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传统辩论赛)允许双方对于同一辩题做出各自的理解,并且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 为什么这么说?或者,为什么传统辩论赛不可以对同一辩题做出相同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构? 如果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可以”,那么我不认为在这一点上传统辩论赛和政策性辩论赛有什么区别。2、“我们必须考虑语言的有效沟通,我们主张,在辩论中每一个问题,每一句陈词都必须有其意义,无效的言语或者一种战术性考量的回避本身并无助于我们感受辩论的魅力,我们从中可能感受到很热闹,或是很好玩,但是并不会感受到很“辩论”。因此,在赛制上,自由辩论是应该予以取消的,他不太符合语言交流的习惯,也不太能够注重辩论本身的深入。” 这段话中的并没有“因此”所指示的前后因果关系。除非小欢可以证明自由辩论“只能”是“无效的言语或者一种战术性考量的回避”,“只可能”让观众觉得很热闹和好玩,而不可能使对问题的讨论深入。 3、“辩手们必须要能够通过辩论或者语言组织和通过所掌握之证据进行即时反驳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在辩论的外延之中。政策性辩论当中就能够比较好的贯彻这一点,因为他需要的是即时对于证据的分析与运用。而在传统性辩论当中,比较强调的是一种理论的建构,对于这种建构的本身未必是能够通过逐一的即时反驳而达到辩的目的的。所以在传统性辩论之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作出一种“反驳的姿态”,而不是一种实质,在这里面贯彻的是一种不问是非的技巧,而不是辩。” 首先,谁说传统辩论赛“不需要”“即时对于证据的分析与运用”?如果小欢想表示的“更”,那请比较一下为什么传统辩论赛不能“更”强调“即时对于证据的分析与运用”。 第二,“对于这种建构的本身未必是能够通过逐一的即时反驳而达到辩的目的的”,这一句是如何证明的? 4、“当辩题本身涉及到一种复杂的理论问题时,其本身问题的解决并不能够通过辩论赛这一方式承载。” 我很想知道为什么辩论赛“一定”是要“在这个时间”“解决”这个问题,而不能是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尽管这往往意味着我们不知道“在这个时间”如何去“解决”它。 5、“政策性辩论的合理基点是,我们进行辩论,是为了发现真实。这种真实是这样进行定义:在我们有限信息域之内的最佳选择。” 如果这样,那我可以说传统辩论赛的合理基点就是“我们进行辩论,是为了发现真实。这种真实是这样进行定义: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我们的有限信息域,使我们可以对问题有比先前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6、“他们(传统辩论赛的双方)本身一定违反逻辑实证主义,不提供证伪的方法。” 如果前后两句是承接关系,那小欢你应该知道逻辑实证主义并不要求提供证伪的方法。如果是并列关系,那请证明为什么传统辩论赛“一定”(这个词是你自己用的)不能提供证伪的方法。 7、关于律师的那个例子,我实在看不出来传统辩论赛为什么不也是如此。 8、“但是在涉及价值尤其是事实判断的时候,他的假设是一方必定是正确的,而另外一方是绝对错误的。” 补充一句,我认为是“他的假设是按照某种理论体系与逻辑架构,一方必定是正确而另一方绝对错误。如果换一套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则结论会相反。”我想小欢应该知道上面这句话就是“相对真理多元论”的核心阐述。这也是我相信的观点,所以我认为诚恳性和合理性完全可以在传统辩论赛中满足。 9、关于辩题的五点要求,我也看不出传统辩论赛为什么不能满足。比如那两个“荒谬性”我就看不出为什么有必要把双辩题改成单辩题。相反,单辩题造成的反方立场不明确,正方不能在事先对其进行有效准备这个弱点并没有指出。 另外““大学生应该以博为主-大学生应该以专为主”。的这样一对辩题中。它首先假定了又博又专的大学生是不可能存在的”这句话的逻辑错误小欢你不应该看不出来:辩题假定的只是“既以博为主,又以专为主的大学生不可能存在”。“为主”二字是本题题眼,你这样省略恐怕属于举证不当。:p 10、“在传统双辩题中,一部分的辩题本身就被设置成荒谬的,因此造成了诡辩的必要性。” 我承认辩题设置不当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我并不认为通过对辩题的事先选择和处理(比如给定整体解读)不能使之消除。 11、“1)它更好的规定了举证责任的问题,这是辩论赛规则的基础。” 我想小欢没有证明传统大专辩论赛为什么不能引入举证责任问题。如果引入,我不认为这可以成为政策性辩论赛胜过传统辩论赛的理由。 12、“它更符合语言沟通的习惯,较好的排除了一些非辩论的干扰。(比如回避问题,时间差战术)” 在哪里有过比较? 13、“它提供的一套有效的处理手段。” 请证明传统辩论赛“不能”提供。 归结到核心,我觉得小欢给传统辩论赛加了一个前提:“在有限的时间和信息下,必须立即做出决策”。这在国会辩论、法庭辩论中是必须的,但在传统辩论赛中并不必要。如果说政策性辩论是要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那么传统辩论赛提供的就是对问题更深的认识——也许这只会让我们觉得更难做出决策,但传统辩论赛本来就不是要“做到”解决问题,她只是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