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4年5月23 2:00 pm ------ 3:00 pm 地点:珠海电视台中号演播厅 人物: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辩论队 以及双方啦啦队和一些观众 事件:正方: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暨南)vs 反方: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中山) 结果:4:1 暨大胜出 评论:
作为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的一员,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这个队伍内部之间的真挚友情,团队精神和迎难而上的勇气。从接到本次比赛通知开始,我们停下手中的活儿(学习啊,赚钱啊,泡妞啊什么的)投入准备和模拟赛到首场告捷,仅有7天时间。七天是个很短的时间,有可能逃课一周就晃过去了;七天其实也很长,上帝呼啦一下就创造了整个世界。我们记得这七天,在2004年的5月。 刚刚得到通知对手是中山大学时,我们心里一惊,觉得算了还是不要去了吧,中山大学辩论队是去年的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冠军,虽然队员完全不同,但是有两位队员去年参加过国际赛的集训,在中大本科生里面已是顶级高手,另外两位也是通过新生杯辩论赛选出的“最佳新人”。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我们想过放弃,想过失败的必然性,想过辩论的本质,但是最后大家一咬牙:上,怕什么。同在一方天空下,缘何能力有不同?即使是输,也要输的漂亮,如果赢了,那么我们就是国际级的水准了,我们这样自勉。 正式队员是去年代表珠院夺得暨南园院际辩论赛冠军的四位队员。他们经验比较足,配合也好,代表了暨南大学至少是珠海学院的最高水平,因此校方指派这只队伍出征大家毫无异议。接下来是找陪练队员,别以为很多人喜欢辩论,即使喜欢也不一定会辩论,院队的大部分队员是大二学生,面临着英语四级这道门槛,因此很难凑足,而大一的新生又没有多少经验,于是学生会的工作人员准备通过个人关系来组建陪练队。 任何一个懂辩论的人都知道陪练的重要性,他们放弃上电视露脸出风头的机会,泡图书馆,翻大部头的专著,打印资料,撰写辩词,甚至说得过头一点还要照顾正式队员的心情不能打的太狠。每一个获奖队员都会在心底感谢那些帮他们成长的陪练。而陪练也期待着总有一天会轮到自己出镜。 那天我正在饭堂吃饭,一个大一的师弟跑过来跟我说帮忙打陪练,我其实挺不爽的,觉得以自己的水平完全可以当正式队员,干吗要陪练。我的第一个反映就是不去。但是看着师弟恳切的眼神我又心动了:大一时院队招新我表现不好没有进,于是放弃辩论。可是心里总是有个结,于是转向其他方面。我参加知识竞赛,演讲赛,海报设计大赛都轻易的拿了大奖,就是不再提辩论。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至少可以让我证明我也会辩论,我也能辩好。于是第二天我答应了他的请求。 陪练四个人,除了我全是大一的,比较开朗,我也很喜欢这样的风格,于是很快就混熟了。开始两天的讨论我便确立了我在队中地位,幽默的指出错误,谦和的改正缺点。第四天的模拟赛我们打的很好,把他们(正式选手)打的一塌糊涂,指导老师还批评了他们。我躲在旁边狂笑。之后的总结我们跟正方进行了一些尖锐问题和主要争端的探讨,他们重新立论,重新找资料,约定比赛前一天再打一场。 5.22号,我们进行了初赛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赛,正方表现很不错,我们扮演反方中山大学故意表现差点,结果在总结陈词时,我方的四辩懒得动口,他说还是不说为好,不然又把正方弄得很没信心,于是让我总结。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想了几秒,决定令类一把。我站起来先是环顾了一下四周,其实除了教练和几个工作人员一个观众也没有,然后慢条斯理把自己搞得很有来头的样子:“下面我想用主席一会宣布结果的那句话来总结我方观点,经我方四位辩手慎重考虑,一致认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谢谢。” 大家听了狂笑不止。 然后晚上我还要去参加全校纪念“五•四”活动中文演讲赛的初赛。而四位正式队员则要到电视台去熟悉场地。晚上回来碰面汇报结果:我拿了初赛第二名,顺利进入决赛;四位队员也对比赛场地了解的比较清楚。 晚上我们陪练又没睡觉,帮他们四位想个比较出彩的开场白,当天边没了鱼背黑,我们沉沉入睡。 5.23号,13:00 pm。我们起床,打车,到电视台。 刚进大厅,就看到几张熟悉的脸,澳门大学的倪明和陈典,他们两人参加过2002年全国赛和2003年国际赛,也将代表澳门大学参加本次比赛。和他们聊了几句就准备进场了。 中大四位已经来了,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好像冠军的奖杯已经预定。我对李萧雨(中大三辩,曾作为中大替补队员出席03国际赛)笑笑,坏坏的说:“好久不见,你又瘦了。”她嫣然一笑说声是吗。 我们被要求认真坐在座位上,不要说话,不要走动,不要手机铃响,比赛马上开始了。 比赛阶段(见各类帖子)
中山大学这次输的比较惨,在我看来有点: 第一,轻敌。准备不足,顶着国际冠军的帽子,姿态摆的有点高。两位参加过集训的队员更是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不过他们确实很厉害。 第二,离题。这是一个利弊比较问题,对中大来说只要利比弊大一点点就可以证明己方观点。可是他们偏偏选择要证明弊是无穷大而利是无穷小。这显然有点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有句话我想说说:谁见过大陆哪所大学获了一次冠军还能代表中国参赛???所以中大明智的做法是以后低调点,让冠军的名字永存。不要老是找别人挑战,可能自取其辱。我爱中大,我考研要去中大。我不希望中大败给一些无名的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