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水若寒

[01年][国辩][点评+讨论]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6 17: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的帖子

像土豆同学这样“专业搞辩论赛”的人,理解“钱不是万恶之源”这样一个真理,真的有点困难,我个人表示深切的同情。

钱还没出现的时候,恶就已经出现了。你说钱是不是万恶之源?当然啦,土豆同学作为一名“专业搞辩论赛”的高手,难免会对“钱”“万恶”“源”甚至“之”和“不是”都要做出超越常识的“解读”,所以读出任何结论都是可能的。

我一直在思考,华语辩论网是不是土豆同学存在之源?
发表于 2008-11-27 01: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有内部消息 于 2008-11-26 17:42 发表
像土豆同学这样“专业搞辩论赛”的人,理解“钱不是万恶之源”这样一个真理,真的有点困难,我个人表示深切的同情。

钱还没出现的时候,恶就已经出现了。你说钱是不是万恶之源?当然啦,土豆同学作为一名“专业搞 ...


感谢你的同情。不过我很感兴趣,你是怎么证明钱出现之前是有恶的。据我所知,在最早的货币诞生之前,人基本上没有善恶概念。

另外,能注意到“恶先于钱”可以否证“钱是万恶之源”,说明你的水平也起码是专业搞辩论的,不用谦虚。

不过,提醒一下,“恶先于钱”否证“钱是万恶之源”,也是有条件限制的,即“钱之前恶的源并没有在钱出现之后被钱吸收、取代、超越”。举个例子,我们说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贸易与关税协定,先于WTO,并不影响我们说WTO是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贸易与关税协定的源头,因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在1994年12月31日已经终止,而WTO从1995年1月1日后完全继承了GATT的全部内容。

[ 本帖最后由 herolandis 于 2008-11-27 01:54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27 18: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ls这个例子,我个人无法接受……技巧性太强
发表于 2008-11-27 18: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恶先于钱的论断,也属于匪夷所思

难道老虎吃小白兔,是一种恶……
发表于 2008-11-27 18: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另时代化石 于 2004-8-2 17:18 发表
其实还有一种更加抽象的打法,那就是金钱阻碍了物质升华的过程,因此从人类历史发展看,金钱成了万物之源,它使人类产生了本性泛化。当爱情、艺术、诗意、心灵都可以切割、包装、批发、零售时,生命的升华还能升到哪 ...
不错,相当不错
发表于 2008-11-27 18: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才是万恶之源,有了真正的人才有了真正的恶
发表于 2008-11-27 20: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olandis 于 2008-11-27 01:46 发表
据我所知,在最早的货币诞生之前,人基本上没有善恶概念。


你作为一个专业辩论人才,有这个认识也是自然啊。我知道,据你所知,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过程,货币先于伦理……或者说,原始人类社会的伦理那不叫伦理,其伦理的判断也够不成善恶,要等“金钱”这个东西出现之后,那个伦理才叫伦理,那个判断才叫善恶。恩,很有建设性的看法啊。
发表于 2008-11-27 21: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恶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呢?
发表于 2008-11-27 21: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恶是主观感受,源头应该是人的善恶观念,因为没有善恶的观念,就没有善和恶。

如果恶是客观存在,恶就独立于金钱之外。怎么能说钱是万恶之源呢?
发表于 2008-11-28 06: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有内部消息 于 2008-11-27 20:54 发表


你作为一个专业辩论人才,有这个认识也是自然啊。我知道,据你所知,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过程,货币先于伦理……或者说,原始人类社会的伦理那不叫伦理,其伦理的判断也够不成善恶,要等“金钱”这个东西出现之后, ...


较为完整的善恶观,是出现在宗教之后,尤其西方现代的善恶观,主要(但不唯一)受中世纪的基督教化和近代的宗教改革影响。

所以你对我的挤兑除了说明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外,没有别的意义……
发表于 2008-11-28 08: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olandis 于 2008-11-28 06:05 发表

较为完整的善恶观,是出现在宗教之后,尤其西方现代的善恶观,主要(但不唯一)受中世纪的基督教化和近代的宗教改革影响。

所以你对我的挤兑除了说明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外,没有别的意义……


  是的呀,我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但我认为你说的还不全面,如果不谈“西方现代”,谈“西方后现代”,西方后现代的伦理学理论,要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呢。这说明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即使是谈“现代”,根据德国的姚斯同学的考证,这个词最早也是在公元十世纪末才出现,那时候“金钱”已经泛滥上千年了。这充分证明了你的观点何其正确。

  最为高屋建瓴的,是这个“较为完整”的说法。较为完整……哎呀,值得玩味啦,虽然我们知道,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就已经有了古希腊四主德的说法;虽然我们知道,在俺们铁岭那旮瘩,公元前五百多年的孔老二和前三百多年的小荀,就已经对人性的善恶进行了学术上的研讨,但是由于没有“出现在宗教之后”,所以不怎么“较为完整”,因此是不应当在“金钱是万恶之源”这一命题中加以参考的。

  最后说一下,要谈挤兑,倒是土豆同学你挤兑我啦,夸赞我是“海内外唯君一人”。
发表于 2008-11-28 09: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怀疑“我有内部消息”是超级美女兼才女“不花钱”的马甲



马甲辩论永不亡
发表于 2008-11-29 04: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有内部消息 于 2008-11-28 08:02 发表


  是的呀,我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但我认为你说的还不全面,如果不谈“西方现代”,谈“西方后现代”,西方后现代的伦理学理论,要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呢。这说明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即使 ...


“现代西方善恶观主要受基督教影响”,与“基督教之前存在有其他宗教”并不矛盾,而且是相符相承的。你所谈到的苏格拉底时代也是有多神教的。
宗教的历史仅晚于氏族的产生,因为在最初经过了一段类似于万物有灵的发展时期。

你企图用“原始社会没有血浆、血小板的概念”来偷换“原始社会没有血的概念”,由此论证“在善恶概念出现之前也是有善恶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所说的善恶的概念,指的是较为清晰对善恶这种价值上的二元分类的认识,而不是“善”和“恶”这两个语词本身——虽然在人类学研究上,语词的存在是可以作为某种概念存在的证据的,比如Mana。
发表于 2008-11-29 09: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元前二世纪。中国人被称为汉人、汉民族,中国字被称为汉字,中国语被称为汉语,自本世纪(西汉王朝)始。除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件大事发生,那就是儒家学派借助政治的力量,贬损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使儒学成为中国人惟一法定的正统思想。从此,中国人永久地被这个单一而保守的思想给僵住,影响至今。在一个国度,某种思想一旦成为“惟一”,而且“法定”,那这个民族就休想再有什么想象力和灵性了。所以,对中国人灵性的杀伤力,儒学思想甚于秦始皇的万世统一。但如果没有秦始皇这个万世统一的始作俑者,儒学思想又何以能大行其道呢?看来,集权才是万恶之源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Jr.,任期1902—1932)认为:"罪犯逃脱法网与政府的卑鄙非法行为相比,罪孽要小得多"。[29]在霍姆斯看来,政府滥用权力和司法腐败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整体危害,远远超过了普通犯罪分子。

所以 集权才是万恶之源
发表于 2010-3-7 20: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D
发表于 2010-4-8 16: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过分纠结与万的定义这一点太单调了,每每再看这场比赛还是觉得定义战这一块果然是辩论里面最忌讳了东西。~
发表于 2010-9-2 14: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钱本来就没有生命的,是人赋予的
发表于 2012-2-19 21: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菜鸟,因为被逼参加辩论,所以看了国辩视频,彪哥的总结每次都让我很震撼。
发表于 2012-3-19 19: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精彩。无论是辩手视频还是网友发言。真有一种辩无止境学无止境的感触。

胜王候败穷寇,在辩论场上是不成立的。所以引发的持续辩论也是更精彩更多角度的。

个人认为,武大败,不在诡辩也不在抽签。在于一辩立论与二三辩没形成有效配合。导致后期所有妙语连珠及机智反驳全像雾里看花。重复性的加强本方原则性概念性的词语,会避免对方无限次的举例本方概念外的例子。从而引导话语权。

其实,马大从一辩到四辩,都攻击过武大一辩。但前几次攻击没有引起武大的重视。直至周玄毅反应过来总结陈词时再次重申及稳固一辩立论时,为之已晚。

从整体辩术上看,武大输之正常。而且评委在这种情况下给予2比3的比分,说明武大个人能力得到认可。

现在辩论会有趋向个人能力评估的态势,整体做战转攻个人能力,辩手能力得以最大程度发挥,我想这是对武大和所有优秀选手的最大的鼓励/
发表于 2012-12-28 11: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关于源的问题 我注意到反方多次用实例来武大钱跟恶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但是钱是恶之源必须得是直接关系么?间接的源头应该也算是恶之源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 21:21 , Processed in 0.0916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