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jf在 2006/02/09 11:21am 第 4 次编辑]
先暂且随便拿一段可谓经典的“辩论赛”的片段,来进行一下观察,请注意,是“观察”,观察与普遍的"看"不同,观察是需要带着思想和谨慎的。 “ 梁佑诚:延续刚才的话题,请教对方辩友,为什么我们孙悟空不直接飞往西天,马上取经呢?
马薇薇:因为他是孙悟空啊,他有72变,可是要换了我去取经的话,一变都没有,可能第一难的时候,就已经被老虎吃了,您还要故意这样磨难我吗? 梁佑诚:说得非常好,所以您看嘛,就是因为你怕被老虎吃,这些逆境都让你成长,如果你没有遇过这样逆境的话,你下一次要如何面对这样的困难呢? 马薇薇:对方辩友,难道您不怕被老虎吃吗?那您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请教对方辩友,你们所说的绝境跟逆境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梁佑诚:那在这之前,请教对方辩友,您方会认为成功跟成长有什么分别呢? 马薇薇:所有的成长不一定都成功,但是成长包括成功。对方辩友请正面回答我的问题,绝境跟逆境有什么本质区别? 梁佑诚:首先我方认为没有必要回答为什么,因为对方辩友今天根本上在前提上是错误的,他们让我方所选择的是什么,在成功和失败当中,您要选择什么,我们大家当然就会选择成功。但是问题,今天我们谈的是在成功之前那段过程,对方辩友请你告诉大家,在过程当中,为什么顺境更有利。 马薇薇:我方一辩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原来对方辩友是概念轰炸机,逆境不成,提出绝境,然后绝境解释不出来,然后又使出了凌波微步。请正面回答,绝境跟逆境到底有什么区别? 梁佑诚:如果自己解释不清楚的话,人家听不进去,那到底是谁的错,我想大家心知肚明。对方辩友到现在还没有清楚告诉大家,你们认为顺境它的定义是什么? 马薇薇:是从生理、心理社会化两个层面四个点,我们都论证的非常清楚了,倒是对方辩友,从来不解释他们逆境跟绝境的区别。 ” (取自2003国辩比赛) 请首先注意,这是我所任意取出的一段,朋友们也可以自己任取一段辩论赛的辩词,列为观察的对象。 我已在糕尔及亚篇中用蔬果篮底的口吻说明:几个人在互相说话,其中的人要么是在辩论,要么就是在诡辩。当然,辩论和诡辩有一字之差,可是诡辩却不能认为是辩论。如果连说假话和以偏盖全都可以当成是辩论,那么,无论骗子和小偷是最为名正言顺的辩论家和商人了。所有辩论必须受到道德的牵制,法庭在开始提问证人之前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别的,而是令其发誓不作伪证。 辩论能被称之为辩论,除遵守规则之外,还必须受到证据充分,准确,详实等条件的制约 能力和素质将被用之以保证。对于提问,不得狡骷回避或打断话题。 对于除此之外的,都是胡言或诡辩,不能包含于辩论之列。再请观察以上辩词中是否包含这样的成分。当然,这些也许已经属于我们很多人的“辩论”习惯,是油滑无规的反击和应对。 带着这样的思考来观察我们曾经所遇见过的身边的辩论,尤其是在于国内的大型辩论赛事,就可以发现,辩论是一种在被异化地表现在舞台上的东西,它是一种我称之为“关于表演辩论”的活动。于是在那其中,我敢保证将约有75%以上的辩论归于此类。 可是有时候我们不也是看见过一些对提问的精彩回避和转移马?可是我必须得说明,我们所能认为的,理应是漂亮的“演说”或“发言”。[辩论]和"演说"有如"散文"和"诗"的区别,[辩论]和"演说"都是说话,两者却非常不同,[辩论]是一种针对事实相互证明或驳斥的行为,但"演说"则在于表现语言的内涵和形式。演说可以不必严肃拘谨,可戏谑嘲讽,夸张反语。但以事实为本性的[辩论]却不行。 就像"散文"和"诗",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文章",但两者却明显是不同的类型 关于辩论意义的探讨就大致先到这里。
接下来,我也需要额外表明,这里所有陈述的一切都是作为参考,并不可列为标准的, 原因是因为连我自己都不敢肯定辩论的含义是什么?它究竟是什么意思。 而只是一直在探讨和研究,直到求到最满意的一种解释,可是最终也无法坚持它是正确的,时常怀疑它的合理性。在这期间,当我看到一个似乎显得很懂辩论的人时,我就常常怀着好奇去向他提出心中的疑惑,可是经过讨论,被提问的人却也开始怀疑自己理解的正确性了,由此我发觉不懂得辩论的人其实并非是我一个人,而是又多了一个。当我一次又一次去找人谈话时,同时的事情却屡屡发生,以至于让我动摇对于相信辩论意义的信心。我就像一个流行病的传播者,将疑惑传染了别人。因此,我仅将所有研究的发现作为参考,希望后来的聪慧之人能[真正]找到关于它的含义。非常感谢你,我的朋友。 因为自始至终我也一直相信的是: 一个人“懂不懂辩论”是无关紧要的,而一个人“相信辩论是什么”,才是至关重要的。 也十分感谢大家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