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harles

2008年明辩盟活动-关于武大的风格,在下的一点点疑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8 00: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数据

大家讨论了这么多,我觉得很有帮助。特写一篇稿子,针对数据问题。
http://www.goldelite.cn:82/bbs/v ... &extra=page%3D1

希望对大家也能有一些帮助。
发表于 2008-11-8 00: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另时代化石 于 2008-11-7 23:20 发表


此言得之。武大传承得确实很糟糕————愧对先人啊

绝对没有这回事
发表于 2008-11-9 11: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辩论武大http://debate.5d6d.com/viewthrea ... p;extra=&page=2

心理诊所10年激增30倍

  根据重医附一院精神卫生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市抑郁症患者以每年5%的速度在递增。

  重医附一院于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开设了心理咨询室。10多年来,总共诊治心疾患者2万余人次。而后5年总诊治人次至少在1.5万人以上,约为前5年的3~4倍,2007年诊治的总人次甚至比前5年的总和还多。

  另一方面,重庆市的心理诊所也增加到100多家,为上世纪90年代初的30倍。

  以重医附一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蒙华庆为例,他每天坐诊的40个患者,约一半是抑郁症患者。而就诊者中,年龄在15~45岁的患者约占70%~80%;高智商、高学历者约占70%。青少年、教师、公务员、企业家、高层管理等为主要群体。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22: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色巨塔 于 2008-11-9 11:02 发表
转自辩论武大http://debate.5d6d.com/viewthread.php?tid=1365&extra=&page=2

心理诊所10年激增30倍

  根据重医附一院精神卫生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市抑郁症患者以每年5%的速度在递增。

  重医附一院 ...



这个数据也只能说明在去接受心理诊治的患者中,高学历者比重较大。
第一,不能说明患抑郁症者在高学历人群中的具体比重。
第二,没有说明低学历者的患病比重。(低学历者得了病也没钱或者没意识去诊治)。
关于这个数据,不能靠新闻报道简单推断啊,况且还推断不出来。
发表于 2008-11-10 15: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70万的天价违约金的问题,天价这个定义会不会打,如果哪方不打我看也不现实,因为这个词本身就带有色彩,一般都是数量极大而且往往有支付不起的意思。70万是不是天价,对于我等草民绝对是个天价,对于比尔盖茨也就是一箱碟的钱,就看你站在哪个地方说,核心不在于说70万而不说1000万。而这个定义争下来,或者至少不吃亏才能展开后面的论证,我不能说这个辩题出得有欠考虑,只能说想让辩手放弃下面一块而揪上面的东西恐怕有风险。
武大让几个大四的或者研究生上场一方面是不得已而为之,时间拖了几个月,阵容原来准备要去的人由于各种原因只能更换,武大金秋辩论赛正在进行当中,大二大三当打的人又分身乏术。但是武大并没有派一只由金秋退下来人组成的队伍,或者大一大二的人员去重庆,足见对名辩盟的重视。至于说玩技巧,我不知道哪个武大辩手敢说这句话,武大辩论队是个有着严格纪律的队伍,徐卓阳也好贺捷也罢,恐怕武大任意一个辩手也都没有这个胆子不尊重对手,没有个规模数量级的模拟赛和准备是不敢出去的。
武大的风格的确还不是很鲜明确定,带队的人不同,参与的人不同,队伍捏合起来有难度。不可否认这几年走了些弯路,所以还需要大家多批评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10:53 , Processed in 0.04343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