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58|回复: 9

[2009年第八届海峡辩论赛] 2009年第八届海峡辩论赛-流水落花春去也,看厦大预赛惜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7 22: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裸评:形容本人脑内知识近乎空白,即不能在对一个论点进行专业延伸,也不能在没有任何对方论点的辅助下对这个论点进行反驳。裸音同弱,即本文为弱评,所以欢迎各位的炮轰,本人一定认真对待每一位读者。

这场比赛的结果出人意料,直接导致了一支传统强队被淘汰。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不赞同。在看到录像之后,我就斗胆发表一下对这场比赛的看法。我认为这场虽然有看点,但厦大表现确实不及往年水准,但裁判是不是按照我这思路,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我从来裁判没有默契。

双方交锋的核心是在比较标准上,也都撇开了很多定义上的分支,直接真刀真枪互博。正方厦大在攻辩到自由辩主打的论点是才的特异性,也就是东吴口中的替代性。而反方东吴在全程里,从比较标准到论证标准合理性再到论证观点合乎标准统统打过一遍。

具体部分先看立论,正方除特异性外的论点外还立了完成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判断标准。反方先缩小了道德的外延为职业道德。把何者更能找到才德兼备的人作为比较标准,把才德的作用分割为积极消极两块:1道德有助于技能提高。反之不可2无德比无才更可怕。
厦大的立论思路比较直白易懂,比较标准直白得不用多解释,特异性的论点可以说就是为这个标准建立的。而东吴的立论的角度比较多,积极层面是为比较标准而设,而消极层面则是一个补充论点,与能否选出才德兼备的人无关。

接下来质询环节里,双方都就己方立论和对方讨论。第一轮质询,虽然厦大二辩祝婧提出“弱化语境”的概念,但不能对反方背后“只要是组织,就一定要才德兼备,所以企业也是”的逻辑构成威胁。随后反方质询中,正方李旷达在反方看似合情合理的标准前也没有什么办法。而在反方二辩钟岳提出道德提高才能作用的问题上,正方四辩神秘了地说出“识德之明”——东吴打正方时提出的概念,但依然于事无补。一、钟岳不承认,二、类似伯乐之才的识德之明未必有助道德提升。第二轮正方质询的周潇鉴鬼使神差地在钟岳嘴里揪出“制度”两个字,也迫使钟岳在特异性、替代性上找不到答案。虽然会有扣分的嫌疑,钟岳无论是口误,还是无法直面问题,这都使厦大三辩于这轮得手。到反方三辩杜玮伦质询时,“难即重要”的标准不但没有被正方认同,才的认证比德容易还被正方给否定掉。如果,第一条德比才难的事实不能成立,则反方难即重要的标准就不好妄进。这一轮正方得手。但是正方对这种优势的建立并没多少意识。

自由辩是整场厦大输掉最多的地方,自己的比较标准没打出来,还让反方在比较标准之外打出了很多论点。自由辩里表现出彩的恐怕是厦大三辩的周潇鉴和东吴四辩张哲耀。在李旷达开辟的战场努力失败的情况下,厦大一时抓不到攻击东吴核心标准——“寻求德才兼备人”的切入点。反方也不太成功(被正方用高考要先做简单题给反掉了)的修补了一下“难即重要”的第二标准。然后反方开始缺失性比较,也就是其立论中消极层面,正方在这里用特异性争锋相对,不但身陷其中不能自拔,让反方尽情地阐述了个痛快。还好一阵混战之后,战场终于到了正方的主场——“特异性”,周潇鉴对才能的特异性解释可以为自由辩画上句点“科技是才的形式,所谓才是被科技替代的其实是形式的变化”。

自由辩里反方占据了前3分钟的主动,打出了2条标准:谁难谁重要、消极层面。也维护住了原先的核心标准。而厦大可惜的只借由周潇鉴把特异性守住。
可以用灌篮高手中两个人来形容周潇鉴和张哲耀这场的表现,一个是花道,一个是仙道。前者误打误撞,有时出糗有时神勇,周潇鉴在回答反方“有什么办法看出一个人无才”的时候,贸然给了对方大派送,说这很简单,自己就是无才,真是谦虚惯了进圈套。但这不能否定周在后面对才能特异性近乎完美的解释。而后者成为了比赛的主导,团队的核心,东吴的自由辩战场,可以看出是在张哲耀的小结里所给出的规划。

张哲耀的结辩虽然没有诗词歌赋的精致,却能把场上的核心都抽象出来,化作形象的类比,(以德为日,以才为月)为己方所用。
而这次李旷达的四辩有些差强人意了,花了很大的篇幅在谈企业生存的根本在于生产力,太“回归”一辩稿了,有点事先准备的痕迹。等到他想临场总结的时候,时间却所剩无几了。

我认为,虽然质询略胜东吴,之后的环节里厦大要处于劣势。没能够按照整体的剧本演下去,四辩的感情丰富的文字和严肃庄重的神情也没办法调动评委的神经。惜败也是有道理的。

此外,这场还有些地方值得注意:
1、设立辩论前提——要求对方谈只谈职业才能的同时应当把职业道德之外的道德舍弃掉。这种君子协议没有什么道理,正方竟然让步了。
2、“对方辩友认为我们弱化企业语境,这句话比较玄一点啊”……“非盈利组织可能极度的重视德,比较没那么重视才。而企业呢,才德都比较重视,而德,还要在那么更重视亿掂掂(一点点)。”
    个人觉得这段有点像快说错话似的,大概……按照一般人思维,再说完“非盈利组织极重德而不重视才”之后,转折一下谈“企业”时应该紧紧跟进“企业极度重视才”。所以在看视频的时候,你会发现在这里钟岳和厦大的一三四辩都在一种神秘的微笑。
3、钟岳把战场从难即重要转到道德和才能的可替代性。可能是基于信任张哲耀的缘故吧,认为张哲耀说才能够被科技替换,就一定能行得通。
4、张哲耀补充人依赖科技就是人与物之间能力的互相转换和依赖的时侯,之说了“道德也是这样”就没有继续往下说。(“能力是会互相转换的,其实职业道德也是一样的意思”)可能是有所意识而没有往下讲。因为规章制度按正方也可以被说为是才对道德的管理,只有精通管理学知识的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满足人际、团体的稳定运作。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22: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场让我最不爽的还是李旷达学长的表现。离开攻辩席的他没有了往届的犀利。
发表于 2009-7-27 23: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评论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0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ls,这是和13约定。
发表于 2009-7-28 02: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场厦大的整体节奏皆嫌拖沓
发表于 2009-7-28 08: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13也有叫我写写对这场比赛的观感……不另开新帖了,回在这吧。


正方立论里说什么第一点目的第二点作用什么的,实现了目的不就是起到了作用么,所以分来分去,无非也就是在从企业的获利方面渲染有才的重要性。人有才能多干活,被企业剥削的剩余价值也就更多这是自然的。只是这里德的作用被踢到了一边去这个不好吧——先不必如反方一样危言耸听地说到贪污的程度,偷懒耍滑总是常见的事,相比之下一个勤勤恳恳的老实人就算能力差些对企业的贡献也会比一般人大不少的,堪称难能可贵。所以相信只要用脑子想过就知道员工缺德与否对于企业发展生产力多少有些干系的,而正方只渲染才对于企业获利与否的作用,却对德在这一个角度上的作用视而不见,不肯将两者一块摆在一起比一比,这种态度对于处理这样一个比较色彩很浓的题目实在是不妥当的。

正方后边又提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德的作用,但同样对于相比之下,才干是否同样可以被取代的缺乏深入思考。就我看来,在质询小结中反方所提出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才干正击中其软肋,虽然不止于此,勤能补拙也可以在此反驳正方的观点。总之,在这个角度上缺乏深入思考和比较的意识,使得这个正方倚重全场的观点最终还是局限于渲染德的作用多么多么小多么多么有限,却没能进行有效的比较。

而反方的立论大概说了两回事情。第一点说的是职业道德有利于才能培养而才能对于道德的影响不大,相比较于正方立论,这至少做到了将两者进行比较。虽然关于才能对于道德是否确实有影响上值得商榷,可惜的是双方在此的争论有些偏了,反方举恃才傲物,正方又提才干不足会自卑,只是一个人是不是自卑这样一个心理问题上升至德是不是有所偏差呢?一个人就算有些自卑,我们就此说他德行有亏,这个也不妥吧。所以双方争执在自傲和自卑上多少有些跑题。就我看来其实反方论证到才能对于道德的培养影响不大其实就完成自己的论证义务了,也比较符合事实,但是他们却进一步想证出才干对于品德还有反作用,这个就有些过分了,有些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而反方第二点所说的是道德很难判断而才干容易,所以要以德为先。这个比较也很明白在场上也得到了正方的承认,被质疑的还是后续的部分,为什么难判断就为先了。不得不说在这个环节反方的论证是有所问题的,就拿他们在质询中就提出而总结时再次提出的A疾病B疾病的例子来说,我们面对感冒与艾滋病时真的以后者为先吗?卫生部的职责究竟是以早日攻克艾滋病为先还是以对于全国的感冒监控防治防止大规模流行与爆发为先呢?结论不那么好下,但我个人是觉得如果卫生系统和医疗系统都一心以攻克种种疑难杂症为先而忽略了治好简单的头疼脑热,大概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就双方的立论而言,我觉得正方很缺乏进行比较的意识和努力,渲染才能对于企业牟利的作用的时候就对道德视而不见,渲染道德可以被制度所取代的时候就把才能放在一边。相比之下反方至少在进行比较这一环节上做的远比正方干净利落。我觉得这样一个论何者为先的话题,首先是将才与德两者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差异,然后进而考虑这种差异是否可以推论出何者为先。在第二步的推论过程中,反方确实论证的多少有不够严谨的地方。但正方则根本就没把两者有什么差异比较清楚过,后边的也就谈不上了。所以在后边的比赛中正方看起来场面上比反方好看的样子,总是看到正方在质疑反方的推论哪里哪里不够严谨,反方疲于招架的样子。这原因就在于正方的论点乏善可陈,可以说是无从下手,换句话讲也可说是不值一驳。

质询阶段让人看下去已经很艰难,更无心做分析了。双方的质询期间形同吵架毫无礼貌可言,简直是丢尽了脸面。其实双方看起来辩论经验都不算少,在后边自由辩论中的礼仪表现也不见如此过火,看来还是质询规则本身就有问题,建议不妨就和自由辩论一样,轮流起立进行交流,或许会好些。

反方四辩的质询小结很精彩,比其他人都好,比他自己的总结陈词也好,个人认为。自由辩论期间,反方口不择言将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结于贪污腐败的德行问题,十分雷人————当然就算把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归结于个人才干也不见得好多少。经济周期自有其规律,如果真的只要世上企业的员工们都变得德又好才又高,不贪污不浪费也不是笨蛋干活效率很高,然后经济危机就不会再次周期性的爆发了,那还真是天下大吉万事太平啊。

嗯……对于比赛内容就说这些吧。说点别的。在辩论中进行比较其实一直都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就拿这个题目来说,确实最简单省力的思路就是如厦门大学一般,前半拉卖力渲染才多么多么重要可以发展生产力可以挣钱,后半拉玩命贬低德多么多么不重要可以被制度替代云云,至于德也可挣钱才也能被取代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如此论证自然不易出错不易反驳,员工有才干能为企业挣钱确是事实,德的作用能被制度替代似乎也不错,两者往一起一摆倒也真让人有相比之下才比德更重要的错觉————可惜,无非也就是错觉罢了。

这种辩论方式如果流行起来,当真是辩论的悲哀。麻烦的是,这种招数在场上还确实常常效果不赖。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09: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6# 木雁

姓资的人是不乐于见到他们制度有问题的。东吴直接把报纸的事例抓为一用,再危言耸听一下。就让全场不管信什么,只要是还信道德的人都会认同东吴消极层面的论点。
发表于 2009-7-28 10: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厦大打得好平好慢啊,虽然内容不错,但是评委是非专业的啊。我一直觉得气场、激情和表现力还是挺重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8: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到一个厦大的服装没有——“不能说的秘密”。他们到底有几套校服啊?
发表于 2009-8-1 21: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似乎对潇鉴情有独钟,希望以后继续支持~
至于旷达为什么会表现的不好,不便多说~
只请各位相信:旷达尽力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4 00:48 , Processed in 0.0536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