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73|回复: 41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2 14: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
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已经结束了,看完央视的转播,心中感慨万千,下面就是本人对本届国辩赛制改革的一些见解,希望各位网友不吝赐教,谢谢!
关于比赛的赛制:
今年是国辩10周年,比赛的赛制有了一些新的改革,对于这次改革,众说纷纭,鄙人认为,本次改革总的来说是比较失败的,尽管有其益处:
(1)本次改革导致观众对比赛结果的“迷惑”,在初赛中,澳门大学对阵新加坡国立大学那场比赛中,结果评委的投票比例是4:3,澳门大学占了上风,但是在结果的分数上却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稍胜一分。对于这个结果,本届比赛的评委有他的解释,这是好是坏,本人不感乱加以评论,但是,这个结果至少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迷惑;
(2)关于设置教练席的问题:弊大于利,不如不设:不知道是否有网友看到某大学的教练头发梳的光溜溜的,在教练席上走来走去,害的很多人以为那是修理仪器的工作人员,这岂不是笑话?!再说,辩论本身只是要求辩论队员的场上发挥,教练只是在比赛之前的指导而已,要是教练在辩论赛场上的话,那何不干脆搞一个教练辩论环节?
(3)关于本次改革减少陈述部分的异议:减少陈述,感觉好象辩手对于辩题的理解剖析的不够透彻,感觉没有充分阐述己方的观点。
(4)减少了发言的限制,给了辩手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这样不利于整个辩论队的发展。大家都知道黄执中在世新大学是绝对主力,但是本人认为正式因为他是绝对的主力,世新大学输给中山大学是正常的,君不见黄执中一人单挑中山大学4个辩手,一个人占用了全队的大部分时间,而且肩负陈述,总结,对垒几大重任,试问:一个人再怎么厉害,力量毕竟有限吧?中山大学再差,4个对1个总还是可以的,一个人不应该过于注重个人表现,否则,会影响整个队的成绩。这是本人的一点看法和建议,不是对世新的不满,其实我是恨铁不成钢,希望各位不要见笑。
当然,改革也有它的好处:(1)增设嘉宾的提问,换掉原来的观众提问,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好的。毕竟那些嘉宾都曾是优秀的辩手马队,他们对于辩题的把握和理解,提问的深度都是一般观众所不及的,这样有利于增添比赛的精彩程度;
(2)使辩论更加生活化,这是改革的一大好处。不知道网友有没有注意到,在很多辩手的内容里多了一些什么“妈妈半夜起来给我盖被子”,“妈妈发短信给我...”之类的话,很感动观众,也较容易打动评委的心,而且,辩手拥有更多的空间,比如,中山大学队的薛乐就曾走下辩手座进行debate。
(3)引导了今后辩论的改革和发展,毕竟是先锋和开拓者嘛。这一点,本人认为是这次改革的对重要的一个好处。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2 14: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请各位网友多加指正,不吝赐教!
发表于 2003-10-12 14: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对于教练席的设置本人也比较反感,教练在场上走来走去的指导只会搅乱辩手的心情,我记得在哪个帖子里好像是catJJ吧就说其实那时侯教练说什么根本听不进。而且教练那样的走动也挺影响观众观赛的情绪。如果是像中山所说教练递上写有“微笑”的条子倒是可以理解,但话又说回来教练席的设置就是为了递递那样的条子个人觉得也就没有那个设置的必要了。
发表于 2003-10-12 14: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下面引用由潇帝2003/10/12 02:24pm 发表的内容:
(1)本次改革导致观众对比赛结果的“迷惑”,在初赛中,澳门大学对阵新加坡国立大学那场比赛中,结果评委的投票比例是4:3,澳门大学占了上风,但是在结果的分数上却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稍胜一分。对于这个结果,本届比赛的评委有他的解释,这是好是坏,本人不感乱加以评论,但是,这个结果至少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迷惑;

这不是改制带来的,99年就是采取记分制而不是投票制了。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2 15: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谢谢阿八!
发表于 2003-10-12 15: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
发表于 2003-10-12 15: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半夜起来盖被子的是爸爸不是妈妈啦,妈妈夜里一旦惊醒就睡不着了,所以此任务一向是爸爸的。

哎,没人盖被子了。。。

发表于 2003-10-12 15: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真的没有了?
那个……
啊?:)
发表于 2003-10-12 15: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我们学校比赛
有起评分和分数差额控制办法的
就是怕
单人分差太大
和起点分数不同
让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去掉,对全局的影响在可控制范围内
发表于 2003-10-12 15: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1,辩手最需要体会的位置
是饭馆的店小二,要用大脑记住身前顾客的饭菜与桌子号码
还要用耳朵听背后是否有顾客呼唤,和背后的顾客在呼唤什么,
此时脑袋里面还装着前面的菜单,不能和当前的菜单弄混淆了
-----在复杂环境下的敏锐听力是辩手的基本素质,虽然即使最佳辩手也离店小二距离很远,但是这是相通的
2,辩论员
如果被对方的教练的走动,就弄烦了,就需要特别训练了
发表于 2003-10-12 16: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觉得任意辩手这样一个安排,没什么必要。
即使说明了是任意辩手发言,然而实际上队内还是有约定俗成的,看起来是有条不紊,实际上是有言在先。这样一来,只不过是称呼的一种改变罢了,更何况称呼有时候还没改过来呢。
如果想要发展任意人发言的模式,或许应该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对手,而不是自己。
橘依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10-12 23: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你们到底认为中大有没有实力!!!!!!!!!!!!!!!!!!!!!!!!!!!!!!!!!!!!!!!
发表于 2003-10-13 01: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其实什么记分制,投票制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自己在参加一场游戏,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中大当然是有实力的,吴理说得好,只是实力有余,气势不足;机智有余,激情不足。
而中大最重要的实力,就是他们的教授团。

发表于 2003-10-13 0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不要再该了,够乱了
发表于 2003-10-13 08: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讨论由赛制始,而至中大终。辩论至中大始,而以混乱终。此华语甚多帖子之写照也。

    在下以为,赛制之优劣,应引其充分发挥辩论队与辩手之特长。辩题亦是如此。然诸多辩题使得诸辩手忍痛割爱其“求是明理”之辩道,而取 胜之路 。制度之过,非辩手也。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3 09: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楼上之言可谓终结
发表于 2003-10-13 09: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使君过奖。吾之赘言乃原则,亦可视作空洞无物。然以何赛制为优,诸君可尽情议之。在下洗耳恭听。
发表于 2003-10-16 21: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我想为新赛制说一些好话:
1.记分制是相对比较公平的,大家存在疑义的并不是记分制本身;
2.教练在场上效果不明显,这句话更是无从谈起,除非有亲身感受,否则你怎么知道教练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教练在场上及时调整战略,发挥的是总控的作用,可以使辩手专著对付问题,减少了回避问题的现象,这对见招拆招的攻击手尤为有利;所以大家挥发觉黄执中与海峡杯时有所不同,驳得多立得少;
3.最佳辩手提问环节是我最为欣赏的,这其实更适合新生赛上使用:新生能在自由辩论之前明确对方的软肋,有针对性的打击,这次大赛并不明显(大都按赛前制定的战场辩论)可是也尤见效果;
总的说来虽然存在问题,但还是有很多有益的尝试,电视辩论是一种文化快餐,其特点是节奏快,信息量大,受众广,所以很多的改变是我们因该理解的。

PS:对treeing半文不白的古文表示强烈的:0~~

发表于 2003-10-18 12: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我认为中山大学是历届参加国际大专辩论会中中国大陆选派的代表队里最差的,2002全国大专辩论会是历届中水平最低的,那届的最佳辩手薛乐……什么玩意啊!
chau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10-20 22: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赛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我觉得在评分上应该有所更改。要吗,以投票方式,要不然如果是以评分方式,7 个评委中,应该删除最高与最低的评分。与跳水的评分制度相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3 07:59 , Processed in 0.0565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