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64|回复: 2

正方:水清则无鱼;反方:养鱼须水清;我是正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7 09: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5-3-2 14:49 编辑

我方:水清则无鱼;反方:养鱼须水清
因为是廉政辩论赛,要联系到廉政方面,实在想不出啊
发表于 2015-3-3 02: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从正解上讲,“水清则无鱼”,出自班固的《汉书》——“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原意是指对人对事不能苛责,不能求全责备。从这个意义上出发,站在正方的角度,结合廉政,需要指出:每个人身上都有才华,也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足,我们对于真正有才华、有热心的党员干部,要包容他们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有人办事能力强,且一心为民,但是就是不苟言笑,让人有距离感甚至畏惧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该过分批评她/他疏远群众。如果我们对于这类状况过分批评苛责,那么我们的队伍将没有人来壮大、来做事。

而眼下,对于这句话常见的误解,主要是针对廉政和贪腐方面。“水清则无鱼”这句话被理解成了:在没有油水可捞,大家都一分钱私利不图的环境下,就没有人愿意来了。按照这样理解,正方需要强调:我们今天的官场环境是一个人才自由流动的环境,就仿佛江河湖海这样的活水,所以跟养鱼环境完全不一样。在养鱼的环境下,鱼是被捞过来强迫摆在鱼缸里的,而且有人管吃管住万事不愁的。那么,这样的环境下,水清自然无所谓;例如现实中的监狱,犯人是被强制关在里面的,且在里面吃住不愁,那么其内部环境不论多清澈,都是无所谓的。但是,在江河湖海中,水清的地方往往鱼食少,鱼都不爱往那里游;在现实中,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职位,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做。所以,正方强调“水清则无鱼”,并不是要故意把水搅浑,也不是要浑水摸鱼,而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党员干部也有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也有个人成就需要实现。那么,在一个可以让他们走向小康、走向成功的环境中,让他们凭借自身实力去打拼,就像在有鱼食的河里面让鱼自己去找吃的,这才是健康的发展方向。
发表于 2015-3-5 0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家阿然 于 2015-3-5 01:42 编辑

观点:养鱼需水清
反方观点是水至清则无鱼,句意是在过于清澈的水里鱼儿是无法生存的。引申于人,人性本有贪欲不足之处,过于强调要求完美也是不可能的,适当的忽略别人的一些小错,容许社会上一些小的不良的事实存在,这也是应当的,符合常理的。无鱼的原因,可能有:一鱼适应不了过于清澈的水,二鱼在过于清澈的水中易被捕获。
反方观点:
1.清和至清是不同的,过于浑浊的水也养不了鱼。清澈的意思也不是对人的要求全面具到近似苛刻。水清是说水质是干净不浊的,并不是说一丝灰尘也没有啊。难道鱼能在非常污浊的环境中能生存吗?(感觉这里会有分歧,,双方都可以说自己也没要求至清啊)
2.反驳对方观点:
鱼需要不同的环境,人也需要不同的环境:污泥中有泥鳅,清澈见底的小溪里也有鱼。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人。水清则无鱼本身就是过于绝对的说法。
3.光看人而说:人受环境的影响很大。
一个清澈公开透明的环境,更能培育出与这种环境相应的人。而恶者受其影响可能甚至会有所改善。而在污浊的环境中,人可能会失去本性随波逐流,纵容那些本就恶劣之人变本加厉。
4.环境的清澈也能起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联系到社会,"水清则无鱼"是说我们需要容忍一些小的错误,毕竟人无完人。但是,水代表的是环境,社会氛围。我们可以说不要求人的完美,但我们可以倡导一种追求美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这样对于人的生长也是有利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4 04:05 , Processed in 0.0474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