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52|回复: 11

两年来组织中学生辩论赛的一点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4 16: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中学教书三年,指导辩论队两年,自己也组织了两年的比赛。都是四所学校的规模,明年希望能够扩军到八所学校,但肯定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说新其实也不新,都是中学组织辩论赛的老问题。只不过在四校规模下能够克服,而到了八校规模,就需要想一些别的方法,考虑一下怎么样解决了。

    当初创办这项比赛,是为了填补上海市INTEL杯高中名校环保辩论赛的空档。INTEL杯两年一届,由于高中生到了高三学业任务重,原则上不参加辩论赛了,因此每位辩手在高中只可能有一次这样的市级比赛机会。往往是刚刚磨练成型,就因为输了比赛,再没有机会,多少有些可惜。因此,就希望能在INTEL杯之外,做一个在中学层面的水平较高、能给辩手带来进一步提升和表现机会的比赛。

    办一届比赛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邀请参赛学校、邀请评委、拉赞助、媒体宣传、协调时间安排、赛制安排、出辩题、工作人员、场地布置等等。在这些工作中,有些事情好办,有些事情并不好办。下面分别来说:
   
    参赛学校好请。在上海许多中学都有辩论社团或者辩论队,也不乏喜爱辩论、参与辩论的同学。学校也乐于参与这种校级交流活动。因此开始通过学校团委联系其他学校,很快确定了三所参赛学校(扩军到八所学校在这个方面也没有任何问题)。但这个方面困难也是有的。辩论队是请来了,但准备的程度如何,直接导出的结果是比赛质量怎样,却并不好控制。这与参赛学校同学的情况、校方的办学理念及重视程度、家长的支持度和赛事的激励机制都有很大的关系。

    对一所中学来说,日常活动有两个方向的目的。一是课业教学,二是素质教育。课业教学管升学率,素质教育管比赛活动成绩。而课业教学的诱惑一般要大于素质教育。如果一件事情能够有效提高学校升学率,学校一般会选择做。如果一项活动能帮助学校活动比赛的好成绩,那学校可能要考虑一下,取得好成绩的成本大不大?会不会带来较大的财务支出?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课业学习?如果这两方面影响都不大的话,那就参加。

    从目前来看,中学生辩论活动在学校层面上的推广,主要就是受到这两方面的阻力。一方面,辩论活动虽能提高参赛同学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但这种提高不一定会体现在升学率上;况且辩论赛参赛对指导老师和同学都比较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获得声誉(冠军只有一个),因此许多中学在参与辩论赛方面抱着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强烈支持,也不强烈反对,有成绩更好,没成绩也无所谓,反正本来没打算做多少投入。

    于是,参与辩论赛,推广中学生辩论活动就成为了热爱辩论的民间人士自主的活动(INTEL杯辩论赛说到底是INTEL公司在环保活动领域内的一项活动,辩论是形式不是目的),要想对学校产生激励,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努力,当然了,这不是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从升学率角度考虑,能否通过辩论活动,让学校明显感受到辩论活动对学生升学有好处。比方说参与辩论的主要辩手都能取得比其他同学更好的成绩,或者通过大学和中学的合作,在自主招生渠道为中学生中的优秀辩手提供一定的入学机会。如果这条路能够打通,将能极大推动中学参与辩论活动的积极性(但也会带来极大的功利性)。

    2、通过努力,使学校意识到,参与辩论赛,或者组织辩论赛,能够给学校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声誉。市东中学是一所区重点,和上海许多市重点中学在升学率方面有着较大且难以填平的差距。而参加辩论赛、组织辩论赛能够让学校和学生更多的出现在社会面前,树立公众形象,形成学校特色和影响,这也是学校愿意参与的一个原因。或者给活动很大的背景(比方说教育局、团市委、市少科站甚至是国家某学校颇为看重的单位主办),或者是奖金相当丰厚,也能引起对学校的激励,但这两种方法举办比赛代价极大,近期就不考虑了。

    邀请评委:除了辩论员和辩论队指导老师,辩论赛评委也是影响辩论赛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通过筹办两次比赛,在评委的邀请上多多少少还有一些“十全九美”,不全尽人意之处。说到底,在刚开始的时候一缺关系网二缺钱,通过两年的积累,了解到大学里面有许多热爱辩论、关心中学辩论推广的热心人,在此向大家表示感谢,并愿意通过合作也为大学生辩手们做一点事情(包括费用上的和其他方面的)。

    前面讲到了赛事的激励机制和评委的费用,说白了就是要花钱的。中学的预算里面可没有这一块,中学生也没有大学社团外联部这样的力量,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去拉赞助。我大学宿舍舍友开了远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做网站做程序,于是就用朋友情面拉上他做我们辩论赛的赞助商,冠名为“远向杯”算是勉强解决了费用问题。但办了两年比赛,我觉得很有些对不住他,因为我们的比赛实在也是没有对他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每年2000元左右的投入,能有多大回报真的很难说,明年比赛扩军估计费用还得增加,我也得想想别的办法,开源节流。

    媒体宣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电视,对中学生辩论赛感兴趣的实在很少,几乎没有。记得第一届远向杯时我联系过上海东方卫视和上海教育电视台,都没有回音;《新闻早报》也没能发表新闻。最后是一份中学生的报纸(在我们学校是给预备班、6年级小朋友看的)发了半张纸的内容,这个宣传效果实在是相当的惨淡。网络上倒是能发新闻,但由于我们的奖状拿到杨浦区团区委盖了公章,算是在他们那“注册”了,于是到了网上这个新闻就变成了:“杨浦区团区委举办的第一届远向杯高中生辩论邀请赛在市东中学举行……”令人非常胸闷。第二届远向杯我联系了杨浦区电视台,问是不是能够来采访报道我们的比赛,回答很干脆,没兴趣,不愿意,因此在媒体宣传上做的很难,很不好。

    接下来协调时间安排、赛制安排、出辩题、工作人员、场地布置等都是常规的技术活,还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但从四校扩军到八校,至少在时间安排上就会出问题。中学生的赛事和大学生不同,中学生每天课时都从早到晚排的满满的,所以我们前两届比赛是利用星期五下午班会(校会)课和教工大会放学时间来进行比赛。因为是四校,初赛两场一个下午完成,三四名决赛和决赛在一个下午完成,一般第一场比赛从14:10-15:10,第二场比赛从15:10-16:10,这样还能够应付。但如果扩军到八校,初赛就有四场,半天肯定不够,于是就要考虑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放在两个地方(我们学校两个会场,其中一个要开教工大会,只能用另外一个,所以这套方案就是在两所学校同时打初赛。),这样的方案在观众、时间、场地上都没有问题,但评委数量就得DOUBLE,比赛经费也随即增加。

    第二套方案是放在休息日(双休日、寒暑假)举行比赛。这套方案从理论上可行,但同样要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休息日是额外的时间,学生是否愿意(学生或许问题不大,家长却可能会反对),带队老师额指导老师是否愿意(这就需要比赛的激励机制,要么有很高的奖金,要么有很大的来头,都不容易),比赛场地的选择,租借费用也是一块新的开支。INTEL杯就是在双休日举办的比赛,但有其自身的优越条件:主办方INTEL公司财大气粗,稍微掏点钱问题不大;承办方是上海市少科站,有自己的场地(他们星期六星期天本来就工作),来头大,学校要评审科技特色、环保特色就仰仗着参加他们的活动,因此学校的积极性至少可以有一定保证,这些条件都是民间办比赛在形成规模和影响力之前所难以企及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组织一次辩论赛,主要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赞助,二是媒体宣传,三是评委和指导。赞助保证了比赛的经济基础,媒体宣传提供赞助商的动力和比赛的影响力,评委和指导则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质量和持续发展的方向。这三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了,比赛才能做大做强。

    准备辩论赛很辛苦,举办辩论赛也很辛苦。两届远向杯下来,既作为主办方,又作为市东辩论队的指导老师,那段时间很累很累。曾经在第一届远向杯之后想,以后再也不搞这玩意了,做指导老师比做比赛组织者轻松多了,但到了第二年春天,又习惯性的开始筹办。现在我希望,这项比赛能够一直做下去,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形成影响,或许前面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但既然开始,我别无选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8-15 20: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生打辩论赛很苦的
至少我那时候是这样
学业压力又重 父母也不是很理解 通常都是放学后抽1-2个小时讨论查资料 回到家又要温习一天的功课
总之比大学辛苦 不过好歹也拿了冠军 对得起那时候的指导老师了
我们那时候奖金都基本没有  赢了以后是指导老师拿工资请我们吃必胜客  好老师啊 `~~~
发表于 2008-8-15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点  中学的辩论赛 我们这种非官方的很难介入  因为涉及到高考  

万一影响了成绩 担当不起啊 。。。

不然我到满想回高中带带小朋友了
发表于 2008-8-16 08: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带辩论队真的很不容易。。。
尤其是那些学校的老师都不太有兴趣的就难上加难。。。

各位加油吧!
发表于 2008-8-21 11: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开心看到这个版位有别的中学辩论的帖子..
大陆中学辩论加油!!!
发表于 2008-10-4 19: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你的行动。!@
 楼主| 发表于 2008-10-5 09: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的帖子

谢谢哦~~~~办中学的比赛确实有点难度的,可用的时间有限,水平也有限~~希望能把这个平台长期搭起来,为我们同学将来的发展有点帮助吧:)
发表于 2008-10-11 21: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市东,那大概跟延安没什么联系。我高中就是打英特尔起家的,一年级拿了冠军以后顺势在学校里建了一个辩论社团,还开发了一年级的校内赛。三年级毕业后(因为那年非典)又陪学弟学妹们准备,幸运地又拿了一个英特尔的冠军。
回国以后可以找老师请教一下,在这个方面贡献一点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4 21: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气~~客气~~

以后有机会多合作哈:)
发表于 2009-10-13 17: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楼主吧,我从02年起就想搞大连市中学生辩论赛,7年了,打了无数次报告,都石沉大海。比起上海了,差多了……
发表于 2010-1-8 22: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羡慕上海的中学生。

他们至少还有辩论的实战舞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09: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bmcsky

呵呵,我办比赛都是民间性质的啊~没有向相关政府部门打报告的~和校长谈一下,通过了,然后邀请别的学校来玩就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17 12:30 , Processed in 0.0660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