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renhuanyu

2008年上海高校社团主题辩论赛-32校决赛视频上传完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8 13: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弱弱的白牙齿 于 2008-12-26 22:17 发表
楼上高人~~~在下佩服佩服。。。。顺便弱弱得问下。。李代桃僵是哪场经典比赛里的?


不来自己哪场经典比赛,十年前大把中学辩论赛的结辩都是那么用的,李代桃僵,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等等
发表于 2008-12-28 15: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飞 于 2008-12-28 13:23 发表


不来自己哪场经典比赛,十年前大把中学辩论赛的结辩都是那么用的,李代桃僵,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等等


还有当年那些经典的过渡句,尤其是结辩前面的那段,听得都快生茧了……本能地会对这一方产生负面印象,哈哈
发表于 2008-12-28 23: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正方四辩同学的校内站内信,同一个主题,所以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在这里喽。


关于胜负

第一,在立场上,你们(华政)的立场微处劣势(和主流的官方话语有矛盾之处),所以比赛结果不需太过在意;

第二,如果硬要找一点关于你们失利的原因,或许在于你们的理论准备相较于对方略显单薄。在文科偏向明显的华政,讨论这种技术性政策选择问题的确处于劣势,所以在立论的策略上应该考虑到这点并有所设计,要在具体细节讨论之上,设置一个比较感性和抽象的场景(归宿),从而是你们的劣势有腾挪的空间和转向的可能;


关于过程

第三,双方数据陈列过多,过于频繁;这种反复,连贯,快速的数据堆积对于受众往往是乏味而枯燥的听觉灾难;况单方面的数据列举,带有极大的片面性(比如,大城市有环保成本的优势,但有别的劣势啊,整个过程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损益比”衡量,否则若干片面的支点似乎不能十分有力地直接通往结论——这似乎也提示我们,这样的辩题如果后发制人,以破代立,可能比较好打);从这个意义上,你的结辨就非常优秀了,因为你使得你们的队伍终于告别了数据,将话语重新拉回生活世界,拉回日用习常,有效的建立起观众和演说者的心理联系,从而具有了说服的力量。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个整体辩论方位的转换,似乎在自由辩论后半程就应该比较明显地呈现了。所以,你们比较缺少挣脱数据羁绊,重构话语平台的能力(或技巧)。其实不难发现,在数据与细节的纠缠之后,优秀的辩手必须要成为一个“超越性格局的开辟者”,使得对细节数据的争执和琐碎命题的讨论重新找到有一个价值的皈依点;

第四,对方似乎有一个小小的悖论你们没有发现,就是发展中小城市以后呢?终极目标其实还是大城市;


关于结辨

第五,个人来讲,我的观感似乎你手势稍微多和复杂了一些。你的风格和徐纯非常相似,也非常好,你可以看看徐纯的辩论,我相信会有收获的。发挥你演说式结辨的风格,继续向观众呈现“非常具有结构意识和说服能量”的结辨(这种风格我自己现在已经不能驾驭了);当然,现在流行的结辨也有别的风格(他们都不大在意结辨结构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话到无时间时为止),比如“穿透性的说理”(黄大叔)和“强逻辑的分析”(胡渐彪);对方四辩就想运用“强逻辑的分析”,他明显模仿了胡渐彪,但是由于想面面俱到,于是多点出击,多点间又缺乏一以贯之的逻辑主轴,所以欲想言说语尽,却是满地零星了。

[ 本帖最后由 bearhow 于 2008-12-28 23:21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28 23: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懂。。。。~!~
发表于 2008-12-29 08: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earhow 于 2008-12-28 23:17 发表
回复正方四辩同学的校内站内信,同一个主题,所以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在这里喽。


关于胜负

第一,在立场上,你们(华政)的立场微处劣势(和主流的官方话语有矛盾之处),所以比赛结果不需太过在意;

第二, ...


大哥,你怎么也开始不说人话了……连我都不能通过一次浏览就看懂。

你所认为的反方的悖论并不成立,因为辩题在时间上不具有恒常性要求,所以证明“此时”便可,不必证明“彼时”。

双方选择数据论证的初衷是好的,但缺乏练习,根本不能驾驭数据分析的方法。这点与华政是文科院校的关系不大,只能说明在通常的辩论活动中比较忽视这方面的练习——就如华政作为法律院校,同样有许许多多“法盲”辩手……
发表于 2008-12-29 10: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landis拍bearhow……搬个板凳看热闹
发表于 2008-12-29 11: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占楼看戏,高手继续~~~
发表于 2008-12-29 11: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意思!!!哈哈
发表于 2008-12-29 11: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上大小白 于 2008-12-28 15:52 发表


还有当年那些经典的过渡句,尤其是结辩前面的那段,听得都快生茧了……本能地会对这一方产生负面印象,哈哈


华语上有这样的怀旧贴么?新手想看看这些经典句子。。。。
发表于 2008-12-29 14: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meng0628 于 2008-12-29 10:59 发表
landis拍bearhow……搬个板凳看热闹


我佛慈悲。。。。
发表于 2008-12-29 14: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olandis 于 2008-12-29 08:37 发表


大哥,你怎么也开始不说人话了……连我都不能通过一次浏览就看懂。

你所认为的反方的悖论并不成立,因为辩题在时间上不具有恒常性要求,所以证明“此时”便可,不必证明“彼时”。

双方选择数据论证的初衷 ...


好吧。
发表于 2008-12-30 00: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meng0628 于 2008-12-29 10:59 发表
landis拍bearhow……搬个板凳看热闹


原来马萌是你的艺名,原名是马司昭。
发表于 2008-12-30 00: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没有想到熊浩不能压制到你……兰你果然是大佬
发表于 2008-12-30 00: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meng0628 于 2008-12-30 00:19 发表
真没有想到熊浩不能压制到你……兰你果然是大佬


他本来就不喜欢压制别人。昌大的传统大概和华政不一样。

[ 本帖最后由 herolandis 于 2008-12-30 08:56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30 01: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凑热闹……哈哈

如何寻找到最合适的四辩风格,是一个很头大的问题……所以,我不想打四辩。
发表于 2008-12-30 08: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mameng0628 于 2008-12-30 00:19 发表
真没有想到熊浩不能压制到你……兰你果然是大佬


他本来就不喜欢压制别人。昌大的传统大概和华政不一样。[/quote]


传统二字,于我们就奢侈了。我有空和小朋友说说,叫他们出去看看,不要老是问“汉与我孰大”
发表于 2009-8-3 09: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看了一遍半,华理的攻辩环节有些糟糕,后面开始好一些了
发表于 2012-9-20 00: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韶华易逝,光阴匆匆,让我们记录下生活中美好的一点一滴,也让网友共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8 08:47 , Processed in 0.0495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