先手  在定义方面反方不能先入为主确实是一大遗憾 又一劣势
第二 就是人才 我们现在说一个人是人才 通常都是就某一方面而言 这叫专业人才 可是“人才”是指什么呢?个人认为是指在才德方面都相对出众 并且有能力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人  当然可能会被对方抓住 如果才德相同 那么为什么有一个词叫做德才兼备呢?但事实上 才在字典里的解释本身就不同 而人才是一个词 并非两个字的简单相加   那么如果人才确实对德方面有所要求 那么考试如何考出德来??那么多高分低能 和 高文凭低素质的人是从哪冒出来的?考试如何检测不出德 挖掘不出德  那么考出来的可能只是个废才而已……
第三 考试的性质 考试其实是一种对知识啦文化啦心理素质啦等等的检测 也就是“事后检验”没有说 我们还没上大学 先让我们去随便考研的……而发掘人才却是从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一个或者一群 考试的效果是短期 片面 表面 得出的结果基本是规范化一致性的人……而挖掘人才这一工程 长期持久 由内而外 要求全面  二者本质不同 要求不同 结果也很难保持一致 怎么论证其需要呢
第四 考试这一形式最终是如何找出“人才”的?这个“人才”又是如何通过考试表明自己一定是个人才的呢?考试得到的是分 人才是分能衡量的么?这不等于给水浒108将每个人设定一个武力值来判断他们哪个厉害一样可笑么?
第五 正方很可能打着打着就打到两个点:其一 考试是有好处的 而且作用明显 所以我们需要 这里的需要显示是口语化的  可是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是美丑兼具 而存在合理性的东西比比皆是 是不是有好的地方就代表需要——必定要呢?其二 我们当代社会是充斥着考试风暴的 到处都是焦头烂额的考神~~考试无处不在 上到国家下到企业 到处都是笔试面试 那么现象存在 普遍存在就代表一定要么?这个世界鸡鸣狗盗烧杀抢掠到处都是 是不是我们一定要它?谁要啊?
先这么多 太累了 休息休息~~~~
发表于 2010-4-30 21: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dx051xb


    还有你只告诉我证明是要考试的 可是进一步说 考试到底证明了什么呢???证明的东西足以让他大声说:我是个人才么?那这位考神也太妄自尊大了…………
发表于 2010-4-30 22: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你最大的希望是发掘两个字。发掘即可以定义为:发现本身不易发现的事物。(不然就不需要叫发掘了,叫发现或选用算了)。由发掘的的定义可以得出:首先不否认一部分人才通过考试选取,但这只是少数。还有为之不少的人才是通过日常的实践发掘出来的,即推导出立论真正的人才即使不通过考试也是可以发掘的。发掘不同的定义我个人认为是个不错的突破口,而且可能打对方个措手不及。因为他们会以为你们会在后者不需要考试“不需要考试”下功夫,而你方直接从定义上打他,我觉得比较好。当然这个需要一定的诡辩技巧,我相信你能诡辩的到吧。
发表于 2010-5-1 08: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caozheng0329


    对于这段论证确实很精彩,不过正方要论证的只是需要,如你所说“ 有了考试不一定发掘考出人才  没有考试必然就发掘不出人才”那么在考试的作用和效果上论证作用不大,因为无非在说“有了考试不一定发掘考出人才”这和正方论证观点一致,所以关键要论证“ 没有考试不是必然就发掘不出人才”才是有效的推翻正方观点~~那么这是对方很有可能扩大考试的范围比如11#说的日常的实践也是考试,当然我看了你之前关于考试的限制计“通常所说考试即面试与笔试 不做他想”但这样定义不好,有明显漏洞,比如考计算机等级时的上机考你说它是不是考试?那它是笔试还是面试?我可不可以说它是实践考试?
发表于 2010-5-1 11: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caozheng0329


    你这小子,辩论上越来越成熟了。
发表于 2010-5-1 12: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dx051xb


    哎呀呵呵 这么大的漏洞都被抓到了……其实那个不是定义啊 我只是说考试的形式只能局限在这里 为的是表明 考试的概念就算不狭隘化也得一般化  那个计算机嘛 机试哦——我没想到 不过其本质依然是笔试 只是书写工具不同 这跟英语考试答题卡电脑批阅一样 一个是书写提交工具 一个是检测打分工具 都只是表象  至于说是实践考试 其实这个词我是第一次见过 不过他和笔试面试不是并列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如楼上基本一致的看法 我也想在发掘上下点功夫 可是翻了词典的解释 感觉不是十分有利 基本意思都差不多 所以我才另辟条道路 想利用需要的逻辑内涵去把正方拆掉 毕竟辩论主要还是靠逻辑    作为反方打逻辑……一要看一辩的反驳 二要看后续的论证 三就要看评委的水平了…………
发表于 2010-5-1 13: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tigerzkz


    低调低调……主要是有人商量的辩题破着有意思……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3: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caozheng0329


    我是反方哦,假设对方一辩理论就把 答题、甚至那个面试门前放笤帚的那个也算是考试 那作为反方要怎么反驳呢?
发表于 2010-5-1 13: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caozheng0329


    你的这段论证好牵强,好霸道~~答题卡和机试怎么可以相提并论~~不过到给了我一点提示。

    所谓考试,我觉得还是一种以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进行的一种选拔形式,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可以不限,这样就不用分别讨论什么笔试,面试,机试之类的了。就其本质而言,还有就是考试出题方只是一种在模拟情形下的提问,所提问题也是在模拟状态下进行的,即便是实践中的考试也是在模拟一个现实状态看考生如何应对。(为什么考试要在模拟中进行呢,因为考试有通过率,不是每次考试都一定会有人合格的,合格人数也是不定的。不在模拟情形下考试既要对考试不合格所照成的影响负责,也是对现实工作的不负责任)那么某单位可以对职工模拟一个工作状态作为考试来考察职工的工作技能,但不能说所有职工的日常工作也是考试。那么我可不可以在日常工作的表现中发现人才呢?当然可以~~那这个过程中有经过考试吗?没有~~那么是不是“ 没有考试必然就发掘不出人才”呢?不是~~那么根据“ 有了考试不一定发掘考出人才  没有考试必然就发掘不出人才”的标准分析是不是需要呢?不需要~~论证完毕~~
发表于 2010-5-1 14: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dx051xb


霸道这个词我喜欢
你是女生吧  这个语势很显然是女生的“机关枪”嘛……呵呵 基本表示赞同 都讨论到这了 楼主也不出来说句话 有点说不过去啊…………逻辑概念都帮他想到凑合能用了……楼主太霸道了
发表于 2010-5-1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caozheng0329


    不要调戏我老婆哦~~
发表于 2010-5-1 14: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dx051xb


    无语 这个结论从何而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5 06:19 , Processed in 0.0690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