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省科协2004海峡赛候选辩题 一、校园类 1、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2、 大学教育应注重人格培训多于知识培训 大学教育应注重知识培训多于人格培训 3、 大学教育前两年应该分专业进行 大学教育前两年应该不分专业进行 4、 大学生探险应受鼓励 大学生探险不应受鼓励 5、 性教育应列为大学课程 性教育不应列为大学课程 6、 素质教育培养德性(或人性)重于培养理性 素质教育培养理性重于培养德性(或人性) (探讨教育的目标,涉及学术腐败、公民社会等问题) 7、 高等教育目标是普及化 高等教育目标是精英化 8、 大学综合排名不应提倡 大学综合排名应该提倡 9、 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 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 10、高校后勤实体应以公益原则为主 高校后勤实体应以市场原则为主 二、社会类 1、 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 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 2、 和平手段可以遏制恐怖主义 和平手段不能遏制恐怖主义 战争是解决恐怖主义的最佳方法 战争不是解决恐怖主义的最佳方法 3、 科学实验的伦理道德法则是否适用于除人类外的其他动物 4、 国际主义高于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高于国际主义 5、 “全球一体化”比“世界多元化”更重要 “世界多元化”比“全球一体化”更重要 6、 难得糊涂 难得不糊涂 (探讨中国人的为人处事原则,甚至可以扯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科学研究精神、中国国企的效率、中国人为何是一盘散沙等社会问题) 7、 (商场竞争)仁者无敌 (商场竞争)勇者无敌 (探讨商业道德、职业道德、甚至于国家、个人的生存原则) 8、 经济全球化使竞争多于合作 经济全球化使合作多于竞争 (探讨经济当中的竞争合作关系,涉及区域化、全球化的讨论) 9、 杜绝盗版,政府比消费者扮演更重要角色 杜绝盗版,消费者比政府扮演更重要角色 10、科学发展应该有伦理界限 科学发展不应有伦理界限 11、当代世界产生动荡更多地是由于价值标准不一致 当代世界产生动荡更多地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政策类 1、 当前中国应允许安乐死合法化 当前中国不应允许安乐死合法化 2、 目前应该开始逐步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目前不应该开始逐步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3、 应该保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不应保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4、 当代中国,应着重发展比较优势产业 当代中国,应着重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四、哲学类 1、 知足常乐 不知足常乐 2、 去向哪里比与谁同行更重要 与谁同行比去向哪里更重要 3、 兼爱应无别 兼爱应有别 4、 知足而乐 乐而知足 5、 目的总可以为手段辩护 目的并非总可以为手段辩护 6、 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人的自我实现结果重于过程 7、 道义比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利益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8、 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 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 9、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结果 10、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 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
11、人类道德标准的普适性大于地域性还是地域性大于普适性 所谓普适性,含有一般的、普遍适用的意思。道德具有普适性,这是西方自然法学派的基础观点,即认为在宇宙中存在着普遍适用的法则,这种法则同样作为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基础,比如践约、守信、不滥杀无辜等准则,在任何社会形态的人类世界,也无论东西方,无论习俗与地域价值标准,都是相同或者近似的。 这种传统而主流的观点,到了今天,即使与时俱进地发展出法制全球化的新理论框架,在道德领域仍然是很多人不能苟同的,尤其是后现代主义者,他们信奉道德的多元主义,把对道德普适性的崇拜视作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外衣。他们认为,道德感是一种宗教式的情感,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即使如自然法学派所讲的那样人类具有一些普遍的道德情感,那也是再抽象不过的东西,不足以称之为准则,举例来讲,仇恨和赞美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但仇恨谁和赞美谁却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的心目中迥异。 以上为传统的辩题。后面两个是我目前想尝试的案例型辩题。 一位医生历经十年,耗费了无数资金,研制了一种对付某种疑难杂症的特效药,但是由于患病率低,没有制药公司愿意投产,医生自己掏出一笔费用制成了一批成品药。老王的妻子得了重病,于是老王向医生求药。医生手中有这种灵药,也只有这种药才能治老王妻子的病。医生出价100000元,而老王只有300元。因此医生不肯卖药。在这种情况下,老王当晚潜入药店偷药。 辩题a:这位医生的行为是否合情合理? 辩题b:老王偷药的行为应不应该受到社会谴责? 注:这两个问题是mba中的讨论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问题a看似是职业道德问题,实际上还牵涉到医药产业的特殊经济规律(初始投资大,风险大,复制容易,回收投资周期长)、知识产权、激励的兼容性、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社会保障的的处理方式等问题。正反方都有非常大的空间。而b则更牵涉到本我与超我的对立、社会我与自然我的冲突、情、理、法的交错……要想辩好这两个题目,我觉得难度不小。如果辩不好也会引起大家的讨论,如果辩得好更可以引起人非常深入的思考一系列问题,意义很好。 评委评判提议: 1、如果一方以违反逻辑或其他科学常识为基础进行辩论,则无论出现任何其他情况,评委有义务以全票判该方负。 2、如果一方在承认辩题为比较性命题的前提下不给出比较标准,则无论出现任何其他情况,评委有义务以全票判该方负。 同时,我又将宫辉老师的《辩论阶梯》与游梓翔老师的《认识辩论》最后在附录里面的共计280道辩题一并复印了交给组委会。最后的辩题从中产生。
|