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67|回复: 43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28 14: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吴理在 2004/07/29 09:05am 第 8 次编辑]

梅地亚中心14:00点举行“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今天的主持人是大家熟悉的樊登(央视优秀主持人,1999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队西安交通大学辩论队队员)。

华语辩论网报道人员提前到场,13:45发来手机短信,公布了参赛队伍和辩题:

一、参赛队(共十五支)

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暨南大学、

重庆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

外交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

河海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苏大学


二、辩题

初赛:
1、科技发展人类有/没有必要亲自探索外星球
2、轮空
3、大学生探险应/不应鼓励
4、全职太太体现女性地位的提升/下降
5、大学应/不应该有围墙
6、内在美能够/不能代替外在美
7、带薪休假制比节日长假更有利/节日长假比带薪休假更有利
8、送父母进养老院是孝敬/不孝的表现

复赛:
1、合作比竞争更能促进社会发展/竞争比合作更能促进社会发展
2、手机拉近/疏远人的距离
3、人的财富越多越自由/不自由
4、代沟不影响/不利于子女教育

半决赛一:
正方:电脑使人更聪明
反方:电脑使人更笨拙

半决赛二:
正方: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
反方: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

大决赛:(决赛采用现场抽签决定正反方的方式)
正方:生之恩重于养之恩
反方:养之恩重于生之恩


******************************************************************

(14:40收到手机短信)

三、抽签结果:

初赛一:
北京工商大学vs上海交通大学

初赛二:
暨南大学轮空

初赛三:
江苏大学vs北京化工大学

初赛四:
北京交通大学vs河海大学

初赛五:
重庆大学vs电子科技大学

初赛六:
华东政法大学vs西安交通大学

初赛七:
外交学院vs复旦大学

初赛八:
厦门大学vs东北财经大学


注:由于是手机短信,信息量有限,其他信息稍后会有公布。

(以上信息不得转载)

····················
····················
[color=#0000ff]刚刚申请了:2004全辩参赛队员qq群
号码:996931
请参赛队员登陆,认证要求注明参赛队伍、姓名、论坛id。
希望我们在这里能够提前相识,多多交流,共享信息,提高水平,成为朋友。

发表于 2004-7-28 21: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下面引用由lyjinxiu2004/07/28 04:21pm 发表的内容:
我现在有点想知道,参赛的这么多学校,有几个学校没有专门的辩论组织,或者从未组织过校际甚至系际正式的辩论赛?

辩论场上常说的一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感谢这位朋友代替楼主向我们解释了清华临阵退出的理由。
发表于 2004-7-28 23: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楼上的意思是清华没有专门的辩论组织,或者从未组织过校际甚至系际正式的辩论赛?

很期待清华表现的说~~~~~~遗憾ing……

发表于 2004-7-28 23: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下面引用由Slot2004/07/28 05:16pm 发表的内容:
光光,咱们打赌,50000金牙齿,怎么样?

- -||| 大叔也喜欢玩这个,我们穷人家的孩子,就打5000个金牙齿好了。
发表于 2004-7-28 23: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为什么央视年年说征集辩题,年年都不采用征集来的辩题?(至少在华辩上征集来的辩题都没用)
而且大部分辩题明显倾向生活化通俗化,专业学理形而上的辩题越来越少了。看来央视慢慢要把辩论赛定位成大众娱乐节目了。

03国辩那会儿,决赛赛前还先敲锣打鼓一番,地上还会喷干冰,特别是赛后那个小品让我差点暴走

发表于 2004-7-28 23: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对于这次学校参赛以及后来退出的事情,我并不太清楚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
包括怎么选拔队员,怎么集训,后来又为什么放弃
不过负责认地说
整个学校里知道这个事情的,除了被通知参加集训的同学外
似乎知道的人很少
偌大一个水木清华bbs,除了在一个冷冷清清而且似乎从来不讨论辩论赛的“舌战群儒”版看到一个置底的无人理睬的帖子,我没有在其他任何版面看到类似的内容。

我问那样一个问题,并不是要说明清华退出的理由,我没有参与这件事,自然不知道直接的理由是什么,但是作为一个身在清华又热爱辩论的学生,我又实在忍不住要发些感慨,当然,这些都是很主观的东西。
很久没上这里来,刚听说清华参赛的时候我确实是大吃一惊,我知道很多人对清华寄予厚望,想当然地觉得清华嘛,自然应该是出手不凡。我虽然在这里刚呆了两年,对学校的各方面也不能算了如指掌,但就我所看到的,辩论,或者准确地说——辩论赛,在这个学校里毫无疑问,并不是多么有吸引力。清华里的牛人确实是很多,我相信在辩论上有实力或者有潜力的大有人在,我的身边都有不少精于此道的同学,但基于我所提出的那个问题,我又深深地怀疑这样一个完全没有辩论传统的学校怎么可能在短短一个月之内拉出一支战斗力多么强的队伍?更何况,以学校的眼光来讲,这样的比赛根本不会当回事情,难道还能指望着清华像九三年的复旦,或者后来的西交,武大那样全体总动员?
以上权当是牢骚话,某人看了不要不爽,清华不只一个经管学院,清华真要参赛,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发表于 2004-7-29 07: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结果就真的用抽签决定谁好运谁就进入16强了……全国赛搞这样的事情……汗~~~~~~
发表于 2004-7-29 08: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不过,作为最早一批确认的学校在抽签仪式临举行前突然退出,给主办方打了个措手不及,我想也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做得出来的。
发表于 2004-7-29 11: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下面引用由celluloid2004/07/28 11:31pm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央视年年说征集辩题,年年都不采用征集来的辩题?(至少在华辩上征集来的辩题都没用)
而且大部分辩题明显倾向生活化通俗化,专业学理形而上的辩题越来越少了。看来央视慢慢要把辩论赛定位成大众娱乐节目 ...


    如果关心辩论发展动态的话,建议认真查看过去的大专辩论赛纪实与评析: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会纪实与评析《舌战攻略》中央视两位重头导演(指辩论赛方面)刘少安、潘宇的两篇文章明确指出,辩论赛要往生活化方向努力,辩题的改革需要进行。从此之后,央视的辩题从来就没有学理性强的题目出现,02年决赛的辩题由于赵林推荐的缘故采用了“正其义是否谋其利”,但能不能指望那些天天辩一些生活问题的学生突然想到人类存在所需要思考的问题上面去呢,我觉得根本不现实。也许比赛过程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主办方态度的改变和评委评判准则的变化会使辩论赛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海峡赛组委会里面始终坚持我的观点不妥协的原因。

发表于 2004-7-29 13: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比赛的组织形式决定了这次比赛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是邀请赛,对于很多学校而言是一件相当光荣的事情。但是对于部分学校而言,其实就仅仅是学生参加的很普通的活动而已,所以参不参加,怎么参加这种问题的处理方式就和其他学校不一样了。
发表于 2004-7-29 16: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辩题通俗化不见得就是娱乐节目吧。这里面很多辩题拿去做新浪热点话题、国际双行线、十二演播室或者铿锵三人行之类的讨论都很不错的。
发表于 2004-7-29 17: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最怕的是只有通俗化的辩题了,热点话题到了辩论场上有的就不好玩了。我觉得辩题应该多元化配置,最好形成一种梯队的形式。到了后面比较深入,前面比较贴近生活。这样也能引导观众的思考走向纵深。
发表于 2004-7-29 21: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其实辩题走什么路线我认为都不要紧,关键能够解决困惑启发智慧,这就是辩论赛带该观众最重要的东西。央视这次的几道辩题其实都不是很新,至少我在求助版上都不少见,不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可能会有一些新的看点,希望这次的比赛能有精彩的表现。
发表于 2004-7-29 23: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下面引用由treeing2004/07/29 05:39pm 发表的内容:
最怕的是只有通俗化的辩题了,热点话题到了辩论场上有的就不好玩了。我觉得辩题应该多元化配置,最好形成一种梯队的形式。到了后面比较深入,前面比较贴近生活。这样也能引导观众的思考走向纵深。

赞同。
某本《纪实与评析》中好像有句话这样说的:“在辩手的视线中似乎隐隐可以看到对大众的一种傲视……”最后该文得出辩论要朝着贴近生活的方向发展的结论。在我看来央视是一直想把辩论赛通俗化,从辩题到赛制,甚至到干冰……
辩论赛其实本身就有阳春白雪的一面,非要它下里巴人,会出问题的。

好久没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决赛辩题了。是生恩重于养恩还是养恩重于生恩,太乏味了

发表于 2004-7-30 15: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比较性辩题放到决赛中,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发表于 2004-7-30 19: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treeing的“梯度理论”偶甚是赞同。
=)
发表于 2004-7-30 21: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前面有人说外交学院实力很强。02年我们和外交有过一次交手,水平一般。不知道现在有多大的提升。

决赛题目不会是李琦的力荐吧?——我随便说所得,毕竟厦门大学的邀请赛也有这道题目

 楼主| 发表于 2004-7-31 10: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下面引用由treeing2004/07/29 05:39pm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辩题应该多元化配置,最好形成一种梯队的形式。到了后面比较深入,前面比较贴近生活。这样也能引导观众的思考走向纵深。

说得很好

大家也似乎都是朝这个方向去做的。

不过2000年决赛“城市交通问题”似乎也是有其他的考虑的:)

发表于 2004-8-1 12: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好像不是吧,至少前面那个什么网聊有聊还是无聊明显不是梯队,让人跨度太大了一点,这次好像层次也不是很鲜明啊
发表于 2004-7-28 14: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全国大专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和抽签仪式报道

作为全国性比赛,主办单位没有邀请港澳台的高校参加实在令人遗憾.

我建议应该改成“2004泰豪杯中国大陆大专辩论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14:00 , Processed in 0.1610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