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01|回复: 0

辩论队很好的教程04临场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2 2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章·临场心得
急躁比紧张更可怕;请信任你的队友;交手要有节奏。时刻把握自己的节奏,牢记自己的职责(各个辩位都是有各自作用的。)
当我们站在辩论赛场上的时候,紧张是必然的,首先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克服,其次是想好下面要说的话。当我们之道想要说什么的时候,就不会紧张——反之亦然。
下面介绍几个稀饭的小技巧:
1.早一点到比赛现场,感受一下氛围。站起来想象一下发言的感觉。
2.个人觉得,低端局“请对方辩友听清楚,我的问题是····”比“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方问题”要好得多。
3.仔细体会站在赛场上的感觉。
4.谦逊的辩风能为你赢得更多
各辨位的配合
1.在一辩陈词阶段,每位辩手都应该去记录对方的定义、标准、主线。2,3辩根据场上形势,思考对方的破绽,组织语言准备问题攻击。
2.攻辩阶段四辩应该注意负责收集对方的漏洞,写成可以直接念的文字交给一辩,用作攻辩小结。
3.自由辩一辩应该把握方向,寻找对方观点性的错误,把握对方偏激、偷换等方面的漏洞(洞察);二辩三辩负责正面对攻;四辩负责把握节奏,在一轮交锋打完后,总结己方的观点与对方的诡辩,同时为总结陈词做准备。
4.两次发言:在自由辨论中,一个队员发言后,不要立即把话筒传给其他队员,而在对方发言后,由其自己决定是否作第二次发言。这种战术的目的是保持发言的连贯性,在队员相互之间很不了解,配合很生疏时应用。(尽量少用)      
5.相互保护: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某个队员口误,或者偏离立论等等对本方不利的情况,这时候,别的队员应该弥补其错误。弥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别解。对本方犯错误的话作另外一种解释。 例:正:大家听到没有,对方同学竟然说共产主义不能实现,看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和平演变真是越来越严重了。 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条件不具备,共产主义当然不能马上实现……这种战术运用得比较多,常用的句式是“我方的意思是说:……” 2.调整底线。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作法,所犯的错误既不是口误,又明显背离本方原来的立论,只好将错就错。3.对于明显的口误,可以大胆承认“我方刚才出现了口误。”
6.在总结陈词阶段前,二三辩负责将自己找到的对方自相矛盾或说不清楚的地方,写成问题的形式,交给四辩。(对方辩友····,是不是偷换了概念呢?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是不是······了呢?)
心态
当初稀饭带11辩论队的时候,每逢比赛,必定将下面这篇文章下载打印出来,并亲手交给每一位上场的队员。希望大家能经常读一读这篇文章,好好把握以下赛场的心态。
绝不放弃
我构想我能达到的境界,我能成为什么样的选手。我深知我的目标,我集中精力,到达那里。
我从来不关心输掉一场大赛会有什么后果。为什么?因为当你顾及后果时,你总是想到消极悲观的一面。
有的人在失败的面前止步不前,因为看到别人的挫折甚至仅仅是不够圆满。他们或是担心前景不好,或是忧虑窘破不堪。
对我而言,此生若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敢做敢当我不会避艰险,孜孜以求。
悲观消极,怨天尤人,成就不了什么气候,决然前行,努力追寻,何必多虑!任课畏惧都是虚幻。你以为面前荆棘丛丛,实际上都是纸老虎,有的只是机遇,要你执著不懈,争取成功。
即时到头来未能尽如人意,我起码不会思前思后。因为我毕竟有尝试的勇气。失败只是让我加倍努力罢了。
我的建议就是:乐观积极的思考,从失败中寻找动力。
有时候,失败恰恰正使你向成功迈进一步。一次次的尝试也不能奏效,但越个来越逼近答案,世界上的伟大发明都经历过成百上千次的挫折和失误才能成功。我认为畏惧多来自缺乏专项注。
如果我站在罚篮线上,脑中却想着有1000万观众在注视着我,我可能会手足无措,所以我努力设想自己是在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设想自己以前每次罚篮都未曾失手,这次也会三同样发挥我训练有素的技术。不必担心结果如何,你知道自己不会失手,于是放松,投篮,出手之后一切都成定局,所以又何必顾虑重重?
我对平时训练和正式比赛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因为你不能期望训练中马马虎虎会给以后的比赛带来佳绩。有多少人临阵磨枪,说到做不到?这正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他们信誓旦旦要尽其所能,说得天花乱坠,做的也煞有介事。可一旦事到临头就错手不急,他们就到处找借口推诿敷衍。要知道成功的崎岖之路。困难和艰险对谁都是均等,不留情面。然而你不必因此踟蹰不前,要是面前有一堵墙,不要折回头去放弃努力。要想办法爬过去,即使撞倒它也不要回头。我对上帝发誓,我,乔丹,打篮球的迈克尔 乔丹,绝不放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05:51 , Processed in 0.0483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