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9日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年度中文演讲赛开始 来自43个班级的67名选手为12个决赛名额展开激烈争夺。 小的有幸取得预赛第三,顺利晋级 下面我把我的演讲稿贴出来,请大家指正: 听王博演讲 (详解版)
(当然,我是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做着性感的手势嚣张的上台的) 我发现说话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情,所以我经常喋喋不休;(我朋友说我’话比屎还多’这使我怀疑他是不是得了大便频繁症什么的)而演讲是天底下最快乐的说话,所以我参加了这次比赛。感谢大家都可以坐的这么近,站的这么直来听我说话,真是太给面子了(见电影《鹿鼎记》韦小宝说书)。我谨代表中文系2002级本科生王博――也就是我,向大家致意!―――(自我介绍够精彩吧,引用了某届国辩选手的部分开场词)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今天大家基本上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演讲目标走到一起来,(“基本”这个词是为了把有些人看演讲目的不纯区别开来,比如看美女啊,看王博啊)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对演讲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不成熟表示我很谦虚) 我是学文学的。大家知道学文的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喜欢拽文,或者穷根究底。所以我刚才专门去了一趟图书馆(演讲当天的中午去的),找来一部部厚如砖头的工具书,终于查到了演讲这个词的来历(妈的《辞海》用四角号码,我不会查“演”这个字)。出自《北史.熊安生传》,原文是这么说的:“公正于是问所疑,安生皆为一一演说,咸究其根本。”原来“演讲”最初不叫演讲,而叫“演说”,是为了阐明一个问题或表达一份意见而做的带有表演性质的说话。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演讲,诸如毛遂手执三尺长剑直指楚王咽喉的激昂陈词;诸葛亮羽扇纶巾面对吴国群儒的滔滔雄辩;马丁.路德.金追求黑人民众平等自由发出震彻宇宙的“我有一个梦”;施瓦辛格为了进入美国政坛采用的电影对白般的诙谐幽默… …(这段排比句太牛了是吧) 这些演讲因其别具一格的特点被我们牢记,同时有一些演讲因为没有创意,一味说教,陈词滥调被我们忘的一干二净。 我敢说大家小时候一定看过这种演讲:一个容貌可人的小姑娘,扎着两只羊角辫,腼腆的站在讲台,开始背诵不知背了多少遍的感叹句。看似纵横古今,颇有气势,其实中心句不外乎:啊!祖国;啊!母亲。“啊”了半天都不知道她在“啊”什么东西。(我开始打击某些演讲者了) 后来稍微大点我们学会了这样的演讲:穿着正规服装,头发梳的倍儿亮,很严谨的站在讲台,摆出一副传道授业的架势,朗诵一段又一段的排比句,最后结束的时候一定还要说:“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如何。”(继续打击,我太拽了我觉得) 而现在我上了暨南大学(手指胸前校徽),对演讲也有了新的认识。在我看来,演讲不是简单的重复大道理;不是一味的追求语言的华美;不是西装革履的发出声音。演讲应该是一种展现自我的表演方式;一种用语言取悦听众的手段;一种制造快乐的生产力。这便是我对演讲的看法。(又一段排比,这叫照应) 好了,我的讲话,不,我的演讲到此结束,希望在座的各位听完之后可以感到心情好,精神爽!顺带长时间的鼓鼓掌! (这样也行!!!???) 谢谢大家!!!(我很懒散的挥了一下手)
后记:后来大家对我说,你怎么这样打击人啊,我说,演讲要有新意,演讲要有风格,救救演讲吧!谢谢!(把自己整的跟个救世主一样^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