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huluhulu在 2004/06/02 08:35pm 发表的内容: 作为中大的一员,我不想在这里说什么中大的好话,妄自尊大实在很没劲。但平心而论,中大打得确实要比某些学校有文化。什么叫“一切主义归根结底都是自由主义”?难道这就是暨大所谓的深厚的人文经济基础吗?还有暨大的所谓的大学之道,不过是断章取义,早已被唐亮一句话驳回去了,还要在这里吹水,我替他们汗颜。其实中大这次绝不是轻敌,预辩打的也比暨大多n场,且暨大的每个论点和每句话都在预辩有所涉及。只是暨大在比赛中实在是信口开河(包括决赛也是这样),让中大有些不屑去回应。回头看看视频就会发现他们漏洞百出,所以不要在这里夸夸其谈,还是踏下心来做自己的事吧!
“中大打得确实要比某些学校有文化” 的确是。 但是为什么有文化的队伍会输给没文化的队伍?综观全场比赛暨大的确很大程度上在信口开河,但是中大可曾有过多少有力的反驳?作为一个旁观的普通辩手,我看不到多少,更何况对辩论接触不多的观众和裁判(至少看得出来这场比赛的裁判是这样)? 还有,在辩场上并不应该指望观众和裁判会看得出对方是在瞎掰,对辩题甚至辩论都接触不多的观众和裁判几乎是肯定会被有备而来的辩手蒙蔽的,所以,不要问“为什么这么明显的信口开河裁判都看不出来”,应该问“为什么这么明显的信口开河我都没有反驳或者反驳不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裁判是应该保持“消极的中立”的,他们会假定所有没有被驳倒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中大“不屑反驳”,输了比赛,怪得了谁? 话说回来,既然陪练赛打了多场,对方所有观点都有所涉及,那么就应该具备从不同的角度去反驳一个观点的能力,那么为什么暨大在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去说“辩题应该针对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这同一句话时,中大却来来去去的只有一句“这样的话辩题还有什么普遍性和现实意义可言”?要知道,在辩场上一句话说多了,是会失去其解释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