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10|回复: 36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8 16: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piginsky在 2007/01/08 04:26pm 第 1 次编辑]

   06年可以说是大陆辩坛最低谷的一年,特别是全辩停办对于所有热心辩论的朋友们都是一次严重的打击。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感触深刻,已经算得上一名老辩手的我,如今却深深的反感看辩论赛。7月的海峡杯,我不能专心的听全自由辩论;11月名校杯,我狠不得愤然离席。辩论为什么离我们期望的方向越来越远?如今辩论的低靡究竟是谁之过?
   首先要批的是比赛的主办方。首先在辩题的选择上,无数伪命题,偏颇命题,或者是无聊的百年老题不断出现,倒掉了观众的胃口也灭掉了参赛队的热情。其次是重形式而轻内容,想方设法的在赛制上玩花样(全辩最甚),对于真正能引起观众共鸣的热点焦点问题却置之不理,收视率只能一跌再跌。
   二要批的是不专业的评委,评判标准的离奇诡异,评判结果的匪夷所思都常常让人咋舌。尤其明显的是把无耻回避问题这种毫无辩手操守的行为当作机敏智慧的表现,鼓励以势压人却让以理服人的队惨败告终。这种结果的产生严重的误导了参赛选手,甚至扭曲了大众对于辩论的认识。于是辩论场上“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断上演。
   三要批的是各参赛队,比赛本是功利目的,为取胜而努力无可厚非。但在评判标准扭曲的前提下,很多队伍都为取胜而放弃了辩论本来应该有的内涵。扭曲概念,文字游戏,回避问题,乱扣帽子。。。这些现象严重到让比赛彻底成为了可笑的闹剧,辩手们犹如马戏团小丑一般哗众取宠,在观众的嘘声面前继续玩弄着把戏。更可怕的是,很多年轻的辩手和越来越多的观众甚至认为这样就是辩论的本来面目,甚至以“大陆风格”来自我安慰,实在让人痛心!
  现状的不容乐观已经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早应该努力思考改变现状的途径。欢迎所有热爱辩论的朋友一起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

(今天复习累了,于是翻看最近两年辩论录象却发现自己两分钟都看不下去。再逛华辩,发现好多新手求助贴。回想几年来辩论之路上的收获,更强烈的觉得当今的大学生需要认识辩论,理解辩论,投身辩论。可看到当前的辩论环境,实在痛心疾首,特发此贴,希望大家能共同关注与努力)

发表于 2007-1-8 17: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呵呵,也许我们把辩论看得太重了,其实辩论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纯洁
她只是一场“游戏”也许对也许不对……
从辩论上获得,把辩论当成一种手段一块敲门砖……只是我们辩手却没有放开
发表于 2007-1-8 19: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那天和朋友在一起聊到现在辩论。大家都希望看到精彩有比赛。当然现在的比赛不精彩确实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暂时从楼主的三点出发吧。

1:辩题的设置,当然现在的有部份辩题确实比较无聊但并非全部。一部份老套的辩题例如:网络拉近/疏远人的关系确实打了好多年。再有这次名校杯的决赛:衣食足而知荣辱此类价值导向命题仍然占有很重的份量。同样有一点好的辩题但是出题的人有点太过于随便使得命题不严谨。例如:银行收取跨行服务费是否合理。所以在我个人看来辩题的好坏确实重要,但是这个因素不能放在第一位。

2:评委的问题,当然这些日子我也在看一些评判的标准,不同的赛制所采用的评判标准不一样,当然楼主提到一些辩手回避问题或者诡辩技巧裁判评定为胜方其实也不并为过,假设一场赛制的评判标准就是:巧妙回答问题有反应机灵或者某些比赛还会要求普通话标准等等。自然裁判判定为胜利一方也不为过,必竟他们是以照评判标准来的。所以对于此点,并不能准根属于裁判的水平,而是在于一场比赛评分标准,倒底对于一场比赛我们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才难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例如:辩手回避问题就应该扣分等等,不过对于评委还有一个要求便是,作为一个裁判不能在比赛开始之前就把自己的观点带入比赛当中,这样对于参赛辩手并不公平。另外更加不能容许一些评委到带有报复性结果评定。

3:一个好的辩手,就算是再烂的题目也会打得很精彩,一个好的辩手,再不公平的裁判同样也可以赢得比赛(例如:整个场上观众的观点导向为你),一个好的辩手,再糟糕的赛制也能打出精彩的比赛。所以作为辩论赛的精彩与否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个辩手的态度与真实水平。可是现在的一些院校以及一些国内比赛往往不是在朝着有利于辩论的发展而正在一步一步把辩手带入到歧途当中。即使比赛有作过相应改革其实最重要应该改革的是辩手的态度。对于这点我个人看法是:态度不诚恳的辩手能力再好可以不要,态度诚恳可以能力相对较差的可以慢慢培养,态度诚恳但是通过学习仍然没有办法打好比赛的辩手我会劝他放弃辩论赛。如果态度也不诚恳又不肯学习的辩手直接给他一拳得了。

当然这三点看到,最根本的是辩手其二才是赛制相关细则最后是命题的设置。如果要用百分比的方法表示,好的比赛辩手占 50%,赛制:30%,命题:20%当然三点都是重要的,所以对于一场比赛的组织于准备必须从三个方面去考量才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20: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楼上的分析得不错。
   最近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就是从这几个方面扭转现在辩论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希望这样的尝试可以获得不错的经验并和大家分享。
   另外一方面。如今官方性质的比赛减少未必是件坏事,因为这无形中促进了大家组织民间活动的积极性。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辩论交流活动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交流的同时减少了功利性因素,这样对辩手们辩论态度的塑造很有帮助。
   在传统的官方大赛中,来自学校和舆论的压力往往使得各队伍太过功利化,再加上环境的误导作用——不择手段的诡辩更容易赢得比赛,大家打辩论的方式就日趋异化了。所以现在或许正是进行“休克”疗法的最好时期。
发表于 2007-1-8 20: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同意楼上
发表于 2007-1-8 20: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http://www.bianlun.net/bianlun/bbs/cgi-bin/topic.cgi?forum=41&topic=655&show=0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发表于 2007-1-8 20: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那天看了一月份的读书杂志,在最后的编辑手记里提到了一些问题

“我们处于20世纪的背面。20世纪是一个理论的世纪:从五四到八十年代,各种理论论辩成了社会探索的前奏。……在今天,在一个将一切文化活动和阅读方式消费化的时代里,除了在学院的高墙内,我们还有必要在纷纭变化的现实中重新思考‘理论问题’吗?”

辩论是一种自由话语权的体现,是一种二元思考的选择与论证,当社会需要发展和面临困惑时,我们需要理论来告诉我们如何前进,我们需要论证给我们一个选择的理由。然而当生活急剧变化,一切都匆忙而肤浅的在面前躁动时,我们也急着走过生活……

没有了辩论的功能性,就只能走向俗气和无聊……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20: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呵呵~这次去上海的时候还专门和宽哥讨论了辩论的功能性问题。
用辩论来培养民主的氛围,理性的思考,以及对于社会的关怀。
这样氛围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日后成为了政策制定者,社会活动家,舆论监督者等角色,就可以很好的推动中国的社会的进步。
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辩论可以正常的发挥它应该有的价值,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发表于 2007-1-8 20: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同意楼上的,在美国高校的辩论的焦点一般都是侧重于国家近期热点话题。

这样的做法对于个人提高效用很高,包括对问题的多方比较权衡,这样的辩手就不会出现单一性的思维的模式。甚至有些时候随着问题的深入分析甚至都可以预测到结果。

发表于 2007-1-8 21: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学辩论赛在学校期间也许是为了赢了比赛,但是辩手学辩论赛这么多年,然后只是练得耍嘴皮子的功夫,只是练得一口普通话,只是学得油腔滑调,只是学得如何在场上呼声振臂,那真是一个辩手的悲哀。如果某个辩手认为自己只是学得这些了,我劝他们立刻放弃辩论,因为他们这样坚持没有任何好处。而且亵渎了辩论同样也白费了自己的时间。而且新进的辩手把这些作为学辩论的目的,那么我便劝你最好不要学辩论,宁肯去学一些乐器,书法,运动,唱歌这样对你们更有好处,至少更能吸引异性对你的青睐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21: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呵呵~~楼上的看来很激昂啊。
很同意你的观点~如果新辩手们在扭曲的辩论环境下形成了对辩论扭曲的认识,将是无比悲哀的,这样的人也是没资格背负辩手之名的。
我的想法是,大学生需要辩论的塑造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广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关注与关怀社会的情怀,以及冷静客观的分析能力。
全民辩论一直是我的理想,辩论赛的形式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驾御,毕竟它对于反应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很高。但每个人都应该有辩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当今的中国大学生。
正是因为辩论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我们才要努力扭转现阶段辩论严重异化的局面。我希望所有爱好辩论的朋友以及所有学校辩论团体的负责人能共同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发表于 2007-1-9 08: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下面引用由衍文2007/01/08 09:12pm 发表的内容:
学辩论赛在学校期间也许是为了赢了比赛,但是辩手学辩论赛这么多年,然后只是练得耍嘴皮子的功夫,只是练得一口普通话,只是学得油腔滑调,只是学得如何在场上呼声振臂,那真是一个辩手的悲哀。如果某个辩手认为 ...

呵呵,其实辩论既然是语言表达思想的一种临场brain storm和论证思路的再现,那么语言上的功夫是前提,或者说是既然来辩论,首先嘴皮子得是很不错的,然后要想辩论的好,关键在于思想的能力\思维的敏捷\知识的积淀等等,而这些真正涉及到思想能力的东西不是什么培训能短期内给予的
[br][br]-=-=-=-=- 以下内容由 zhaohui2522007年01月09日 08:30am 时添加 -=-=-=-=-
貌似从来没有学过辩论啊呵呵,大家都是自己有兴趣参与到比赛中而已,感觉辩论赛本身是平台而已,要学的不是它

 楼主| 发表于 2007-1-9 14: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针对当前辩论中存在的问题西安交大采取的解决思路

上午考完试了,现在就把这一问题补充完整一下,我先把我们正准备尝试的新模式写出来,大家可以参考并共同讨论~~~这一制度的详情可以参看下面的帖子:
http://www.bianlun.net/bianlun/bbs/cgi-bin/topic.cgi?forum=100&topic=91&show=0

一,关于辩题选择
   当前辩论失去吸引力和应有价值的重要原因就是辩题中价值性的辩题,老生常谈的辩题比重太大,所以我们的思路是选题上努力和现实相结合,并努力贴近大学生生活,以期实现引发大家兴趣,激发大家思考的目的。
   具体来说,题目分为以下层次:1,直接和大学生活挂钩,如水电费问题,助学贷款问题等。2,间接和大学生活挂钩的问题,如高考制度改革,就业方向选择等。3,社会热点话题,如抵制洋节,网游上瘾等。4,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如户籍制度,人民币升值等。这样分层次的选题方向不但可以激发大学生对辩论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对时事的思考,对社会的关怀。

二,关于辩论赛制
   我们采用了传统赛制和奥瑞冈赛制相嫁接的赛制,即将自由辩论和质询结合。质询要求辩手实力平均。并且由于质询过程中可以打断和追问,可以有效杜绝问而不答,回避问题等恶劣现象。自由辩论依然保留,主要是为了提高对抗性和强调团队配合。毕竟质询过程是双方地位不对等的,而且1V1的方式也无法体现团队配合能力。

三,关于评委问题
   为了避免评委评判偏颇发生的误导现象,我们使用1专家+2老师+2资深辩手的组合。这样可以尽量保持评判视角和标准的多元化。降低了评判出现严重偏差的可能。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规则评委的引入。由于比赛赛制中对于回避问题,偷换概念,质询打断后依然强行发言以及引用事实和数据失实等现象都进行了违规界定。在比赛过程中记录的违规行为可以按情节,轻则扣分重则直接取消比赛资格。以此来规范有失辩手操守行为的发生。

四,关于辩手培训
   我们使用的方式是结合11月分上大论坛中的相关精神开展讲座,同时希望通过交流从台湾辩友那里学习一些相关经验。因为他们在政策性辩论和质询等方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希望通过这个环节可以从根源上防止扭曲辩论本质的恶劣行为的发生。

发表于 2007-1-9 20: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其实打价值性命题也没有问题,只是现在的大陆价值性命题打得多了而且辩手们已经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而且即使是价值性命题也没有办法深入一样。无论政策性题还是价值性题,有区别自然也有联系。

严格的价值性命题必然会涉及到政策考验,可是一个政策也必然要接受价值的检验,这是一定的,重要是的辩论观念。糟糕的是我自己总是进入瓶劲:(

 楼主| 发表于 2007-1-9 20: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大家共同努力去纠正吧~~
现在大家准备辩题都习惯了还没怎么收集资料就围坐在一起玩定义,想类比,憋辩辞……
真正能以例服人,以理服人的比赛越来越少了
逻辑完美,框架无敌。
但比赛也无聊
要扭转这样的情况需要多管齐下
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过程一定不轻松~~
发表于 2007-1-9 20: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下面引用由piginsky2007/01/09 08:40pm 发表的内容:
大家共同努力去纠正吧~~
现在大家准备辩题都习惯了还没怎么收集资料就围坐在一起玩定义,想类比,憋辩辞……
真正能以例服人,以理服人的比赛越来越少了
逻辑完美,框架无敌。
...

似乎能体现辩论功能性的就得专业一些,如法律辩论赛,经济辩论赛,这样不得不找资料学东西,用例证,尽管很浅但是很充实,可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专业,这样的辩论很有局限性

而如果是以社会学、哲学、美学命题辩论,就不得不从每个字上严肃的定义与纠缠,的确可以很深,但听起来实际效果会不免乏味

而辩手们其实根本没有系统完全的知识储备,很多所谓理性思维也只是打多了比赛的惯性思维而已……

难啊

发表于 2007-1-9 21: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把任何一个原因分开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四个原因相互作用才有这样的结果。

前三个原因,除非你是主办方,不然很难改变。这也就是新马台最近流行起来自己主办比赛,剔除前三个原因。可是在中国比较难,民办比赛影响力小,只有学生愿意小规模自费参与。

最后一个原因如果自己是选手,只能自己管自己,自己提升自己,多跟别人交流分享。比较可怕的是,通常被学校选中的都不怎么热爱辩论,任学校学长怎么捏长什么样,然后觉得那样是最好的,偶尔上台秀秀,刚好比赛成绩又可以,一路顺风。
通常一些边缘不被选中的,又恰好热爱辩论,可是没有前面的人的表演能力,自己觉得辩论理解很对,可是真的吗?


发表于 2007-1-10 00: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二要批的是不专业的评委,评判标准的离奇诡异,评判结果的匪夷所思都常常让人咋舌。

对这点感触最深。

有时候不能怪辩手回避问题偷换概念捏造数据啊,评委把这些看成是技巧所在,而辩论并非比道理,而是比技巧,那辩手可以怎样呢?专家教授明摆着的,要赢比赛吧,那就好好耍嘴皮,当好小丑冠军落袋,面对这只无形的手,辩手其实没什么选择的余地。

也不能怪学校功利,功利本来就没有错,若评委评判的标准是“摆事实讲道理”,那学校功利的最终结果自然也是辩手们的“摆事实讲道理”。

如果有一天,摆事实讲道理能成为赢比赛的唯一途径,我相信辩论的高潮之日也相去不远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10: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这几年霸道的,油滑的队反而容易赢比赛。
倒了观众胃口也打击了辩论队员的热情
这其中评委的责任不容忽视。
而且这种误导作用是很可怕的。
当大家都认为“流氓”是赢比赛的不二法门时,当大家都为了赢比赛而屈从于评委的这种标准时
辩论也不比泼妇骂街高明多少了
发表于 2007-1-10 10: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低谷谁之过?_探讨辩论的自救之路(申请置顶)

辩论不该计较输赢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一个事情,然而现在,很多学校支持的比赛都背负着为学校争名气的任务,或是一些政治因素,如果不赢比赛就不能获得支持

这里辩论和辩手都被当作了手段和工具,而理应是辩论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学生自己而办,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其中能够学到很多平时不一定能学到的东西,自始至终都应该是学生本位的,这样就不会因为功利性而去左右比赛,出现什么国辩在哪办,冠军就在哪里的情况.大学的名气是各方面管理和学术水平的综合评价,理应独立自由的大学如果拿辩论赛来当广告使,恐怕是有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06:51 , Processed in 0.0580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