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04全辩报道组在 2004/09/20 00:33am 第 13 次编辑]
2004全辩半决赛第二场比赛报道正方: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电子科技大学) 反方: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厦门大学) 正方:电子科技大学 反方:厦门大学 教练:李嘉明 领队:李琦 教练:傅晓凡 曾晶 一号辩手:自动化工程03级研究生 杨 雯 一号辩手:新闻02级 林 翔 二号辩手:管理学院03级研究生 李 巍 二号辩手:法学院02级 杨 帆 三号辩手:微电子专业03级本科生 李婕达 三号辩手:法学院01级 王一鸣 四号辩手:管理学院03级研究生 任 崇 四号辩手:经济系03级 王 端 本场最佳辩手反方三辩王一鸣 比分: 正方:190 186 325 256 328 1285 反方:184 188 326 254 327 1279 胜方:正方电子科技大学 比赛短评: 本场比赛可以说是给我们最大的惊喜。赛前看过厦门大学比赛的人都预测成电会很容易过厦门这一关,比赛也没有什么悬念。但今天的厦大却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给了成电的辩手,比赛的评委以及观看比赛的观众一“惊”。应该说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一场精彩比赛。虽然厦门大学最终输掉了比赛,但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感谢他们带给我们辩论的乐趣。 第一关 知己知彼 正方李巍对反方的立论猜测如下:反方会论证保护的意思是指不变或不介入,在论证上会以少数人的破坏代替全人类。论证有三,(1)分开人与自然的关系;(2)强调人与自然是对立的;(3)人对自然是索取的,今天的保护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索取。 反方林翔对正方的猜测:人是有意愿,有能力保护自然的。论证分为四点:(1)破坏性是阶段性的;(2)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的;(3)科技的发展会解决人所犯的问题并更好的保护自然;(4)人的本性决定其有能力保护自然。 这一环节,双方猜测的大方向基本准确,只是正方没有猜到反方后面理论提到的,“第三只眼”观点即事实层面的评判方不是人也不是自然。 正方杨雯的立论:“大自然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世界,保护的意思是保存维护。说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理由有三,(1)人类有保护自然的动机,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2)人类对自然有实际的需求;(3)人类能够约束自身,有过的不和谐只是阶段性的。” 反方林翔的立论:(1)人是有理性的,但也是有限的,人与人间的利益如何协调?(2)人如何认识克服自我的毛病(3)今天是在判断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到底是不是保护者的不应该是人,也不应该是自然,而应该是第三方(第三只眼)做出判断,由于第三方无法找到,所以事实层面上根本不能判断到底是不是保护者。但是并不是说这个讨论题目就没有意义了。恰恰相反它提醒我们如何选择对待自然的态度:如果我们自认为是保护者,那么我们会更加的干预自然。所以我们宁愿以一种卑微的态度承认人类是自然的破坏者。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自然的稳定,少些干预,避免好心做坏事。 正方的立论比较传统但讲述十分清楚,而反方第三点立论独特,对于辩题讨论的意义阐述非常有高度。我感觉反方一辩阐释的比也较清楚,可能是因其独特难于马上被观众理解和接受。故此本环节比分190:184,正方略为领先。 第二关 防守反击 反方杨帆:首先,人类的关系如何协调人类还解决不了,那么又如何解决自然的问题?其次,人又如何认识自我的毛病? 再次,人的自利性与自然的矛盾如何解决? 正方李巍:人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保护自然就是自然的保护者。就像一个医生,不一定什么病都能治好,但他有治病的行为,我们就说他是个医生。
同时李巍回答了正方提出的三个问题,并重点强调了“人类”,并区分人性和动物性。一个人可以不理性,可以破坏自然,但是整个人类是理性的,人类是不断发展的。 反方王一鸣再反驳:我们说保护者也应有个资格吧!就像那个医生他也要现有行医的资格一样。解释李巍提问:人类拥有核武器对于地球,就像是有人拿着枪对着地球说我不打你就叫保护了?回应了上面问题之后,提出人与自然是分开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整个环节下来反方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立论,越来越清晰了,似乎正方没有想到反方会这样去打,有些准备不足。同时也受到了大家的认可,本环节比分186:188,反方追回两分。 第三关 短兵相接 本环节双方的辩论掌声不断,精彩绝伦。双方围绕着母亲和孩子关系、人类发展破坏自然的事例、人类自觉保护自然的事例、人与自然是整体还是对等关系展开了较量。 记得李巍曾问了一个例子,“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人类可以为了自然舍弃自己的后代,从而证明人类是自然的保护者。(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是人要想致富,才要少生孩子多种树,是为了一己之私并不是为了自然。解决这个疑问,正方可能又会上升到整体,从而解释推理的正确性。) 整体看来,反方立论原因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一些,同时反方三辩多次提出人类破坏自然的事例请反方作答。今天李巍发言很多,不过有几下偏离愿意,这也可能是反方立论独特而逻辑框架大的缘故吧。反方稍有不足时一辩林翔发言次数很少,多次被“抢”。整体上配合上可能会扣一些分。正方开始略显下风,但己位辩手经验丰富,后来引得反方开始跟着走,反方一段时间竟忘了用“第三只眼”理论,结果和正方拼起了事例(特别的是四辩王端),还是王一鸣多次拉回底线,稳住阵脚。他的决定性作用也注定他会的最佳辩手。 本环节比分325:326,反方再追回一分,已经把分差缩小到了3分!! 第四关 一锤定音 嘉宾提问 对反方,余磊:维持自然的纯粹状态包不包含人类的存在,如果包含是不是破坏? 蒋昌健:反方说理性的有限性或非理性才会导致自然的破坏。那么像野生的动物同样与自然相处融洽这如何解释? 记得反三王一鸣用了一分多钟的时间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其实这两个问题问得都基本相同非常精准。我不记得他具体是怎么回答了,大致是按照反方的立论回答应,区分开人和自然,自然包括除人以外的动物,完全把人和自然放到同等的位置上讨论。总之他的回答及总结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十分具有感染力,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黄执中(很像03年海峡赛决赛时黄执中的结辩,而个人认为他相对于世新辩手的更注重理论说明)。感谢他呈现了大陆辩手难得一见的辩论风格。 对正方。蒋昌健:人的理性能否保证其不犯错,如果不能如何论证你方观点。 余磊:“德国人很注重理性,然而也正是德国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请问人的理性的有限如何保证主观动机?” 相当于一个问题的两个问题,正四任崇回答第二个问题很巧妙:挑起世界大战的人不是整个德国人而是希特勒个人不理性,正是因为全世界人民理性才团结起来结束了世界大战。之后用了四、五个不同意梳理了整场比赛反方的不足。 双方结辩都很精彩,评委喜好风格不同。最终本环节比分十分接近256:254正方有多超出2分。 最终的评委印象分328:327 总分1285:1279电子科技大学获胜! 嘉宾点评: 我个人观点倾向反方。人的理性有两个层面,第一层是作为自然一员的组成部分的理性,而更多的是为自己谋利。所以当人发现自己的错误时往往太迟了。我们应从自身做起,虽然有时难以改变。 评委赵林老师: 这场比赛打分难,双方表现很精彩!正方的立论稍难。今天反方的立论很有新意,但反方的态度是中立的,没有门的自然也没有进球,很难自我论证。同时反方也不多的用人类破坏自然的例子攻正方,如果说没有判断的第三方,就不能说是在破坏自然,从而削弱了本方立论。 评委余潇枫老师对整场双方各个环节的表现做了一些评述。 整体感觉正方发挥不好,从比分也看得出来比复赛要差。可能他们压力大、遇到的强手多及辩题稍稍不利的缘故吧。但他们自始至终都很自信,特别是李巍始终面带笑容,表示出了一个老辩手很好的心理素质。这也是在对方独特立论没想到的情况下能够稳住阵脚的缘故吧。 反方三辩和四辩表现非常突出,对于最高本科三年级的一支年轻队伍,能在比赛中不断成长,能够打出这样的水平,确实值得敬佩。 对于正方电子科大,立论方面总是给人美中不足,铁立论方面做得不够。这也是值得以后加强的。可喜的是,赛后正方李巍主动找到反方厦门大学领队李琦老师希望李老师多多指教,我想电子科大的辩手们也认识到了自身的立论方面的不足并开始弥补。我们衷心希望电子科大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更加完美、强大。 做今天的短评真的很难,加上水平有限,有不当之处大家多多谅解,虽然是报道组发出的,也只是一家之言,恳请到现场的辩友、观众多多发言讨论。 谢谢大家! 吴理 lxfsumg整理 现场图片:

赛场全景 
正方:电子科技大学(又换服装了) 
杨 雯 
李 巍 
李婕达 
任 崇 
反方:厦门大学 
林 翔 
杨 帆 
王一鸣 
王 端 
双方队员交换礼物 
李巍猜测反方立论 
林翔猜测正方立论 
正方杨雯立论 
反方林翔立论 
杨帆在防守反击中首先发言 
李巍反驳 
李婕达的再反驳 
王一鸣的再反驳 
短兵相接中的王端 
短兵相接中的任崇 
嘉宾提问 
反方王一鸣回答提问并总结陈词 
正方任崇回答提问并总结陈词 
王一鸣获得最佳辩手,他非常激动的是自己的辩风受到现场观众的认可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主义志愿者)梁从诫点评本场比赛 
评委赵林老师点评 
评委余潇枫老师点评 
总决赛抽签仪式(电子科技大学和暨南大学领队抽签,公证员阎梅女士现场公证) 
电子科技大学抽到正方:生之恩重于养之恩; 暨南大学抽到反方:养之恩重于生之恩 
挥手告别 
厦门大学领队李琦老师和上场队员合影 
赛后李巍找到李琦老师,请李老师多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