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楚之旋在 2006/12/07 09:19pm 第 3 次编辑]
[watermark]各位没能亲自观赏的比赛的网友,现在由我来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初赛第二场的一些情况 正方:研究生教育应该完全自费 华东理工大学代表队 一辩:张硕研 二辩:王慧 三辩:郑靖反方:研究生教育不该完全自费 华中师范大学代表队 一辩:张珺玮 二辩:杨佳 三辩:王召东 如果没记错的话,双方辩手都是由研究生和本科生混合组成的。 正方立论开篇就提到,(1)辩题中的完全自费并不等于让学生负担所有的学习费用和成本。接下来,(2)正方提出读研究生可以看作一种个人的投资,应当由个人来负担部分成本。余下的时间里(3)正方谈了研究生教育完全自费关于经济以及公平等等的内容,令人印象不深,因为就我听到的内容来说,感到正方的立论明显缺乏论证,比如只是在说完全自费符合公平,却没有告诉大家为什么。诚如评委所讲,显得很空泛。其实,作为一个全称判断的命题,如果说一旦承认辩题中的完全自费是指完全让学生负担所有的学习费用和成本,正方的确几乎不可能论证。所以(1)中所设立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可惜得是正方并未将它维护好;(2)可以看作是正方看待这个辩题的视角。但是这个视角并不完整。对于那些因为个人的发展和由于学历的增加期望将来的回报的上研究生的人而言,读研究生的确部分的可以看作一种个人的投资。对于其他的人来说可能就不是这样。正如反方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用了几个国家需要而个人不倾向于就读的冷门专业作为例子。 反方立论针锋相对,开始时就提出(1)辩题中的完全自费是指让学生负担所有的学习费用和成本,与正方相对应,这一点贯彻在了反方接下来的比赛之中。然后他们集中提出了二个重要观点:(2)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完全自费;(3)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完全自费。反方对于这两个重要支撑点和攻击点准备了许多事实论据,在后来的辩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辩陈词中双方都对自己的观点作了加强。小品环节双方都未能给大家带来意外之喜,反方使用了较多的服装道具,而且用标语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二个主要支撑点,效果较好,相比之下正方显得比较简单。
自由辩论阶段多少显得有点一边倒。正方从自由辩论一开始就坚持:研究生教育是“社会产品”,人接受研究生教育是一种消费行为。但是这个观点在反方不断的例子攻击下显得非常脆弱。整个自由辩论反方不断的使用例证诸如军校和一些冷门专业,以及贫困学生的例子来支撑: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完全自费;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完全自费。并且要正方解释如果完全自费(按反方定义)怎么会有人选择这些专业。然而,正方没能意识到这个时候应该先讲清楚自己对完全自费的定义,尤其是反方的这个定义看似更符合“完全”这二个字一般情况下的解释。所以正方整场自由辩论疲于应付反方的例证而且效果一般,大落下风。
对于新设立的突然反方的环节,双方基本简述了自己如果作为对方的立论。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一个环节是体现队伍对于辩题以及辩论的理解的环节,甚至可以说一些价值层面上辩题的意义,是双方对辩题作更深入阐述的平台。只叙述一个立论可能不那么完美。
总结陈词,反方较为顺利,而我个人觉得正方较明显是脱稿作现场的总结,为比赛作最后的努力,可惜始终没能说清己方观点和对方错误。
双方辩手实力较为平均,正方二辩女生自由辩论发言不多。
最终结果 正方:研究生教育应该完全自费 华东理工大学代表队 0:5 反方:研究生教育不该完全自费 华中师范大学代表队[/waterma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