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9|回复: 2

参赛队伍之六----吉林大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2 22: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林大学简介
   新组建的吉林大学是根据国务院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决定,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6月12日成立的。她包括分别隶属教育部、卫生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的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5所高校。新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
   合并前的五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东北行政学院、东北人民大学,伴随着新中国高教资源在各大区重点布局而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是一所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伴随着我国汽车、农机工业的兴起而成长,是一所以汽车和农机为优势和特色,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重要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汽车农机工业人才的摇篮”。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第十八集团军卫生学校。几经变迁,建国后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学校于1939年在抗日的烽火中由聂荣臻元帅创办,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参加了学校的创建和教学医疗工作。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医学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10月的长春地质专科学校,首任校长李四光,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原长春邮电学院是我国东北地区惟一一所信息通信类工科高等学校。学院于1947年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是一所办学条件较为完善、学科新、发展势头好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类人才。原五校在各自的办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原五校都由我党亲手创办,林枫、吕振羽、匡亚明、唐敖庆、李四光、江一真、钱信忠、饶斌等老校长和曾在学校学习和工作过的杜若君、王湘浩、余瑞璜、蔡镏生、朱光亚等著名科学家,为学校优良传统和良好学风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经过多年积累,逐步形成了“五湖四海”的办学特色,毕业生以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崇尚务实,具有良好素质和优良学风的显著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五校实现实质性的合并,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为向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组建的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15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3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国家重点学科16个,在一些学科和研究领域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数量经济学、法学理论、计算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工程、神经病学等学科领域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和客观条件。学校是国家确认的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有国家基础科研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现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在校全日制学生62764人,其中博士生3316人,硕士生10614人。
   学校在一贯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拥有几百个具有现代化研究手段的实验室,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11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国家攻关、“863”项目、“973”项目等高新技术成果,注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断加大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力 度,同几百个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校办产业蓬勃发展,被誉为“民族的软件骄子”的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校办产业落户于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毗邻的学校科技园内,与新校园连为一体,有望发展成为高科技产业群。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荟萃了一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有教师5824人,其中教授1011人,副教授1286人,博士生导师623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敖庆、吴式枢、孙家钟、徐如人、沈家骢、周其凤、宋玉泉、林学钰、邹广田、李廷栋、藤吉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陈秉聪、沙庆林、李京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3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13人。
   吉林大学在长春市校园占地面积8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50多万平方米,有5个校区8个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每个校园都环境优雅,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独具特色,而新铺设的光缆和计算机网络又把所有校区连为一体,使网上办公、远程教育等更加便捷。在珠海市新建的珠海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一期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490万册。校图书馆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藏书馆,是教育部综合性文科文献信息中心,是东北地区惟一的理科外国教材中心,同时是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引进图书文献中心。经教育部批准建设在我校的calis东北地区中心为全国七大中心之一。
   学校对外交流广泛,校际合作紧密,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合并后的吉林大学已成为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学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吉林大学的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使吉林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整体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建设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学科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国家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建成一所国内领先、国际知名、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从而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吉林大学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

相关官方网站:www.jlu.edu.cn

 楼主| 发表于 2004-9-13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赛队伍之六----吉林大学

有关贵校新闻广告专业的详细介绍:
贵校的新闻学和广告学直属文学院的专业.
有关文学院的介绍如下:
   新文学院是根据吉林大学关于学科专业调整及院系整合的决定,于2001年5月15日正式成立的。她包括原文学院、历史系、考古学系、古籍研究所、国际交流学院和大学语文教研部,是目前吉林大学学科涵盖面最宽的院级教学和科研单位。现有教职工217人,其中教授44人(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博士生导师22人),副教授47人,讲师107人,教师中获博士学位的39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66人。现有本科专业(专业方向)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其中古籍所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学科3个。本科及本科以上在校全日制学生224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30人,硕士研究生636人,本科以上留学生280人。
  文学院学术空气自由、开放,学风踏实、认真。几代教师孜孜以求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求实的学术传统。
  近年来,全院教师共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教育部规划项目22项,国家科技部项目1项,中日合作项目7项,其它省级以上项目32项。出版各类学术专著、教材、译著、辞书348部,发表学术论文2498余篇。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2项,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获教育部普通高校社科研究成果奖12项;获吉林省政府奖41项。
   文学院现有的本科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含体育新闻方向、新闻学专升本)、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和汉语言及国际贸易(仅招收留学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和专业为: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闻学、传播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世界史。博士学位授权点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世界史。
   如今,文学院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已遍布海内外,其中有的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作家、诗人、评论家、记者、影视编导以及部委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将军。
   近年来,文学院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著名大学保持着学术交流关系,多次聘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同时也选派大批教师出国讲学、进修和访问。



 楼主| 发表于 2004-9-13 12: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赛队伍之六----吉林大学

有关贵校新闻学和广告学的介绍如下:
                          新闻学专业
   培养目标:新闻学专业培养从事宣传、编辑、记者等实际工作以及新闻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与研究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党对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熟练掌握和运用有关报纸.广播、电视等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新闻专业素质和新闻采编、写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
   专业课、基础课、选修课:专业课有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播新闻学、电视新闻学、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学等;基础课有新闻事业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欧美文学、古代汉语、外语等;选修课有马列新闻著作选读、中外新闻作品分析、当代新闻现象研究、专业新闻报道、新闻节目主持等课程。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的编辑、采访、写作、摄影等业务工作和新闻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以及国家机关、行政宣传部门、企业公共关系部门的专业工作。
   专业前景:适应现代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优势,突出应用学科的社会实践特性,加强相关学科的交流渗透。建立以现代新闻科学为主导,以现代化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为依托,以各种新闻媒体为实践教学网络的开放型新闻学研究、新闻教育和新闻人才培训基地。

                   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同时具备新闻学和体育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及体育新闻报道纪律,能在新闻、出版、宣传、体育部门从事记者、编辑、节目制作与管理工作的体育新闻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与研究新闻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党对新闻和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熟练掌握和运用有关报纸、广播、电视等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新闻专业素质和体育新闻采编、写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新闻理论、大众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学、中外新闻事业史、体育新闻学、体育概论、体育史、体育生物基础、田径、球类、体操、游泳、武术及中外文学史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的编辑、采访、写作.摄影等业务工作和新闻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以及国家与新闻和体育相关的机关、团体。
   专业前景:适应现代体育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优势,突出应用学科的社会实践特性,加强相关学科的交流渗透。建立以现代体育新闻科学为主导,以现代化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为依托,以各种新闻媒体为实践教学网络的开放型体育新闻学研究、体育新闻教育和人才培训基地。
   
                              广告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理论修养、娴熟业务技能和创造意识的从事广告创意策划、广告经营管理、广告设计制作以及公共关系等实际工作的高级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有关传播学、市场学.管理学、设计理论、广告学、社会心理学等基础知识;掌握有关的基本技术(摄影、摄像)和基本技能(美术设计、广告创意和文案写作),并具有市场调查、产品定位、制定和实施广告策划的能力。
   专业课、基础课、选修课:广告学概论、广告管理学、广告心理学、广告美学.广告与营销、广告专业设计、广告写作、广告创意与案例分析、广告摄影、电视广告、公关理论与实践、传播学、广告策划、国际广告、中外广告史及外语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广告公司、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和其它需要广告人才的部门。
    专业前景: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特长,进一步加强文理渗透,把本专业办成既是现代广告人才培养的中心,又是广告研究的中心。
官方网站:http://info.jlu.edu.cn/~wxy/ZYSZ.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5 13:50 , Processed in 0.0687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