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城市行者

关于此次网辩的几点愚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2: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此次网辩的几点愚见

下面引用由SIGR2007/07/24 00:22pm 发表的内容:
我还是反对“玩思想”一说,因为无论如何思想从来不应该是被“玩”的对象。
我认为通过阅读和思考,不光要知道存在哪些价值体系,更应该有一些价值体系被自己所认同并坚持。

其实大家的想法说到底是殊途同归的,“在辩论时应该更多地追究辩题之后深刻的内涵,而非辩题所阐明的现象本身”,至于大家的措辞可能更多地是基于每个人的习惯吧,并非说是“玩”就一定是把思想不当回事的态度,求同存异嘛~~
发表于 2007-7-24 12: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此次网辩的几点愚见

不如也来个“网辩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上下半场互换立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
呵呵···
发表于 2007-7-24 15: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此次网辩的几点愚见

[这个贴子最后由smilesir在 2007/07/24 03:03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herolandis2007/07/24 11:47am 发表的内容:
哈哈,既然不是如此,我已经道过谦了,不必惊讶。

昨天我看也是有观众刷票的,但未必全是我们的人,否则据我的估计很可能是另一个辩手被顶上去(如果你了解这三个辩手在我们这里分别的号召力就知道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辩论队的人呢有空的都在现场,没空的呢也不可能在家上网陪你玩儿思想。所以要感谢你陪华东地区的辩论爱好者娱乐了这么久,其中有些可能是今年就要进校的。

最后没有必要强调我ID的中文来起到反讽的效果吧?你也比我大这么多,不要小家子气么~~~


我不晓得你的ID翻译成中文会有什么反讽效果,如果真有的话,你在注册时肯定就不会用了。只是我的英文水平比较差,不愿意写英文而已。说到谁大谁小,大概是告诉我要记得处处让着小孩子吧。好的,尽量。

至于第九场个人人气前三名在自己学校里有多强的号召力,以及他们有没有时间上网玩儿思想,还是去那个质疑帖里解释比较好。

质疑第九场最佳辩手结果

发表于 2007-7-24 20: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此次网辩的几点愚见

下面引用由smilesir2007/07/24 03:01pm 发表的内容:
我不晓得你的ID翻译成中文会有什么反讽效果,如果真有的话,你在注册时肯定就不会用了。只是我的英文水平比较差,不愿意写英文而已。说到谁大谁小,大概是告诉我要记得处处让着小孩子吧。好的,尽量。
至于第九 ...

这样啊,那不知者无罪。看来你没有谦让的习惯,那么我先到此为止吧。

发表于 2007-7-24 20: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此次网辩的几点愚见

[这个贴子最后由smilesir在 2007/07/24 08:37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herolandis2007/07/24 08:06pm 发表的内容:
这样啊,那不知者无罪。看来你没有谦让的习惯,那么我先到此为止吧。

是没有只因为对话者比我小一些就由着他想怎么扯就怎么扯的习惯。
发表于 2007-7-31 16: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此次网辩的几点愚见

上下半场交换立场我认为没有多大问题,不见得不能玩出思想来。只要辩题没有定论,有一定可辩性,那两个立场都可以玩出思想和逻辑来,有什么问题呢?反正即使每方只有一个立场,也有可能抽到不是自己信仰的立场,还不是照样上去辩了?那一支队伍为两个立场辩护又有什么不妥呢?而且这样还可以弥补因辩题平衡性造成的不公平,挺好的。
唯一不太好的是这样会让辩手很累~其实完全可以让一个学校派6个人组两支队伍,一支一个立场,更好。
发表于 2007-7-31 17: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此次网辩的几点愚见

下面引用由岚星2007/07/24 01:25am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关键在于主办方没有一个系统管理的意识,或者说不能从系统上考虑问题。
几年前我就说过:辩论赛的改革关键在评判程序。这次潘跃老师来浙大,我也明确跟他说了:你的评委让什么样的队伍获胜,就等于鼓励了什么样的辩论思想、方法、辩风……所以如果你希望辩手在场上有什么样的行为,就要在评判中明确体表现出来。
然而,这次的评判程序让我很失望……倒是明确了评判的几个方面,而且还不错,重点放在了逻辑、论据等等方面。
但是实际上从第一场评委就用实际行动告诉辩手——我们是先评胜负后打分的!

岚星和潘榕所设计的一整套系统很完善。但是,悲观点说,这在今天和屠龙之术基本没有区别。朝廷台(西西梯威)和高校的所有行为都是短视的。朝廷台要的是圈钱和眼球,高校领导要的是政绩成绩和奖杯,大腕评委是要显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明和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影响力!海选,还有你说的那先胜负后打分的操蛋评判程序就说明了一切。你的方法不是达到他们的目的的最简捷的方法。别寄望于朝廷台了,某天做了朝廷台的台长再来考虑这个事情吧。前提是那天辩论赛还没被整死。

发表于 2007-7-31 18: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此次网辩的几点愚见

[这个贴子最后由smilesir在 2007/07/31 06:17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水若寒2007/07/31 04:13pm 发表的内容:
其实完全可以让一个学校派6个人组两支队伍,一支一个立场,更好。^

完全不符合“细细体味”玩儿人的初衷,那跟两场比赛还有什么区别?要是这么来的话,“细细体味”就根本不会出这招儿了。

下面引用由水若寒2007/07/31 05:06pm 发表的内容:
某天做了朝廷台的台长再来考虑这个事情吧。

我们这些人,成天琢磨比赛的细节,哪有时间和精力完成“细细体味”的台长大任呢?我们热衷的这些事,也决定了我们根本不可能符合“细细体味”的台长选任标准嘛。还是现实一点吧。
发表于 2007-7-31 18: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此次网辩的几点愚见

下面引用由水若寒2007/07/31 05:06pm 发表的内容:
岚星和潘榕所设计的一整套系统很完善。但是,悲观点说,这在今天和屠龙之术基本没有区别。朝廷台(西西梯威)和高校的所有行为都是短视的。朝廷台要的是圈钱和眼球,高校领导要的是政绩成绩和奖杯,大腕评委是要 ...

谢谢提醒。其实我也不是看不清,只是我觉得,“说不说,在我;说了之后听不听,那是他们的事”。

我只是不希望给某些人一个“不知道怎么做才更好,结果出了错”这样的理由。

发表于 2007-8-1 11: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此次网辩的几点愚见

谢谢提醒。其实我也不是看不清,只是我觉得,“说不说,在我;说了之后听不听,那是他们的事”。

我只是不希望给某些人一个“不知道怎么做才更好,结果出了错”这样的理由。
-------------------------------------------------------
不管结果,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努力都是对“辩论赛良性发展”的一种推动。这样想,起码不会被现实郁闷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3 13:00 , Processed in 0.04745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